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用技术实践型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7-09-22 11:44李小丰
新课程·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技术素养实践型学习小组

李小丰

摘 要:构建生态课堂,是指将课堂打造为一个完整而具活力的生态体系,呈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间互相影响的良性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制作领域,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既直观、真实、简易又兼具艺术性,使得这个项目成为我們的选择,它成为在构思探索通用技术生态课堂的主要载体,将必修教材的知识体系渗透到这个项目中来,在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既保证相关知识的整体性,也保持学生的自主性,并形成自己的成果。

关键词:实践型;生态课堂;建筑模型;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技术素养

一、生态课堂教学理论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为家或生存环境。在《辞海》中,解释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互相作用联系的动态平衡关系。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认为,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作为一个生物学概念,生态现在也广泛出现在其他科学领域之中,在现代教育学中,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这个兼具自然和文化两种生态属性的人文环境中,对课堂教学及规律,用生态学原理来解释,用生态学方法进行研究。将课堂呈现的人文环境及各元素相联系,并以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的内外部系统,从而分析课堂教学生态功能并揭示生态教学基本规律,是课堂教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生态课堂主张学校教育要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从新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

构建生态课堂,是指将课堂打造为一个完整而具活力的生态体系,呈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间互相影响的良性生态平衡关系。师生在课堂上充满生命的活力与张力,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急有缓、有高有低、有紧有松。

二、通用技术教学现状

通用技术课堂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课程目标,然而现阶段通用技术学科教师来源不一,多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比如我校两名通用技术教师,就均从信息技术学科转行过来,对于怎样上好这门课,我们一直在摸索和实践研究之中。

课程刚开设时,我们也是按照教材上的章节顺序,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自己原本学科的优势,准备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源,刚开始上课时,师生都充满热情,也感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热闹,但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几轮教学下来,学生兴趣下降、学习积极性缺失、课堂上老师也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无趣,几年的教学下来,虽然看了视频、图片,分析了很多案例,也做了些学生作品,但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提升不大;视频教学也让学生在真正使用工具时还是非常陌生,尤其是章节之间的内容无法关联,各章内容相对孤立,违背了设计过程的整体性。

三、通用技术生态课堂构建的构思与探索

近几年,生态课堂教学理论,正越来越受到教学领域的重视,将该理论引入教学实践,通过不断探索研究,试图形成更有效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对生态课堂概念及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在开展课外社团活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我们选取了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比赛这个项目作为主要载体,将必修教材的知识体系:设计的基础、设计的实现、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等内容渗透到这个项目中来,在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一步步地逐渐渗透、剖析、研究各个章节的知识。这样,既能保证设计过程知识的整体性,也能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制作,形成自己的作品或成果。

四、以建模活动为载体的生态课堂实践过程

在设计制作领域,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既直观、真实、简易又兼具艺术性,使得这个项目成为我们的选择,它成为我们在构思探索通用技术生态课堂的主要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是这样组织实施的:

(一)活动实施保障

1.活动工具需求:该活动需要用到美工刀、剪刀、量尺等工具以及502胶水、白乳胶、铅笔、草图纸、设计图纸等;

2.活动材料需求:一次性筷子、牙签、泡沫板、卡纸等或购买全国建筑模型比赛不同主题的套材;

3.活动场地需求:因地制宜,学生分组进行,在专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和学生课室都可以开展活动。

(二)以建模活动为载体的生态课堂组织流程

1.团队初建

学期初,教师提出要求,4~6名同学一组,课堂上采用自愿组队的形式,教师再根据各班分组情况做合理适当的调配,每班9~12组。

2.选题及规划

在建筑模型设计和制作的大方向下,各个学习小组自行讨论,选择合适的主体项目,主要有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的主题,也有小组自己发挥创意,开拓思路,选择其他主题,在这个阶段,各小组成员畅所欲言,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交流讨论,形成团队的生态合力。

3.项目准备

各学习团队组员分工,根据自己选择的项目主题,收集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对于一些普及型的工具,如剪刀、美工刀、锉刀、量尺等可以由学校统一提供。所需要用到的材料,选择建筑模型的可以各小组自行购买,选择其他环保材料的可以小组自行搜集,在此阶段,可以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材料的选择,以及材料的初步加工处理,为以后的课堂教学设计制作打下基础。

4.设计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了解和学习草图、设计图的画法及相关基础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主题构思出草图,并就模型及场景展开小组内的交流讨论,落实设计的可行性和难度,画出设计图。

5.制作阶段

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草图,使用收集的材料进行模型的加工制作,这个环节体现的是设计的实现——制作的相关知识。在这里,老师也会指导学生使用金工、木工相关的一些工具,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完成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画线、切割、钻孔、打磨、联接、木工工艺、粘接、胶接、表面绘图、涂覆等材料处理和加工工艺,在这个阶段,学生经历了制作过程,并边制作边加入新的想法进行优化设计和局部改进。endprint

