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美读童诗绘本

2017-09-20 09:31朱其梅方锐
读天下 2017年23期
关键词:儿童诗朗读

朱其梅 方锐

摘 要: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体裁之一,因其语言优美、节奏鲜明,富有童趣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小学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在语文教科书里贯穿始终。本文针对《夏夜》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关键词:儿童诗;夏夜;朗读

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如“在月亮上荡秋千、星星是天空的眼睛,”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二、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和了解儿童诗《夏夜》,感受《夏夜》的美。

2.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童诗带来的美感与快乐

3. 激发想象力,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 教学环节

听,听读《夏夜》,走入声音世界。

识,揭开“夏夜”的朦胧面纱。

温,重读温习优美的诗篇。

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夏天到了。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生: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夏天——生:真美啊!

(二) 新课

1. 读封面扉页

(1)读封面,猜内容。

师:今天,方老师啊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本关于夏天的图画书,想看吗?(出示封面),这本书叫什么名字?(生:夏夜)

仔细观察这本图画书的封面,看看还可以从哪里发现这的确是写夏夜的?

生:有路灯,还有……

师:从封面上看,有可能写的是什么地方的夏夜?

(2)读扉页,了解童诗。

师:小朋友们,这是绘本的扉页,扉页上有书的名字,有作者的名字,比如它的文字作者是杨唤,图画作者是龚云鹏。(你识字真多!)也有出版社的名字。

在夏夜的上面有一行小字,能看清吗?读一读。对了,这是一本儿童诗绘本,所以,这本图画书写了一首儿童诗。

再仔细看看这幅图,小朋友们,这幅图上有什么?看这幅图的时候,方老师有个疑问:图上明明画着竹子和萤火虫,应该是夏夜的景色,同样是写夏夜的景色,为什么封面是黄色的,而这里是深蓝色的呢?这颜色里是不是藏着什么秘密呢?

2. 读诗,感受诗歌意境美

(1)师配乐范读,出示绘本画面。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个秘密吗?想读这首诗吗?接下来,老师读,你们听,咱们先用聆听的方式来阅读这首诗,让诗中每一个字都划过我们的耳朵,看看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特别的感觉。

师:听完了这首诗,你觉得夏夜怎么样?

(2)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想自己读读这首诗吗?那拿起我们手中的诗好好读读吧!读诗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可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PPT:读诗要求)

(3)指名读,初步激发朗读兴趣。

过渡:有没有小朋友们把自己喜欢的诗句分享给大家呢?

预设:你读得真好!从你的朗读里老师仿佛……

师:有没有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来,读得比这还好的?还有没有小朋友挑战的?

(4)图文结合,趣读童诗。

过渡:我们二(3)班小朋友们读诗的水平真是了不起啊!还有许多小朋友想读呢!这样,方老师要提高读诗的难度,还有小朋友敢挑战吗?(敢)好,接下来,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读诗,你如果能按方老师的要求把诗读好,方老师就奖励小星星,看看这节课谁得的小星星多,好不好?

①第一幅图——蝶蜂图(甜甜地读)

师:孩子们,从图上你看到了谁,它们在干吗?带着什么?还会带着什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快乐的)方老师提醒小朋友们,这颜色里藏着秘密哦!看看这幅图的色彩像不像我们平时吃的果酱!果酱的味道甜甜的。师:它们的心情快乐的,甜甜的,甜如蜜糖。请你来读。请你来读。方老师仿佛吃到了蜜糖呢!

②第二幅图——牛羊图师:羊队和牛群在哪儿?猜猜它们在干什么?

师:它们吃饱了,散着步,慢悠悠地回家了。谁能像羊队和牛群一样,慢悠悠地读一读?你来读一读,男生羊队,女生牛群一起来读一读。这幅画面怎么黄色的呢?(这是黄昏的颜色)老师板书:黄昏了。

③第三幅图——太阳下山图

黄昏了,火红的太阳也回家了,它是怎么回家的?(滚着火轮子回家了)太阳圆圆的,就像一个大火轮,对吗?(对)那滚着火轮子回家快不快啊?(快)请你读,快快地读!我仿佛看到太阳着急地赶着回家呢!

让我们踏着火轮子快快地,再读。

④第四幅图——街灯图

过渡:它们为什么都回家了呢?读读这句诗。

师:灯亮了,说明天黑了!

板书:天黑了。

师:夏夜来了!你读。

轻轻地,再读。

⑤第五幅图——山坡

过渡:夏夜来了,有谁知道吗?(小兔子知道……)

听录音:从声音里我听出惊喜!

⑥第六幅图——星月图

师:那是谁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月亮和星星)

这满天的星星还像什么?(像钻石、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做操活动一下)

⑦第七幅图——夜风图

接着河水图继续指名读。孩子们,图画上可看不到夜风哦,孩子们,你们能找到夜风吗?(师: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师:原来画中有诗啊!

你再读,调皮地读。

师:夜风跟着萤火虫会去哪儿旅行呢?会看到怎样美丽的景色呢?会听到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师: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燈。这是一位叫着峻青的作家叔叔写的名句。当天空出现深蓝色,说明夜已深了。出示扉页PPT:现在知道扉页里为什么天空的颜色是深蓝色的了吧!

3. 师生合读

师:孩子们,夏夜真美啊,方老师还想美美地读一遍,小朋友们愿意和方老师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吗?

花样诵读诗歌。读完在音乐声中下课!

参考文献:

[1]许娟.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张玲芳.小学儿童诗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朱其梅,方锐,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诗朗读
教案《创作儿童诗》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章鱼
夜晚的天空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