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摘 要:在《中国教师报》第499期中有一篇文章——《研究证实:阅读提升儿童智力水平》,文中介绍:一个研究机构对17000人从出生开始就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读写能力,还能提高数学水平。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而要让小学生在课外能主动地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需求,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阅读
一、推荐好书,引导学生阅读
要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引导学生阅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可向他们推荐注音的儿童读物、配图的成语故事等;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十万个为什么》《男生贾里全传》等书籍;高年级的学生有了自己的阅读爱好,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可向他们推荐一些改编的文学名著,如青少版的《三国演义》,也可看一些国外的少儿读物,如《窗边的小豆豆》《绿山墙的安妮》等。女生和男生的读书兴趣也有所不同,男生偏好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因此,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爱好,根据他们的需要,推荐适合他们的好书,才能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我们老师必须要和学生一起读书,为学生做好榜样。
二、重视课堂,课外拓展阅读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课外阅读成为课文的补充和拓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例如,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一课由“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名著的内容,关注人物的命运。通过阅读“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同时,课外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又能使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传授方法,指导课外阅读
1.指导阅讀,学做读书笔记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受益,必须要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先学会阅读。首先可以让学生看封面,从封面了解书的一些有关信息;其次,看目录,了解书的基本内容;再次,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章节开始读。阅读方法还有精读、略读等,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如有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可以摘录下来,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段落旁边作批注。
2.目的明确,指导学生选择
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虽然琳琅满目,但良莠不齐,很多都不适合小学生去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去选择合适的读物来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现行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材每册都有“课外书屋”,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好书,可以引导、推荐学生阅读。同时,要尽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养成习惯,享受课外阅读
1.读中取乐,养成阅读习惯
为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果。因此,我们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体会阅读的喜悦。学校可以开展“书香校园”的系列活动,如征文、阅读能力竞赛等。班级可以开展“课外阅读笔记评比”“我最喜欢的一本好书”、办手抄报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可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2.挤出时间,坚持课外阅读
要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否则阅读就成了一句空话,成了走形式。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减负,减少书面练习,设定阅读任务,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每周拿出固定的课堂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或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课外阅读。
在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时,要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要有耐心,要有计划,由易到难,逐步养成。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要帮助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要及时为学生创造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广阔的课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健全人格。课外阅读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06-01.
[2]金娥.引导自主阅读,增强“乐学”情感[J].内蒙古教育,2014(14).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