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俞花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深刻的内涵与人文外延,影响着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的拓宽与扩散。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着他们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助于逐步培育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向其呈现出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与风采,改善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思考水平,并能促进语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0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47
语文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思维也能够改善语文知识的积累过程,并强化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当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与抽象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也就承担了改善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重要使命和重责大任。本文就将探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创新措施。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缺少师生互动环节
小学语文的规定教材数量有限,一学期基本使用一本教材,使得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学生接触和语文有关的信息只有通过课堂来实现,这使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位置。如此教学不但无法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求知欲,而且也不利于他们语文学习兴趣的增强;再加之师生之间有效真实、平等开放且有序的教学互动欠缺,极大阻碍了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和相互促进,不利于进步。
(二)教学观念相对陈旧
由于一些语文教师教学思想陈旧,在课堂上倾向于照本宣科,进而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对学生的要求也过于单一,多数教师仅仅要求学生每周按时上交作业就可以,甚至不认真对待阅读和写作环节的教学,这就不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无法有效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仍有部分教师对利用互联网或多媒体教学不熟悉,对电脑等操作较为生疏,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际教学作用,既浪费了教学设备的投入与优秀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又使学生丧失了开阔眼界与训练思维能力的机会。
(三)受到应试教育弊端的限制
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它不但背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需求,而且还违背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因而出现了很多教学弊端。学校与家长响应应试教育的理念,加重学生的在校学习负担,为其提前进行下个学期的知识学习做好准备。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诉求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乐趣,阻碍了他们愉悦学习的良好状态,导致他们本该享受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却在语文学习上单纯为了完成科目的学习任务。
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励学生增强主动思考的学习动力
目前语文教育一般在课程和教材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者认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上互相关联,所以会适当遵循递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由旧知识到新知识按部就班地学习和掌握。虽然这样做有一定道理,但单纯根据成年人的思考方法计划和设计教学步骤的手段,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語文教学应当从语言文字的识记角度出发,设计多样化的游戏与任务,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需要注意,语文教学不应急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某个环节产生兴趣为前提,而应是在课程中基础概念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现实生活条件下的问题开端方式,因此不仅学生培养了语文学习趣味,还使得兴趣密切深入地结合了语文教学知识,稳定了由趣味培养出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坚持的动力。
(二)创新和改善语文教学方式及手段
语文课堂创新思维的教学是具有极强主体性的教学任务,在课堂环节当中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能力的获取,还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需要制定创新语文学习思维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既有助于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堂组织纪律和学习习惯,同时使小学生养成规范化的语文学习意识。相比于理科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学习模式,母语的掌握具有非线性、模糊性的综合特点,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内化的长期过程,也是逐渐构建和多维融合语言模型,慢慢培养思维习惯和生活经验,积淀和升华情感体验与审美取向的复杂过程。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
敢于质疑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品质,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利用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勇于质疑的勇气,促进其求知探索知识的欲望,并在质疑和解答疑问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相信自己才能敢于质疑,古往今来的伟大科学家绝大多数的由于大胆质疑的品质,才促使了自己推翻已知的错误科学结论,创造出更多的有效科学真理。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学生自信心的启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敢于提出质疑的勇气点赞,并帮助他们在坚定的信念当中积极寻找疑问的答案。学生在整个学习环节中始终保有寻找问题答案的寻疑意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保持好奇心,充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引导他们树立起寻疑意识,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
语文教师要勇于转变教学观念,扭转单纯运用课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局面,善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方式为学生寻求更多有关语文的常识,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范围内获得丰富且贴近生活的语文知识。例如四年级的语文课文《鸟的天堂》总共包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第一课时为学生讲解生僻字词,第二课时安排学生布置分段阅读的任务并概括文章大意,第三课时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静态与动态的事物特点。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开放自主式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扩展学生思维,使其踊跃地参与课堂讨论环节,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多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7(2):95-96.
[2] 岑金莲.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2):42-43.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