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烨+张平
我国的普通高中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中等专业学校除了部分主要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多的是加入了专业课的传授,符合一个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体现了职业发展的专业需求和应用性。中专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中等教育的一部分,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使我国中专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亦给中专教育的内部改革带来活力。
一些中专毕业生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胆略和创业潜能。他们在初中时代可能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情况,但等到中专毕业后具有思想活跃,自主性强,依赖性少的优点。这使他们敢于创新,喜欢探索新事物。容易接受新观念,具有创新意识。他们有自己的做人标准,不听说教,不尊无能之师,而佩服有真才实学之人。只要有良师指点,重树目标,就可能改变人生的轨迹,做出一般“高分学生”做不到的事情。他们求职和生活的目标更接近实际,多数有较好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只要有机会,都会认真去做,只要能发展,都會不失时机地提升自己,取得成功。
为什么中专教育会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可能是还由于这些方面:
1.中专保留了一些中国学生应学的基础课程,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学科。从而减轻了学生疲劳学习的程度,持久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2.中专是一种专业职业教育,符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职业发展目标。
3.中专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更完善。由于中专学校会加入一些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或相关法律的课程,使学生在相对低压力下,重视这些课程的掌握。而高中生的主要压力是计划性的高考。
4.从经济角度讲,中专生成长迅速,毕业后可直接参加社会工作。经济上开始独立,并早早享受社会(保险)福利。而普通高中生可能有些学业路漫漫无止境。
5.实践证明,很多中专生毕业后供不应求,有些直接去了机关、国企。学生工作的欲望稳定,受到单位普遍好评和长期聘用。并且喜欢在职形式继续深造,充实了我国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大军。有些中专毕业生亦会考取普通高校,由于受专业时间长,有些高校毕业后的成果优于其他学生。
6.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促成中专教育学生和这一教育形式的总体良好发展。由于中专生愿意稳定工作的思想,给各单位一些基础甚至重点岗位提供了稳定的人力资源保证。
7.我国中专教育的人才辈出(略),为国家和各单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我国的中专教育整体趋势向好。初中毕业生越来越青睐中等专业学校。甚至一些高中毕业生或大学生回到中专进修。这都说明了中专教育在我国取得的骄人成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