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
摘要: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词汇,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成为翻译的难点。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研究成果,以《中国文化读本》英译作为具体案例,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切入点,对于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中国文化读本;目的论;翻译策略
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词汇、文化内涵词、文化特有词、文俗负载词、文化空缺词、文化专有项、国俗语义等。胡文仲把文化负载词与非文化负载词区分开来,认为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民族文化信息,反映着深刻的民族文化。[1]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汉语文化负载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被视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翻译研究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独特性和意义的复杂性也使其英译面临着各种问题与不同程度的困难。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以叶朗《中国文化读本》作为案例,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和归纳。
一、简介
汉语文化负载词因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成为翻译的难点,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出关于文化负载词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000余篇,涵盖领域包括:翻译策略研究,文學文本解读,翻译理论视角研究。关于翻译策略研究,学者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如晏小花、刘祥清认为,汉英翻译中处理文化空缺现象时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尽量运用异化译法,将文化空缺词译成“中国英语”。[2]王银泉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这个文化负载词为例,探讨了此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指出,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目的,此类词语应在译语中适当保留原语中所蕴涵文化差异性的翻译策略。[3]孟祥春从“裸婚”、“裸官”的英译出发,提出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三种翻译策略,即直译、直译注释和阐释性翻译,他认为,策略本身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劣,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取决于语境、语体、目的等多种因素。[4]
二、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
目的论由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 1930-2010)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翻译理论,用于表示译作的目的和翻译这一行为的目的。目的论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5点:(1)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译文在目标语及其文化中传递信息,该信息与原文在源语文化中传递的信息相关。(3)译文传递的信息,不一定能清晰地译回原文。(4)译文必须内在连贯。(5)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5]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本身具有目的性,因此目的论可以作为一个理论支撑指导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一)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
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其著作《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1988/ 2005)中提出一个更为详细的功能模式。在该著作中,诺德首先区分了翻译生产(和过程)的两种基本类型,即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6]文献型翻译是“展示原文作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文献”。文献型翻译的代表便是文学翻译。而工具型翻译是指“在目标语文化的交际行为中充当独立的信息传递工具,以实现新的交际目的而不让读者感到陌生。”(同上:81)。通过查阅百度百科,可知《中国文化读本》以介绍中国传统的历史文明和当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主,力求用简洁平实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内容,加深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希望读者能够从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提高汉语水平。” 这段简介说明《中国文化读本》的目标读者是外国汉语初学者,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却又有着浓厚兴趣的外国友人。《中国文化读本》所起的作用就是为中国与世界文化沟通搭建起一座桥梁,从诺的角度出发,《中国文化读本》的英译过程属于“工具型翻译”,即原文译文的功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增进外国汉语初学者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理解。
(二)文本类型分析
德国心理学家,语言家卡尔·布勒(Karl Bühler)提出了语言功能的三分法,认为语言具有以下3种功能:(1)信息功能;(2)表情功能;(3)感染功能。[7]德国语言学家,功能学派代表学者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基于卡勒所提出的语言功能理论,提出了文本类型3分法,即: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感染型文本。针对不同类型文本,译者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如表1:
运用赖斯提出的理论,对《中国文化读本》中“北京四合院”选段进行分析:
四合院中不仅“围”出了花香鸟语,更“围”出了人气。本来四合院是一门一户,一大家人,几代同堂,按照长幼的秩序,各住其房,各守其位,尊老爱幼,相互照顾,一家人在一起如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热腾腾,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动荡,四合院里却是一个宁静的家园。
通过分析作者的出版意图,以及目的读者,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文化读本》按照赖斯的论述,可以被归为“信息型文本”一类。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翻译以上选段时,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准确无误的将“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四世同堂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这一主干信息译出,通过语法衔接,词汇衔接手段处理译文。但是如果从微观角度来看,即从词汇层面来看,文化负载词诸如:“围,各住其房,暖洋洋,热腾腾”的使用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通过使用四字成语,叠词,高度意合的表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原文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因而译者在处理一些文化负载词英译时又必须考虑到形式美,这与“表情型文本”的特征有所重合。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信息型文本”和“表情型文本”两者的特点,有的放矢选取翻译策略。但核心指导原则是,疑问需要简洁明了,晓畅达意。
三、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选择
王银泉提出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三种翻译策略,即直译、直译注释和阐释性翻译。由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分析可知,《中国文化读本》的英译总体属于“信息型文本”的英译,因此“达意”是译者追求的最主要的目标。由诺德的“工具型翻译”理论可知,《中国文化读本》的英译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翻译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翻译策略有以下几种:直译与意译;音译与阐释性翻译;归化与异化。其中前两种翻译策略是在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时最主要的策略。endprint
