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迪亚诺作品的抒情特质

2017-09-21 17:55张璇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6期
关键词:作品

张璇

摘要: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曾在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基本上他的作品中叙事的部分较多,但是也拥有着抒情特性,较为强调作品的音乐性,拥有抒情倾诉结构。这样的特点也使莫迪亚诺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诗性效果,并形成了独特的“小音乐”风格。对莫迪亚诺抒情特质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其作品形式以及创作艺术的理解。

关键词:作品;抒情特质;莫迪亚诺

到目前为止,莫迪亚诺的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感,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迪亚诺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并被称赞为“我们时代的普鲁斯特”。基本上,莫迪亚诺的作品多数都是以个人对社会逝去时光的追寻为核心。

一、莫迪亚诺文本的音乐性

上世纪80年代,莫迪亚诺曾与勒唐合作编剧《金发娃娃》,当时的艺术剧院院长在著名的杂志《金发娃娃》卷首中写道:“我个人非常欣赏莫迪亚诺的小音乐”。这句话说出之后,作为一种标签的象征,小音乐也成了他的作品的代名词,也成为了莫迪亚诺的一个风格符號。并且,小音乐这个表现也说明了莫迪亚诺的特点,其作品都是具有音乐性的,实际上,这种音乐性也是通过多种层面表现出来的。

(一)音乐性体现在句法层面

莫迪亚诺作品的音乐性从句法层面中体现出来,比如说,其文章中的几个开篇:“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的身影。我等着雨停下来,这场大雨是于特离开我时开始下的。”在这两段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莫迪亚诺多年的创作中,其句式不同于法国作家常用的长句,而是一种短促、简洁的小句式。在对文章深入的观察之后可以看出,在莫迪亚诺的创作中,作者非常注重语言本身的形式之美,他的主要表现是将句子的长短句分开,并夹杂节奏、音节相似的词组,给人一种散文诗般的抒情之美。例如在上文中“一个淡淡的身影”,将身影拥形容词淡淡来进行修饰,节奏欢快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句式较短,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然后作者写到:“我等着雨来”,无论是从语言的主谓结构,还是从后文的状语的修饰,都将作者此时的心情渲染的淋漓尽致。通过场景的描写,形象化的语言,能给读者一种画面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诗意的意象感觉。这也是莫迪亚诺作品的一大特色,也充分彰显了作者所具有的抒情特质,更加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法国文坛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音乐性体现为元素重复产生的节奏

莫迪亚诺的音乐性不光体现在其句法形式上,其元素的重复所产生的节奏也是其一大特点。需要特别重视说明的是,莫迪亚诺作品依然都是以叙事为核心,叙事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凡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以及故事情节的设计。但是莫迪亚诺的作品将叙事本身所具有的风格优势进行了最大化体现的同时,又通过语言的修饰让作品具有了音乐的节奏感。作者所使用的一些短句,朗朗上口,句式整齐,韵律严谨,非常适合朗诵。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具备诗词的押韵、排比等修辞格。并且,在其作品中也有不少的直接重复的语句。比如说,《朵拉·布鲁德》中的句子:“奥尔纳诺十字路口那些咖啡馆里漫长的等待,那些永远不变的路线……那些始终留在我心中的转瞬即逝的印象。”在这个句子中作者通过语言的简单重复,不仅仅是一种句意的表达和修饰,更是一种主人公内心情感波动的真实写照。让读者在反复阅读中,体悟主人公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惆怅、无奈与彷徨,便彰显出了作者独特的风格。

因为实际上,他只要说“我将知道她父母亲的情况”便可,而不需要如念咒语一样,把具体的情况一一分开陈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语言的重复并不是一种赘述,相反的,而是一种创意的表达。就如同一首曲目中的反复吟唱,不断的进行主题的深化,达到良好的直指人心的效果。可以说,莫迪亚诺在某方面的文学造诣已经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也是其作品具有较高可读性与艺术性的原因之一。

在《星形广场》的开篇中,“我又拿起《这里法兰西报》的一期号外,最后再看一遍莱翁·拉巴泰特写我的文章:……我们要看着拉斐尔·什勒米洛维奇胡闹到什么时候?”在上文中,作者用简单的语言交代了故事的脉络以及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从语言上来看,依然使用的是结构简单,逻辑紧密的表达方式。从表达上来看,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反思性语言,在反思中给读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通过这种方式的表达,作者很好的完成了情感的共情,以及表达思想的共鸣。这在莫迪亚诺的作品中并不少见,甚至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的创作标签与痕迹。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很好的阐释了这一创作属性与创作风格。

(三)文本与音乐的直接关系

在莫迪亚诺的生命成长历程当中,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作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他徜徉于歌坛与文坛之间,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智慧灵感与光芒。他给很多歌手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传唱至今,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个词作人的身份,让莫迪亚诺的文学创作增添了很多音乐的灵性,也让其作品具备了音乐般的抒情特质。在他的作品当中也穿行其音乐人的形象,他也对歌曲提及频繁,描写歌舞场景,音乐对他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渗透于作品之中。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莫迪亚诺也已经逐渐的意识到音乐对于其文学的风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二、莫迪亚诺文本的抒情倾诉倾向

在对《缓刑》的篇头进行评论时,贝尔塔耶夫指出“叙述者承担了导游的任务,带领读者游览他童年生活的场所。在很多处,他甚至使用了代词‘你,直接向读者发出了呼告”。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人物关系的替换,大量的使用了第一人称,让读者与作者一道感受主人公在生命经历中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对外在景观的描写,还是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刻画,都带有明显的抒情倾诉倾向。例如,在作品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一个地方的风与雾,空气与寒冷,尘埃与生命。这些典型的意象,不仅仅是其表象所具有的载体,更承载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与情感。也正是这种带有明显的抒情特质的情感表达,让作者在整个作品中都充满了音乐剧般的审美与魅力。

作为典型的抒情诗,虽然在抒情对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抒情的方式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另一类是间接抒情。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使用的人称不同。一般来说,直接抒情主要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语言来描写其所见、所思、所感。视野所见之处,也是作者自身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流露。和他相对应的是,很多作者也善于使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来进行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的巧妙在于,借别人的口与眼,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大量使用“你”或“你们”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的客体主要是广大的读者,但它的主体其实正是作者本身。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所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法来实现平常所不能想,平常所不能说的间接表达。因为含蓄,所以深沉。因为间接,所以比直接更有想象空间。当然,从效果上来看,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作者不同,抒情的选择手法也会不同,但是他们最终的落脚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以及作者写作意图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莫迪亚诺的作品有着抒情的特质,主要包括其作品的音乐性以及倾诉倾向,对莫迪亚诺抒情特质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其作品形式以及创作艺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曹丹红.莫迪亚诺作品的抒情特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06:130-138.

[2]刘海清.论莫迪亚诺小说的诗性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16,03:117-124.

[3]任树民.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中国抒情传统论”省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3:7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品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意味深远
沈从文作品中的山水画意识
浅谈舞蹈作品与服饰的关系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浅谈近现代合唱的发展及作品特征
沁州三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