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的英汉“海”的隐喻共性探讨

2017-09-21 12:41杨肖邱银香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6期
关键词:英汉共性汉语言

杨肖+邱银香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语中“海”的隐喻的共性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英汉语言中共享了6个以“海”为源域的隐喻。相同的身体体验导致了英汉民族在思维和认知上的一致性,也是英汉共有“海”隐喻的基础。

关键词:海;共性;英汉隐喻

一、引言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语言中的“海”的共有的隐喻现象进行探讨。由于语料库能够展示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能具体反映出词语隐喻用法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因此,笔者从两大权威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C0CA和北京大学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收集并归纳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主要“海”隐喻表达,同时词典中记录的词义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典型地反映了概念隐喻的形成过程及其投射范围,所以英汉语词典如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也是本文重要的语料来源。

二、英汉语中“海”的概念隐喻共性

(一)“海/sea”隐喻巨变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人类对于海洋的首要印象就是其辽阔、宽广。在汉语中,我们通常在“海”前面加上“大”构成词汇“大海”。英汉语中,人们都基于海洋的这一属性,将海洋隐喻为巨变,对应的隐喻表达分别为“沧海桑田”和sea change。例句如下:

(1)我连连点头,发现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虽经沧海桑田,率直的心却一直没有改变。

(2)In China's case, the sea change in prevailing assumptions comes from its emergence as a world power.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英汉语中“海”都具有“巨变”的隐喻意义,这些变化往往又是根本的、彻底的。汉语“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源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地变成了大海。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英语中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习语与“沧海桑田”完全对应,但是sea change在意象和词汇意义上与之完全对应。

(二)“海外”隐喻为国外

古代中国,人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天圆地方”的地球上,同时认为地球由天空覆盖,地球的四个角落为四海包围。《论语.颜渊》记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古人认为四海以内的领地皆为皇帝所有,汉语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四海之外”即“海外”都是其它国家,因此汉语中“海外”便喻指为国外。而欧美等许多英语国家都是四面环海,海洋在欧美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古代西方,由于交通不发达,人们主要靠海洋通道与外界进行联系,英语词汇beyond the sea, oversea 或overseas也就产生了国外的隐喻意义。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和《柯林斯字典》中收录的相关例句如下:

(3)他在清朝就是有名的外交官,曾两度出任驻美大使,在海外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久经风雨,养成了遇事不乱、沉着镇静的潇洒风度。

(4)If you're staying for more than three months or working overseas, a full 10-year passport is required.

(5)Spices of the orient? Wonders from beyond the sea Lemarchand shakes himself free and runs, shouting back.

(三)“海”隐喻为量大

大海宽广无边,储水量大,这一特性对于英汉民族都有共识。根据这一特性,英汉语言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用“海”隐喻量大的表达。汉语和英语中分别用“名词+海”、“a sea of +名词”的形式来表达人或事物量大这一隐喻意义。例如 “花海”、“人山人海”、“a sea of flags ,a sea of people” 都是常见的隐喻表达。

(6)以中国的历史文献为例,它简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7)上学以后读到“李白斗酒诗百篇”,更认为英雄和文豪都是有海量的人了。

(8)His fee is a drop in the ocean compared with the real cost of broadcasting

从以上例句可见,英汉语中“海”的这一隐喻意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汉语中的“人山人海”与英语中的“human sea”完全对应。英语中的“a drop in the ocean/sea”在汉语中也有“沧海一粟”的隐喻表达。值得一提的是,汉语中的“海量”除了例句(7)所表达的数量极大这一隐喻意义,还有其它的隐含意义:第一,它是敬词,意为宽宏的度量,类似于“海涵”。第二,它还指很大的酒量。这两个意义都是汉语独有的。

(四)“海”隐喻为挑战

(9)在莫斯科的这些公司和商人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10)她原不是什么悲壮人物,竟也想到,这一脚迈出去,前面纵是有刀山火海,她也不能回头。

(11)He was hanging over the side of the ship, working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12)And we will not lay down our weapons until we have driven the enemy into the sea.

通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到,英汉民族对海洋的变幻莫测的严峻的环境都有统一的认识。我国古代传说八仙过海时各有仙术,不用舟船,民间因此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海”隐喻为困难、危险和挑战,而“过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横穿大海是一件危险重重的难事。endprint

同样,英语习语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直译为“魔鬼和深蓝色的海”,有“左右为难、举步维艰”之隐喻意义。对于人类来说,devil 是令人恐惧的,而deep blue sea 也如惡魔一样令人恐惧。在汉语中与之完全对等的隐喻表达是“前怕狼,后怕虎”,也表示令人进退两难的境地。

(五)“海”隐喻为气势

在风的作用下海水的流动是海洋的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海风也导致了海水量分布的改变,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由此产生。海浪的重击产生的宏伟气势使人们印象深刻,因此英汉语言中也出现了大量 “海”喻为气势的隐喻表达。

(13)这种排山倒海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

(14)农民起义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封建王朝席卷而来。

(六)“海”隐喻美好品质

(15)将狭小的心胸转换为豁达的心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6)大家常说,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这个意思。

(17)Valenti was no sea-sreen incorruptible.He probably never came to a hard and fast decision.

三、共性分析及原因探讨

通过语料分析,我们总结了英汉共有六项“海”隐喻映射,即“海隐喻变化”、“海隐喻国外”、“海隐喻量大”、“海隐喻挑战”、“海隐喻美好品质”、以及“海隐喻气势”。英汉语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和文化特征,为何会存在这些相同的隐喻呢?

莱考夫和约翰逊将他们的主要思想概括成三条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他们认为,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和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人类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将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是我们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而这些隐喻也只能通过人类体验获得意义。人类正是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 与外部事物的各种属性建立各种联系,从而构建意义系统的。[4]这对我们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隐喻机制和身体经验为我们构筑了丰富的词语表达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见,隐喻不是任意的,而是基于人类的日常身体体验的。海洋占据了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积,与人类的日常体验密切相关。基于相似的体验,英汉民族将大海的宽广、深不可测、变幻无常等特征,投射到未知抽象的目标域,通过认知的概念化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投射, 从而共享有以“海”为源域的隐喻。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语言中“海”的概念隐喻的共性,从而支持了隐喻的当代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具有体验性的观点,同时通过跨语言的研究丰富了汉英隐喻共性的探讨。然而,人类对事物的体验也不能脱离于特定的文化模式,人类生存环境的差异、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将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特有隐喻。今后我们可以利用现代隐喻理论,继续挖掘汉英语中“海”的特有概念隐喻。

参考文献:

[1]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Johnson M.

[2]The Body in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 f Chicago Press,1987.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5]邱银香.汉英饮食动词“咬”概念隐喻共性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

作者简介:杨肖(1998.3-),女,汉族,长沙人,在读本科,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2016级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汉共性汉语言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