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个孩子铺筑自主成长的跑道

2017-09-23 16:33沈桂荣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评价课程

沈桂荣

课程一词的语源出自拉丁语,本意是“跑道”(currere)。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建设就是为学生铺筑的一条助力成长的“跑道”。铺筑这条跑道,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抵达目的地,还应充分关注孩子们行走过程中沿路的体验和风景。

教育管理的核心是课程管理,而课程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它必须植根于学校的文化传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追求。长期以来,姜堰区第二实小康华校区人坚守“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教育理念,朝向“美好康华美好教育”的共同愿景,细实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着力构建“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的美好节日课程,精心打造让每个孩子都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超市,丰富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孩子自由生长的活力和动力,旨在为每个孩子铺筑一条自主成长的跑道,让他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正更远更欢。

一、优化整合国家基础课程,让孩子们走得更正

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于全民教育的基本层级和水准的框架性设定所规定的课程。但面临不同学校的师生状况、教学资源和办学传统,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为必然。为此,学校组建了“语文与品社”、“数学与科技”“英语与世界”、“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五大学科中心组。各中心组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课题实践研究平台,借力于申报区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的引领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立,着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和策略研究。

1. 细化各学科课程标准,让课堂教学更科学

为了国家基础课程的有效实施,各学科中心组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加工,直面校情班情学情,进一步细化课程目标和内容,修订实施建议和要求,具体化每个阶段学习后应达到的认知水平,着力构建更精细、更适切的课程目标系统。为教师精心备课、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制作业、学习评价做好更精准的指导,增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2. 重组“灵动周三”课程,让学习生活接地气

作为新课改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曾像一条“鲶鱼”,搅动着“一池春水”。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普及,以及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不确定性,原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定和体例编排已经影响甚至阻碍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效果。为此,学校将原先的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课程等整合成大综合,统整在每周三下午,实行3节课联排,由两到三位教师共同执教。大幅缩减信息技术课时,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基地实践体验活动和主题展示分享活动进行了有机统整和重组,形成“灵动周三”课程。为学生正常开展各类面向生活、大自然和社会的集体实践活动,提供了固定的课时保证、内容匹配和师资保障。

3. 统筹全员德育课程,让主题德育更实效

学校德育任务越来越多,实效性却越来越差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康华校区将各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中的部分与语文、少先队活动、班会中的主题教育重叠或相交叉的部分,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同时将《科学》学科每学期挤出一定课时,集中安排用于防艾滋病、禁毒、环境、健康以及“三防”教育(人防教育、消防教育和国防教育)。各班班主任统筹德育课程,和配班教师一道共同完成各类主题教育,形成全员德育机制,有力地强化了德育实效性。

二、自主研发“美好康华”校本课程,让孩子们走得更远

1. 面向全体,丰厚美好节日课程體系

课程的样态决定着学生生活的样态,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生活的丰富性。“美好康华”课程关注现实社会背景,编织师生共同生活,努力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

学校整合原先传统的月度节日主题活动、德育主题活动、“大阅读”课程和少先队主题活动,形成了以每日集体晨诵、课前演讲、悦读60分、绘写反思为日常生活方式,以每月“一个节日、一个教育主题、一个好习惯、一本好书精读、一部佳片有约、一次班队主题会,一场主题分享会”为主要内容的美好节日课程体系。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康华美好节日课程已经形成了低中高不同年级段的各十二册的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每月的节日课程方案中都涵盖了概念阐释、行为规范、名言警句、主题故事、推荐阅读、活动方案、评价分享、每月收获等详细内容。学校响亮的承诺,通过六年的聚焦式螺旋式的体验和熏陶,教给孩子们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为孩子们的美好人生奠基助力。

2. 面向年级段,丰实走动式班本课程机制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课程,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生命蓬勃的方式,这是对孩子生命幸福的终极关怀,是当下及未来课程研发的努力方向。

