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摘要:模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像病毒一样寄生于人脑之中,既可以横向大规模传播,又可以纵向向下一代传播。模因论是一种关于思想和信息发展的理论,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人性、文化和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文化的传播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下,在模因理论的基础之上如何理解和传承大庆本土文化。
关键词:大庆本土文化;模因论;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65-03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meme”,被译为“谜米”或“模因”。他运用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观点为人们解释人类思维和文化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认为文化是进化而来的,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是文化的复制因子,模因就像基因一样,也受到选择和变异的影响。苏珊,布莱克摩尔在《谜米机器》中进一步阐述模因在文化传播和语言进化中所起的作用。凯特,迪斯汀的《自私的模因》中指出模因是可行的文化进化中的DNA的概念。她认为文化的演变既可看作是模因进化的结果,又可以看作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道金斯、布莱克摩尔、迪斯汀以及我国学者何自然和谢超群等从不同角度对模因做了定义,共同之处是模因是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一种信息,通过人的主体性进行选择、复制、变异可以形成模因复合体。模因现象涉及人的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一、大庆本土文化的特色
大庆是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在油田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半个多世纪中,大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第一代大庆人是城市的创建者,来自中国各个地区,尤其以专业军官、石油技术人员为主,工人主要是由退伍战士组成。他们带来各自家乡和各自职业的文化,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庆创业时期的特色文化:军人的勇敢和自律、工人的集体主义和敬业的工作态度、知识分子的求真务实、农民的朴实和勤奋,构成了大庆文化独特的个性。在社会转型期,第二代和第三代大庆人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是以从其他地区调入和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为主。他们继承了上一代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进一步丰富大庆文化,使其有了新的发展。“从1984年到1994年,大庆用十年的时间完善了自身的城市建设,创建了企业文化,完成了大庆文化发展的三级跳过程。”大庆不仅在建国之初为国家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也在世纪之末摘下了文化相对落后的帽子。
大庆独特的石油文化、生态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兼容并包、和谐发展,让大庆更具有魅力、吸引力和生命力。大庆文化是将各个地区和各种职业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精华相融合并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立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植根于大庆,并且世代传承,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二、模因论与大庆本土文化传播
文化的传播是以文化的积淀为基础的。“传”是文化信息纵向的传播;“播”是文化信息横向广泛传播。模因的传播也是具有纵向和横向的传播。模因的历时纵向传播存在于代际之间,横向传播存在于共时的受众之间。
在文化进化中,模因就是文化中的DNA,是文化信息得以保存和传播的载体。“模因是通过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来表征的,并且是通过那些外在的人工制品以及在文化中习得的行为来表达的。”(凯特,迪斯汀,2014)也就是说,模因既存在于人脑之中,又存在于承载着思维内容表征的文化媒介之中,而不存在于没有任何表征内容的东西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就是各種模因构成的模因复合体。大庆文化模因是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核心,以石油文化为特色,同时融合了生态文化和都市文化模因,形成了强大的模因复合体。
(一)石油文化模因及传播
大庆文化充满了“石油”元素,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从其诞生就伴随着大庆城市建设和大庆人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和人自身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状态上。大庆精神产生于大会战时期,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它的诞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情况相辅相成,促进了大庆石油产业的发展,激励着全国工业建设者们全身心地建设祖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大庆人又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内涵,成为铸造城市的根基和精神的灵魂。
强势模因要具备复制的高保真度、复制的多产性和存在的长久性等特点。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内涵符合强势模因的要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承已经深入到每个大庆人的心灵深处,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不仅成为每个大庆人的精神支柱还将影响着每个来到大庆的人。模因的高保真度,也就是复制的忠诚度是模因在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保证在传播过程中最大化地保留原模因的内容才能永久地传承下去。模因的繁殖力和多产性是指拥有大量的复制品才能保证这个模因能长久地存活下去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宣传大庆文化的各种媒介是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体现大庆独特的石油文化。例如,以宣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的话剧有《黑色玫瑰》《地质师》《铁人轶事》《特殊故事》等。