从观察体验入手培养低段学生的习作兴趣

2017-09-24 02:19范胜华
新课程·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培养

范胜华

摘 要:有人曾经质疑:二年级写作文,是否拔高了要求?二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习作思维,是真的拔高要求吗?经过将近10年的不断摸索,可以肯定,二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习作思维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观察体验;习作兴趣;培养

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抱怨,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文,也害怕写作文。也经常有家长上门求助,你能不能帮我孩子补习一下作文。我接触到的这些孩子,他们的确害怕写作文,原因是他们没有可以写的东西,即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再分析,当家长发现孩子害怕写作文大约是在四年级以上这个学段。我们分析教材就会清晰地看到:大纲要求在一二年级时训练写几句话,三年级开始训练写一段话,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觉得要写作文应该从三年级开始写,一二年级很简单,几句话嘛,孩子都能写。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真正学写作文的时候是孩子开始动笔写话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时候,孩子的成篇作文训练就会成为一个顽固疾症,难以根治。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的探索中,我是这样来摸索的:从低段孩子的观察和体验入手,培养孩子的习作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周围所有的新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周围的事物使之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有兴趣而乐于观察。兴趣是情感的体现,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作文心理研究也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对象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一、从感觉入手,培养学生敏感的观察新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鲁迅先生说过,作文的起源是人类的劳动生活。即所谓的“呼儿嘿哟”作文起源说。孩子的作文最初是从嗅觉、听觉、味觉、视觉等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开始的。所以最好的作文起步就是从孩子的这些感觉器官入手。在这里我例举从首次作文训练的题目入手:

《硬币》

首先,每个孩子准备一枚小硬币,和孩子一起玩硬币。我们就不难发现很多孩子对玩儿是很有讲究的,可以打旋儿,可以滚,可以弹跳等等。

玩儿到一定的时候,老师提问:硬币好玩儿吗?

孩子回答:好玩儿。

老师再问:我们写写小硬币好不好?

孩子回答;好!

有了兴趣以后,老师提出要求:每个孩子对硬币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

很快问题就出来了:硬币是什么颜色的,硬币是什么形状的,硬币用手摸是什么感觉,硬币用牙齿咬是什么感觉,硬币跳起来的时候是什么声音,什么样子的,硬币可以用来买什么。很快老师再帮助提一个问题放在前面:硬币是谁给你的?

把这些问题整理好以后,我们就从孩子的感觉入手,让孩子去体验,这样孩子就能告诉你,他感觉到的硬币是怎么样的。把这些问题一一回答以后,再根据回答把问题擦掉,好了,一篇作文就出来了。

这是一篇二年级的例文:

我有一枚小硬币,它圆圆的,它是银色的,它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用手一摸它硬硬的,难怪它叫硬币呢!再用手一摸,它凉凉的,它滑滑的。摸的时间长了,它由粗糙还变热了,真奇怪。用牙咬,牙都疼了,它还一动不动的。它掉在地上会蹦起来,它可能疼了,还发出丁铃铃的声音,它可能在哭,还在地上打滚。我連忙把它捡起来,我可喜欢我的硬币了。

之后让孩子回去接着玩儿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孩子就能从兴趣入手,从感觉中去习作。

孩子的视角是新鲜而纯真的,这其实就是老师所需要的习作开始的第一步:从感觉入手,得到观察的新体验。在视觉的颜色和听觉的声音中,孩子的体验也是特别的:从习作《我最喜欢的一种颜色》中就可以看出不同:

我最喜欢绿色。

我的故乡在西昌,这里的树木的叶子绿得像一个个绿宝石。

那年的星期六,天气晴朗,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火红火红的太阳高高地挂在东边。

我和爸爸、妈妈去爬泸山,泸山上的花草树木可多啦!特别是树木最多,我看着这些树木都呆住了,而且我把树叶都当成了绿宝石了。“妈妈,给我摘一个‘绿宝石。”我边看边说,妈妈和爸爸哈哈大笑着说:“孩子,那不是‘绿宝石,那是树叶!”我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话,我揉了一下眼睛,看看树叶,说:“还真是树叶。”妈妈和爸爸还有我在树下休息了一会儿,又接着走,爸爸边走边问我:“你怎么把树叶当成绿宝石了?”“因为我太喜欢绿色,而且太阳光照在叶子上闪闪发亮,所以,我把叶子都看成绿宝石了。”我回答。爸爸听了哈哈大笑,但是,爸爸这次也没说什么。我们走着走着就看见一个小嫩芽,小嫩芽的有一片叶子枯萎了,我就给它浇了些水,然后,小嫩芽掉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好像在说:“谢谢你,我把我的嫩叶给你,我知道你很喜欢绿色。”我拿起叶子说:“谢谢你,小嫩芽!”我回家以后把它夹在一本书里,我永不会忘记这片绿色的叶子。

我喜欢绿色,因为绿色给人带来凉爽的气息。

二、热爱生活,学会观察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这段话概括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作文之本。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大环境中观察、认识、体验,才能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为了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我们组织了一次七里坝之行,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在旅行之前,必须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观察任务和目的。为了不增加孩子的游玩负担,我们着重对路线进行了安排,对一路的任务进行板块观察:平路上看到什么?田野。山路上看到什么?树木。山顶上看到什么?树木。两者的区别。到了七里坝看到什么?蓝天、白云,草坝。这样一观察,回到课堂中就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次西昌本地的游玩体验活动——欣赏安哈的梨花。学生回来以后的体会显得丰富多彩:endprint

