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类高职院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7-09-21 14:47虞凯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虞凯

摘 要:服务“三农”是涉农类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双重提升是涉农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驱动引挚。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着手进行为农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供销社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

关键词: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三农

中图分类号 G7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148-03

进入21新世纪后,中央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中央连续14a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明确要求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把供销系统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以强化科技教育支持推动系统转型发展,充分发挥系统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力度。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是一所浙江省供销举办的以农商科专业为主体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学院坚持服务三农、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围绕建设一所“以农为本、以商为重,省内知名、系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这一目标,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

1 打造服务“三农”特色专业群,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1.1 专业布局与办学定位不断契合 作為一所农业商贸类院校,强化了农业类与商贸类专业并存、互融的专业格局。农业类专业侧重农产品的加工、营销等流通环节,商贸类专业兼具涉农服务特色。现开设有农村经营管理、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等4个涉农类专业,另设有电子商务(农产品信息管理方向)、投资与理财(农村合作金融方向)、酒店管理(农家乐经营管理方向)、商务经纪与代理(农产品经纪人方向)、产品造型设计(农产品包装设计方向)等5个涉农方向专业。目前涉农及含涉农方向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47.36%,凸显了学院服务“三农”办学定位,使得专业布局与办学定位不断契合。

1.2 专业群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 围绕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和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涉农类高职院校优势。按照“围绕市场办专业、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学院已形成了以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为龙头,集聚农村经营管理、电子商务、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商务经纪与代理等专业,建设形成了与农村一二三产完整产业链相对接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专业群,以对接茶叶产业为特色的服务“三农”专业体系。其中,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农村经营管理专业为中央财政专业资助项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全国供销总社示范校重点专业,并成为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1.3 涉农专业实训条件进一步提升

1.3.1 借助多方力量 整合现有资源,投入资金280万元,租赁12.4hm2茶园,联合浙江茶叶公司、总社杭茶院、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茶厂等政校企行多方力量,建立了教学与观光茶园暨“浙江农商院有机茶栽培与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

1.3.2 实现功能多样化 该基地融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创业、观光体验“五位一体”综合功能,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训及顶岗实习岗位,为老师提供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师科研能力;进行茶叶生产加工、品质管理和销售,开展茶叶相关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等培训,为企业服务带来经济效益;按观光茶园的标准建设,对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做有益的实践探索;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实践平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基地。

1.3.3 实现多专业共享 如农业经济类专业开展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技术研究,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茶叶营销、茶叶电商等茶叶生产、加工与流通方面的研究;设计类专业开展茶叶品牌包装设计、宣传设计、茶博会茶展会设计、茶庄园及茶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等;烹饪专业开展茶食品加工、菜品设计的创新研发,旅游专业开展名茶产区的休闲度假、观光体验、健康养生线路设计等。深入发掘和传承浙江茶文化,面向茶产业开展技术协同,形成从茶树栽培到茶叶生产加工、茶产品研发、茶叶终端销售到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集聚力量,围绕茶叶全产业链开展研究,推动茶产业发展。

2 开展“三农”问题研究,凸显科研特色

2.1 成立“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为更好地开展“三农”问题的研究,加快推进学院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促进学院科研团队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学院建有“合作社教育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绍兴市三农问题研究基地”“高职教育研究所”等科研平台。研究人员实行校内外兼职,设立了专项研究经费,用于课题调研、咨询、专题会议、成果出版资助等。

2.2 培育“三农”教学科研成果 研究以浙江省为立足点,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长期追踪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调查研究,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为政府部门提供智囊服务,组织学术论坛,培养研究团队和科研骨干,增强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大力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先后出版合作社专业教材3套,其中,“农家乐经营宝典系列丛书”被15个省市列入农家乐从业人员普及读物;《合作社教育》等教材5本填补了合作社专业教育的教材空白;《合作社经营管理》等3本教材填补了合作社经营管理培训的教材空白,被列为浙江省“三农”重点出版物,《经纪人实务》列为全国供销总社精品课程,《管理实务》与《合作社经济》被列为省市精品课程。省市级课题立项20余个,在公开发行核心期刊上发表“三农”问题相关文章30余篇,出版了《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报告》《浙江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报告》等学术研究报告。联合杭茶院、浙茶集团等校企合作单位,投入200万元建设了“茶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项,“三农”问题研究中心被绍兴市授予为“绍兴市优秀哲社基地”,学院社科联被授予“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endprint