以油田建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创作的石油歌曲几百首之多。石油歌唱家王永桦收集并整理有关大庆石油的歌曲指出大庆石油歌曲与大庆油田的发展史一脉相承,共同成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歌曲有《我为祖国献石油》《满怀深情望北京》《创业歌》《采油姑娘采油忙》《铁人是咱老师傅》《石油工人赞歌》《百年油田,百年辉煌》《天下大庆》《再铸时代铁脊梁》《永远的大庆,永远的铁人》等。歌曲的传唱使得大庆石油文化不仅在本地区传播,也将其传播到其他地区。大庆保存着油田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纪念性场馆。例如,标志大庆油田诞生的“松基三井”、“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石油科技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石油之光”雕塑等,拥有“会战干打垒群”、“五把铁锹闹革命”等石油文化遗址18处。每年来大庆参观学习的团体络绎不绝。通过资源整合,大庆已经形成了知识性、教育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精品石油文化旅游,作为宣传大庆文化的途径之一。无论是以“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传播,还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传播,大庆文化模因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亚文化。endprint
(二)生态文化模因及传播
大庆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地势低洼,分布着200多个湖泊,形成了多生态系统的大庆湿地。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致力于实现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大慶的湖泊星罗棋布,形成“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特色。龙凤湿地位于大庆城区之内,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维持大庆城市自然景观、生态平衡、调节城市气候和旅游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体现。2010年,大庆推出石油文化之旅、生态湿地之旅、温泉养生之旅等精品线路,与大连、大理、大同密切合作,实现“连理同庆”四大城市旅游合作项目。大庆在注重释放生态文明的同时又推出舞蹈诗剧《鹤鸣湖》《辉煌大庆》《经典永恒》《大荒太阳》草地音乐会、城市二人转、百场文艺展演等优秀剧目宣传湿地文化。生态文化的传播使人们不再认为大庆只有石油和荒凉的盐碱地。“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是大庆展示给人们的新名片。
(三)都市文化模因及传播
大庆用她特有的石油文化和生态文化熏陶着每个大庆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筑等方面处处体现着石油文化和生态文化元素。与此同时,为创建人文大庆,大庆市政府举行了一系列广泛性、互动性和可操作性的“书香大庆”、“文明大庆”、“卫生大庆”、“和谐大庆”、“礼仪大庆”等文化活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每个城市都用她的文化氛围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市民,使他们具有某种共性特征,而市民又是城市的一份子反过来影响着城市文化,这是一个渐变缓慢的过程。
三、大庆本土文化传播影响因素
(一)模因自身因素
模因之间都在为获得人们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而彼此互相竞争。它的复制和传播主要受到它能否获取并能多大程度地保持人们的注意力影响。也就是说,在大庆本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具有本土文化的强势模因——石油文化、生态文化和独特的都市文化所组成的模因复合体。从上文论述中可以看出,该模因复合体的自身表征内容也使得它们本身具有长存性、高保真和多产性的特征,属于强势模因,具有获得宿主注意力的能力,可以自我复制,而保存注意力则可以延长模因生存时间,为广泛传播提供元信息表征条件。
(二)模因适应方式
“任何一个模因环境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那个文化中所存在的其他模因,这也是常常决定新模因命运的特别因素。”(凯特·迪斯汀,2014)成功模因更适应当前的模因环境和周围环境。为了能被接受,新的模因必须与那些已经存在的想法兼容,模因之间的选择倾向于能够利用当前文化环境的模因。新模因若与原文化冲突就会被排斥最终导致新模因消亡,与文化中原有的模因适应就会被采纳成为模因复合体中的一员。这种因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模因复合体使其成员受益,模因与模因之间相互支持强化彼此的影响,能抵制与之有冲突和矛盾的想法。因此,在传播大庆本土文化过程中,新模因不仅要能吸引宿主的注意力还能与原有模因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
(三)外界环境因素
模因成败与否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这比其自身内容的影响要大得多。“模因是否成为宿主们注意的焦点,重要的是要看它得以表征的外界环境:文化传承特性(宿主的基因环境)、它产生效应的外部世界(物理环境)和社会对它的敏感度(宿主的心理环境)。”(凯特·迪斯汀,2014)宿主的基因环境主要指人类本身大脑和思维以及学习能力。如果大脑思维内没有能将信息表征作为潜势模因而保存的系统,那么模因在复制过程中会失去稳定性而无法继续传播。社会化学习能力的强弱又决定着模因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相对于宿主基因环境而言,模因传播受到环境和宿主的主体意识的影响更大。模因需要一个包容的文化环境和一个与其效应相符的外部世界。任何模因的外部环境和模因之间的环境仍然是其选择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传播过程中模因之间会进行重组和变异,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复制文化,也在创新文化。为能被准确或永久复制,新模因要与现存的文化整体相适应,要与物理环境相适应,要与人类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准则相适应。掌握这一特点,在解决大庆文化传播及传承问题方面就有了可以参照的标准。
文化传承是人们运用交际和模仿能力在复制和传播模因,在人际之间传播并代代相传。每个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和接受文化传播。模因论可以让文化的传播和变迁有迹可循,也可以利用其特性对文化的传播实施人工影响。
[参考文献]
[1]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凯特·迪斯汀,自私的模因[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
[3]鲍鸥,大庆文化的再认识[J],工程研究,2009(06)
[4]傅福英,模因论视角下的文化传承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5]李艺辉,唐德根,文化涵化过程中的模因传播模型[J],当代教育玥论与实践,2009(04)
[责任编辑:马妍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