春天来了,我和同学们去安哈看梨花。

爸爸开着车飞快地奔向安哈。在路上,我们偶尔看见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微风一吹,柳树就梳着长长的辫子,就像在跳舞一样。粉红的桃花开了,粉如霞。田野里,翠绿的麦苗就像铺上了一层地毯。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仙人洞口,仙人洞可深了,往下一看,吓人一大跳。仙人洞可窄了,只能走下一个人。洞里的岩石奇形怪状,有的像一个大手掌、有的像一只乌龟,背着两个桃子,有个桃子是大的,有个桃子是小的。有的水是绿色的,灯光照在水中,这个水非常奇怪。

出了洞,我们去看梨花,小路边、小河边、门前,到处都是梨花。风一吹,花瓣落了,就像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在空中飞舞。我看见每朵花上都有五朵花瓣。有一颗梨树非常奇怪,它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看上去非常舒服,很多人都在照相。

吃过午饭后,就坐自己的车回家了,我坐在车上,都舍不得离开安哈,安哈真美丽啊!我明年还会来的。

三、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

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了观察,这就解决了孩子在写作过程中的内容空洞的毛病。可多数学生在活动之后,写的文章却条理不清,内容一团糟。因此学生在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務之后,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观察目的确定。观察景物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可以定点观察,也可以移步换景;观察人物,可以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去观察,观察物件、动植物可按事物构成的几个方面去观察;观察运动着的事物,则应注意运动的全过程,注意时间上的变化。除此之外,还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先要对事物的全貌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从诸多方面考虑什么才是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学生既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又能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在孩子进行写作的时候,先从观察孩子最感兴趣的鸟——鹦鹉入手。

这之后训练的观察人物就显得生动和有趣多了,孩子对于自己熟悉的亲人的观察不得不让人佩服。如习作《贪玩的爸爸》:

有许多种脸,比如国字脸、圆脸……我爸爸的就是国字脸,那种脸主要出现在男子汉的身上,十分特别。

还有许多种眉毛,例如柳叶眉、剑眉……我爸爸的眉毛很特别,是金钩眉,这种眉毛像一个钩子,弯过来弯过去,很奇特。

我爸爸非常贪玩。

有一次,我妈妈正在做饭,我在做作业,无事可做的爸爸拿出手机悄悄地玩了起来,刷,刷,在手机屏幕上比划着,眼睛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忙得不可开交的妈妈叫爸爸过来帮忙,爸爸回答道:“好,马上就到。”爸爸又开始玩手机了。过了一会,妈妈再次叫爸爸过来帮忙,爸爸还是回答道:“好,马上就到。”爸爸还是在玩手机。又过了一会,妈妈发火了,爸爸连忙去帮妈妈做饭,吃饭了,爸爸还是想着玩手机,妈妈说:“你以后再敢玩手机,我就把它给丢了。”爸爸以后再也不敢玩手机了。

这就是我贪玩的爸爸。

四、老师帮助解决孩子写的难题

二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很多字不会写,写的条理也不够清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第一步,先不要忙着让孩子去写,而是要由老师带着写,既解决难字问题,又解决了条理不清的问题。但是这一步却不能一味带,而要扶着写,先讲清楚再开始写。遇到过渡不清楚的时候也要帮孩子解决,这样一步步扶着走,再一步步放手,等到孩子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的习作就能水到渠成,给人惊喜。在解决写的难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写作语言,让文章尽量得美,语言一定要规范,做到真实美。这样孩子在跟随老师写作的时候,既能训练写作,又能达到美文赏析的双重效果。

随着观察体验的深入,孩子的体验就更加特别,除了语言稚嫩的童真以外,还透着浓浓的爱意。比如习作《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她胖胖的、高高的、耳朵大大的、嘴巴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扁扁的、头发长长的、手粗粗的,像一个大力士。

我有一个好奶奶,她对我很好。从我读幼儿园到一年级为止,她每天准时接送我上学。夏天,天气很热,她为了节省一元钱,坚持每天从家里走路到学校,看着奶奶这么辛苦,可我却无能为力,我只有好好学习,报答奶奶。

奶奶的视力非常差,看不清楚小的东西,妈妈说:“奶奶年纪大了,这是正常的,叫老花眼。”但是,奶奶很喜欢绣花。看!那墙上挂着一幅美丽的牡丹花,那是她前几年绣的。现在,她已经看不见绣花了,我很想给她买一副“老花镜”,让她能继续绣出美丽的画!

奶奶每天七点出发去扫地,十二点才回来吃饭,下午一点她又要去扫到三点二十回来,真辛苦!

我爱我的奶奶,她真是一个好奶奶啊!

孩子习作的素材和例子还很多很多,这里只是例举其中的几个课堂实例作为参考,而孩子习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千万不可把习作的结构肢解教学,这样只是教给孩子一种写的技能,而缺少了作文教学的实践灵魂,到头来只会走入一条死胡同。总之,我们要从观察和体验入手,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并及时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一句话,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让他们不善观察的眼睛变成爱观察的眼睛,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的真谛,感受人间的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这样的低段训练,让孩子的作文起步没有负担,好玩又好学,作文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王敬格.培养学生观察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J].学周刊,2014(7).

[2]童水英.为习作打好观察的“基石”[J].吉林教育,2011(2).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