3 加强涉农培训与技能鉴定,凸显服务特色

3.1 大力开展涉农培训工作 在稳步提升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充分挖掘专业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拓展涉农培训项目,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等工作。近3a来,开展农产品(食品)检测技术鉴定、合作经济师、新型职业农民、电子商务师等涉农培训项目30余个,培训涉农人员总数近7000人,其中学院农产品(食品)检测技术鉴定培训和合作经济师培训均为浙江省首创;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多次承接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首次承办青海省供销社社有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是学院省部共建项目签约后首个跨省培训。先后获得“绍兴市农民培训先进基地”“绍兴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先进集体”“绍兴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及绍兴市级5A级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3.2 合作共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型职业农业培训基地既是学院为农服务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的具体表现,又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强化校社合作的有效抓手,更是落实省部共建机制,打造浙江省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的重要举措。目前,学院以“校社共建”形式,与磐安县农合联(供销社)合作共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并与嵊州、平湖、遂昌等六家农合联(供销社)达成了共建意向。这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出新的贡献。

3.3 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 坚持依托系统优势,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搭建政校行企合作平台,提升服务“三农”的层次和水平。

3.3.1 共建合作平台 先后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供销社合作共建首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培训基地”、“省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基地”;与新疆阿克苏,绍兴、舟山等地供销社合作,共建“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与绍兴市农办合作成立“绍兴市农民学院”;被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绍兴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基地和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被绍兴市农办、教育局批准为绍兴市农民高学历双证制培训基地等。

3.3.2 成立产业学院 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平台,先后与绍兴市政府、绍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袍江管委会、绍兴咸亨集团、浙农茂阳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了绍兴市旅游学院、袍江汽车学院、咸亨学院、茂阳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建立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3.3 建好专业指导委员会 建立系统合作,首次召开全国供销行指委茶文化与茶叶经营管理专委会会议,成立全国茶叶职业教育联盟。研究和指导茶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全国中高职院校茶专业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做好服务工作,引领全国中高职茶叶专业教育发展。

3.4 打造为农服务的科技品牌 拓展科技成果引进和咨询、推广与应用及转化等方面的业务范围与服务水平,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

3.4.1 专业服务 编写出版了《农产品品牌与定价》《走向示范社》和《合作社经营之道》系列培训教材,指导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为遂昌县、诸暨市等乡镇进行村镇景观设计规划,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承办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学会华东地区供销职业院校第28届教育协作会,举办绍兴市汽车服务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学术交流会等,学术交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3.4.2 科技服务 加大农村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指导员的工作力度,实现科技服务“驻村、驻企、驻社”,拓宽农民创新创业途径。以绍兴市科技局的科技特派员项目为依托,共有8位教师入驻结对乡镇,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等服务工作。

3.4.3 文化服务 作为绍兴市学校茶文化与健康联盟主席单位,依托茶叶专业及师资优势,承办绍兴市“全民饮茶日”活动启动及绍兴市学校茶文化与健康联盟成立仪式,组织召开绍兴市学校茶文化与健康联盟2016年度工作会议,开展茶文化与健康研究、教学和学术信息交流,参与绍兴市文化馆茶文化推广及茶艺展示,为振兴绍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繁荣校园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4 建设“三农”特色校园文化,凸显文化特色

作为农字号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充分联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体现“三农”发展方向,坚定师生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信念,创造出适宜培养服务于“三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4.1 实施“三农”情怀实践育人工程 将“三农”情怀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并完善融职业情感、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的“一门课程、一项活动、一系列讲座”的“三农”情怀培养体系,实施第一、二、三课堂各有分工、协同并进的“三农”情景教育。开设“三农”情怀教育课程和涉农系列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走进美丽乡村”、“走进‘三农”“探寻乡土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学农、爱农、兴农;思政课教学内容开设“三农”问题教学模块,根据调研,研讨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的路径,引导学生把服务“三农”、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

4.2 打造供销文化一条街 内含合作社文化展示馆(供销社文化馆和农民合作社文化馆)、绍兴菜博物馆(绍兴菜烹饪技艺)传承教学基地、特色中国绍兴馆体验店和中西点品鉴馆等4个场馆。开馆以来,多次接待外来领导嘉宾、供销系统、新闻媒体、慕名而来的群众团体参观,成为学院文化研究和对外宣傳新的文化地标,为保护传承供销文化和地方文化,促进供销社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5 结语

面对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浙江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的要求,作为系统唯一一所以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浙江农贸职业学院应进一步强化服务社会功能,建立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制度,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在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