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个舞蹈老师的追求。作者结合自身的舞蹈教学实践,把高校舞蹈教学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发现信息技术能成为舞蹈教学的强大助手,信息技术的独立性、现象性、直观性、包容性能促进高校舞蹈教学的自主性、有效性、互动性、综合性,有效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舞蹈教学;信息技术;互联网;学科整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明确规定,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目前,“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上实现了“翻转课堂”,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高校的舞蹈教学也要乘“互联网+”的强劲东风,实现信息技术与舞蹈教学的有机整合,让信息技术成为舞蹈教学的强大助手,以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借助信息媒体的独立性,实现舞蹈的自主学习
舞蹈教学难以像文化学科一样实现“预习”或“自学”,只能靠教师的当堂教授与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舞蹈的进度和质量。现在电脑、手机等信息媒体普及,又不受地方、时间等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教师如果能提前把要学的舞蹈内容录成视频发送到学生手中的信息媒体中,就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模拟练习,实现自主学习。
在教学“国标舞”前,我针对学生有一定的交谊舞基础的特点,提前给班级微信群中共享了下一周的舞蹈学习内容。岂知“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国际交谊舞”的基本动作进行自学,为课堂中动作指导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实现了国标舞教学的短时、高效。更可喜的是,手机中的舞蹈视频帮助舞感较差的学生实现了课后“补习”,弥补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在舞蹈学习上的差距,有效提高了舞蹈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发挥信息媒体的形象性,提升舞蹈的有效学习
舞蹈教学中,教师反复的示范,会消耗体力和精力,造成身体疲劳,产生不良的教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若在舞蹈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信息手段再现教师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全过程,借助现代化软件对舞蹈动作进行加工处理,就能化解传统舞蹈教学的难题,让舞蹈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质的飞跃。
比如,在拉丁舞的教学中,我借用电脑与多媒体,对所教学的拉丁舞舞曲进行信息化处理,实现舞蹈动作的分解,并通过多媒体的不断回放、定格,有效化解了拉丁舞步频较快、步伐摇曳紧凑等导致初学者眼花缭乱、举步维艰的难题,在学生脑海中加深舞蹈动作的形象,增强学生的记忆、理解,有效提高了拉丁舞的教学效果。
三、適用信息媒体的直观性,增强舞蹈的互动学习
舞蹈不能追求自我感觉的良好,而要让他人觉得舞蹈动作的和谐与优美、协调与一致。在课堂上,仅仅靠教师一个人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舞蹈技能提高的需要,镜子的“不保留性”也会让学生失去细致揣摩、细化动作的良好契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等信息媒体对舞蹈动作进行即时录制,然后观看自己的舞蹈,对动作进行细抠,从中找到动作与表情的“瑕疵”,对其进行完善,实现舞蹈动作的“尽善尽美”。
民族舞就特别注重动作的细腻和表情的逼真。比如,在教学《雀之灵》时,我发现个别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动作与表情的细节之处,我就让他们用DV、手机进行自拍,对自己的动作、造型、表情进行细细分析,在直观影像中感知自身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反复对照练习,修改动作与表情的不协调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信息媒体的包容性,发展舞蹈的综合素养
舞蹈并非简单的动作,它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集音乐、美术、历史、情感等于一体,就像杨丽萍老师的舞蹈体现了一种“原生态”,但同样强调“善本再造”,对舞蹈艺术进行设计与加工。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教授学生舞蹈动作与节拍,更需要利用信息媒体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为舞蹈教学创设出全方位的舞蹈环境,可以通过信息媒体渲染出与舞蹈相配合的音乐环境、历史背景、灯光效果等,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同时丰富舞蹈知识、熏陶舞蹈情感、纯化舞蹈节奏,发展自身的舞蹈综合素质。
比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独舞时,我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信息技术设备营造出“一江春水的江南画面、娓娓动听的音乐让人流连忘返”的动人情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用身体展现出“婀娜柔美的舞姿、细腻含蓄的情韵”。
总之,高校舞蹈教学要紧跟改革潮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提升舞蹈教学效率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舞蹈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让舞蹈教学在信息技术的烙印中实现动、静的和谐交织。
参考文献:
[1]张 捷.浅谈舞蹈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结合[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2):229-230.
[2]沈 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舞蹈教学的帮助[J].戏剧之家,2015(19):200.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