6.作品展示交流

制作初步完成之后,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特色、意义以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与方法,既对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做一个总结,又可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和口语表达等社会化素养。

7.互动评价

展示完自己小组的作品,各团队之间展开互动互评,并按照教师事先制定好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终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评出班级或者年级的最美、最有创意等奖项。

8.总结反馈

善于总结才能更好地成长,各学习小组都要进行活动实践报告的撰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总结,有的采用标准的实践报告,有的采用图片,有的有过程视频,有的小组形成了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是对学生个人学习方式的一种锻炼。同时,教师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对生态课堂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的努力、收获、成长做一个总结。

五、构建通用技术实践型生态课堂的价值意义

在探索通过建模这个项目来构建生态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师生在课堂模式转换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有益的提升:

1.生态课堂师生共生的价值所在

共生是指在生态课堂中,师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是否得到同步优化和改善。通过在建筑模型设计制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实践和活动,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以往需要在传统课堂老师讲授的很多基础知识,如草图的画法、基本工具的使用等,都变成了学生主动认知,主动学习,这样也加深了他们对其他基础知识的认识。

从项目实践的操作过程来看,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小组成员,在课堂的参与程度上明显比以往传统讲授式课堂更有活力,参与度更高,体现出更和谐自然的生命状态。

2.生态课堂师生共赢的成长状态

学习模式的转换,也使得生态课堂中师生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有一些技术的基础,但设计图往往过于理想化或者空想化,实际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做不出来的现象,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或者学生对一些技术技能还不熟悉,不断向老师咨询,反过来也倒逼教学者主动学习,同步得到成长。

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提升会相对明显,首先是技术素养的提升,有些同学对502胶水的使用不熟悉,开始时常会粘到手上或课桌上,难以清理,随着实践制作的不断进行,这方面操作明显有所提升,其他的基本工具的使用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美工刀、剪刀等工具的使用都有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这样一个过程。其次是思维度的开拓,无论是思维广度的拓展,还是思维深度的挖掘,或者是创新思维的培养,都能在一个个的活动实践交流中得到训练。还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在设计制作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内在动力完全被调动起来,不需要教师的叮嘱,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组员之间会相互交流,互相观摩学习,这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在展示交流中,学生需要说明经历的设计制作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3.生态课堂师生共情的和谐氛围

学生的乐于参与,教师的乐于指导,都让师生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生态课堂中,师生的交流互动更多,方式也多样化,在共同成长的状态下,经过合适的引导,能够取得师生情感的共鸣,更利于生态课堂的构建。

六、实践活动中的生态偏离矛盾

我们把会导致一种和谐的生态系统崩溃的因素称为生态偏离,作为一种还在摸索中前进和不断完善的生态课堂模式,我们发现在实践过程中还有着一些急需完善的地方:

1.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学生自主性的矛盾

毕竟,在学校教学中,学生安全事故责任重大,在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中,各种工具的使用安全都是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和警惕的。

2.课堂节奏把握的矛盾

如何在开放自由的生态课堂中能够做到有放有收,尤其是个别学生会偏离主题,胡乱走动,不能融入团队,需要教学者随时注意调控课堂。

3.设计制作任务的整体性和课时不连续的矛盾

由于通用技术学科一般都是按每周一节的方式开设课程,课时的不连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组准备的胶水到第二周就干掉不能使用;有些做到一半的半成品未能妥善保管到后面损坏遗失。

4.整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

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有些小组分工不合理,最终作品完成和最初设计相差很远,教学者应该重点关注小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技术素养的提升;有些小组个别成员有惰性现象,只看不动,或者自由散漫,这些都是课堂组织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建筑模型为载体,渗透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知识、技能、素养三大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认知基础知识为基本目标,注重模型设计制作的实践过程,促进学生掌握和提升技术基本技能,让通用技术课堂教师和学生不再处于教与学的分裂,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师生一起构建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学生的愿学愿动和教师的爱教爱岗和谐统一,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通用技术课堂的诸多弊端,这种以项目为载体,以生态课堂为方向,以师生共同成长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而行之有效的實践。

当然,目前课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体系也不能仅通过一两个单一的大型活动来承载,这就需要我们在构建生态课堂的大方向下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研究,进一步深化通用技术新型生态课堂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美]EUGENE P.ODUM.生态学基础[M].孙儒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注:本论文为南沙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用技术课程中渗透建筑模型制作的实践与思考”(NSKY2016021)成果之一。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素养实践型学习小组
技术文化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翻译技术在MTI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重视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技术素养
物流实践型人才二次输出模式研究
“生活实践型”任务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室企业机制项目实践型IT特长生的培养
立足嘉兴现代物流业 培养高职实践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