康华校区借助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的实践研究,结合不同年级段的特点和主题,打破常规班级的体例,基于不同的学习共同体,研发或孵化出不同的班本课程系列项目,供学生自主走班选择。经过几上几下的实践磨合,学校目前已经有78个相对成熟的系列班本课程,形成丰富可口的走动式“课程超市”。如低年级段以“生趣”为主题,开设有绘本阅读系列、涂鸦日记系列、身边的植物系列、巧手童趣叶系列等课程;中年级段以“生活”为主题,开设有手工编织系列、美食DRY、身边的动物系列等课程;高年级段以“生长”为主题,开设有艺术鉴赏系列、经典诵读系列、智力超人系列、未来社会等课程。课程超市开放时间集中安排在每周五下午,多彩的周五成了孩子们最向往和享受的时光。

3. 面向特需,丰盈校级特色社团和微课程库

为了让有特殊需求和禀赋的孩子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致力于不断升级班本课程,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精品校本课程。学校融合家庭和社会资源,开设有音乐、体育、美术、科技、文学、经济、公益等不同类别的三十多个校级社团。对这些校级社团,学校除了定时定人定点定教材常态活动外,更经常会请进来和走出去,让孩子们获得更多亲密接触大师和大自然的机会。学校还为校级社团每个成员建立了“校园达人”成长电子档案,定期组织校园达人秀,为孩子的成长刻录幸福时光轴。学校的泥塑课程,获得江苏省校本课程建设成果二等奖,泥塑社团位列姜堰十佳精品社团之首。康华击剑课程,由三名省击剑队退役运动员担任教师,击剑社团挺进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八强。endprint

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够找到更多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还面向有特殊才能、有特殊经历、有特别身份的人,征集录制个人微讲座、微视频、微课程,分门别类汇总成康华微课程库,发布在学校网站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微课程菜单,供全校师生和家长进行自主选课。

三、多元评价保障课程建设质量,让孩子们走得更欢

1. 积极实施快乐游考和学分主体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唤醒功能,有效打破书面考试局限,让学生享受更多成功的快乐,学校积极尝试“快乐游考”评价方式。即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在情景模拟中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评委从任课教师、高年级优秀学生和家长志愿者中聘请,引领孩子们快乐地区闯“关”赢“星”。如果学生对本次考试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申请重考。

同时,为了保障自选课程开设质量,学校积极尝试学分主体评价。每门班本和校本课程满分5分,由学生自主选择评价方式和评定时间,自我申请评定学分。在定期的结业考查中评定不合格的,可进行补修或换修。很多孩子在校外都参加了不同的特长班兴趣班,可以申报相对应的课程直接进入结业考查。学校规定小学阶段必须修完一定的学分方可毕业。每学年个人积分量与“康华之星”评选、优秀表彰和展示分享机会相挂钩,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2. 不断完善康华学子星类多元评价

学校积极推行康华学子星类多元评价。将原先单一的班级小明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演绎成“诚之星、礼之星、智之星、健之星、艺之星、勤之星”和“康华之星”,形成了不同年级的常态的星类创建和评选机制,每周一议、每月一评、每学期一选。每学期期末,浓重的“康华之星”授牌表彰仪式上,学校还会帮助获得“康华之星”的孩子兑现一个特别的梦想。目的就是要通过细节的持久关注和价值的鲜明指引,为孩子们自主自觉向着美好的习惯和明亮的方向助跑。

3. 全方位推进展示分享评价

学校美好节日课程中,每月都会有一个自下而上的主题展示分享活动。各个班级也都结合自己班级文化,建立了自己的班本校历和班级节日。借助这样多层次节日主题活动,进行过程性或阶段性展示分享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机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收获。此外,学校倡导师生间人人来点赞,用欣赏和感恩的心态,寻找和传播身边美好人和事,成为各类总结反思会的主旋律。星光大道、康华之星墙、善行榜、三味园,还有雏鹰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电子大屏幕,康华校园到处弥漫着美好阳光和正能量。

2016年,康华校区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美好康华”课程荣获江苏省课程建设成果二等奖。这让我们更加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美好课程就是呵护种子生长的阳光、水、空气和养分;儿童和教师都是课程的创造者,也和课程一起共成长。“美好康华”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后“美好康华”课程要从关注全面素质走向聚焦核心素养,伴着孩子们的美好童年不断升级不断完善。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