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民
摘要:探索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以独立思考为核心,多种较优心理能参与的、主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多层次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索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达到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的目的呢?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诱发探索欲望
我国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虽然它的确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学生的能力的不足。过去的教学模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呢?过去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思路必须完全跟随教师,不允许有丝毫的差池,更不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在如此高压之下,天长日久学生的创造力被完全抹杀。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挥。所以,在平等、民主、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展開其想象的翅膀,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提高其探究能力。因此,广大教师要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极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愉快的、老师是慈爱的、同学是友善的。 例如:在教学基数和序数时,有很多学生分不清楚“几”和“第几”,我没有加以斥责,而是请十位同学站成一排,以游戏的方式来教学。如请左起第四个同学跳一跳,请右起的3个同学拍下手,请你找到站在左起第8个的好朋友……学生们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较快的掌握了序数和基数。所以,我们只要能真正的做好这一点,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实践证明,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充分的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激起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表现出学生内在的潜能。
二、自主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设置一些疑问,然后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困惑后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数学教学,这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完成教学过程,获得所学的新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一步步地探究,以旧引新,获取新知。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争论的精神。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交给学生自主探索的钥匙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凭借自己的直觉,先提出某种有目的的猜想,再进行验证,从而揭示出某一类数学问题的有关规律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有目的的猜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郁,积极性高,而且活跃了思维,培养了探索实践能力。
四、适时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主动探究强调学生是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但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也不是不需要教师教,而是重视教师的“导”。课堂上我抓住时机,抓住关键,在学生的疑惑处、教材的精华处、深奥处等地方进行点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探究的积极性。例如“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一课,我问学生:“这些分数中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为什么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屡屡碰壁。当学生思维出现“中断”或“偏离”时。我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的争论。而是启发学生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一句话,使学生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很快便找出了规律。接着,再出示7/35、9/18先让学生判断,再进行验证,学生心中不免产生疑惑:为什么这两个分数的分母除了2、5以外含有其他质因数,却能化成有限小数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在发现的规律前面不得补充个“最简分数”。课堂上,我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点拨,能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杨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