(一)直译与意译
近几年, 由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中英文化不断地相遇和碰撞, 产生了许多文化融合, 如:汉语中的功夫(kung fu), 衙门(yamen), 旗袍(cheongsam)中药(TCM)等被英汉语人士所理解和接受。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 像“京剧(Peking Opera)”, “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这种神形兼备的译法得到认可和使用。但总体来看, 中英文化中的个性差异仍然较大, 文化差异因素对汉英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 对英汉词语跨文化差异的研究和探讨, 对提高翻译质量大有裨益。对于已经被英语文化广泛接受的汉语文化负载词,通常采用直译或意译的策略。例如:
例1.在中国武术界,有一个寺院极负盛名,这就是少林寺,在这个寺院产生的少林功夫,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There is a Buddhist temple in China which entitles high prestige among Chinese martial arts schools, namely Shaolin temple.It is the cradle for Shaolin Wushu(Shaolin Martial arts).Shaolin Wushu is listed on precious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功夫在世界享有盛誉,因此诸如“少林寺”,“少林功夫”“武术界”都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特别是“少林武术”这个文化负载词,随着电影《少林寺》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轰动,“Shaolin Wushu”已经被西方广泛接受,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音译加注视的翻译策略。
例2.这套徒手武术包括被称为罗汉睡觉、童子拜观音、童子拜佛、朝天蹬、中底藏花、燕式平衡等多种招式,是一种难度相当高的少林拳术。
译文:In Shaolin temple, there exists a unique Kungfu, namely "Tong-Zi Gong" which is highly praised by Chinese martial arts schools.Tong-Zi Gong is an empty-handed Kungfu and it has special movements which are called as the sleeping arhats, Kids worshiping Avalokitesvara, kids worshiping Buddha as well as kicking upward with sole, hiding flowers, balance stand and so on
譯者在处理“罗汉睡觉”,“童子拜观音”,“童子拜佛”等少林武术招式的英译过程中,通常感到十分棘手。因为,这些招式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少林文化内涵。根据赖斯和诺德的理论,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时,“简单,忠实,达意”是基本原则、因此,译者应采取直译的策略,将上述招式直译为“sleeping arhats, Kids worshiping Avalokitesvara, kids worshiping Buddha” 而至于“徒手武术”,“朝天蹬”,“燕式平衡”这些术语,因直译存在困难,因此将其意译为:“empty-handed Kungfu, kicking upward with sole, balance stand” 值得注意的是,意译必须基于对原文含义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必须符合“简单,忠实,达意”的原则。
(二)归化与异化
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是美国翻译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8年出版的《不光彩的翻译》中提出的概念。归化与异化这对概念从目标语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若干关于是否保留译文“异质性”的问题。从目的论角度来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必定要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质。因此,相较于:“归化”,“异化”被更广泛运用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例3.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主要使用四种基本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译文:There are four means of artistic presentation, namely, Chang(singing), Nian(dialogue),Zuo facial expression and postures), Da(martial art).
“唱、念、做、打”是本句话最为核心的4个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这4个词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唱”的翻译,引发了一些争议。意见可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将唱译为“sing”,认为京剧的唱和西方文化中的唱歌都属于同一种艺术形式。另一派主张直接音译“唱”,并且对其进行加注解释。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第二种翻译方法更为妥当,因为保留了汉语文化的特质。因此,第二种翻译方法可视为运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另外,从后殖民翻译观来看,选择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消除目标语文化中存在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负面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孙墨楠(William Graham Sumner)将民族中心主义定义为:“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一切事物的中心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成等级……每个群体都认为只有自己的社会习俗是恰当的,看到别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就会嘲笑。”[8]文化系统无优劣之分,但存在“话语权”方面的差异。选择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实现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文化对等,而文化的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四、结语
纵观相关研究成果,汉语文化负载词已逐渐成为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研究成果,以《中国文化读本》英译作为具体案例,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切入点,对于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选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中国文化读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简单,忠实,达意”是最主要的翻译原则。2.直译和异化是翻译《中国文化读本》中涉及文化负载词的主要策略 3.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实现英汉双语文化的对等交流,译者有义务消除“民族中心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篇幅限制,本部分未能进行详细论述。另外,本文案例分析较为单薄,也是本文未尽完善的瑕疵之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
[2]晏小花,刘祥清.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2(1).
[3]王银泉.“福娃”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5).
[4]孟祥春.“裸婚”与“裸官”英译—— 兼谈文化负载新名词的翻译策略[J].上海翻译,2011(4).
[5][6]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李德凤 等 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107-120.
[7]岳坤.卡尔·比勒的语言研究原则[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8]Lukens J.Ethnocentric Speech[J].Ethnic Groups,1978:35-53.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