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教学策略提高生物课堂有效的关键

2017-09-20 08:39马波殷增元
读天下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学策略

马波 殷增元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生物教学中,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阐述。

關键词: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学策略

我校地处乡镇,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并且多数是一些问题学生,基础很差、学习习惯不好、思想教育缺失严重。我校一直致力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县教体局提出教学十六字方针精神,“两案并行,探索为先,学导结合,当堂达标”为依托,构建我校的“三步教学策略”,针对我校的教育现状,探索分类分层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一校一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建立学习小组,精准帮扶学困生

我校生物学科七、八年级每周三节课,与学生交流接触的机会少,光靠任课教师的管理监控有点难度,所以我们实行分类、分层、分组三分学习小组,分类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分层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划分A、B、C、D四个等级;设立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6人,小组在成员分配上还要考虑学生性别、智力水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老师选派一名成绩较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选派一名组长助手当副组长。老师要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在课堂上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并要求小组长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序的组织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课上监督组员如何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维持小组课堂纪律,监控作业和练习的达成度。还能有效监督组员在课下完成作业情况,杜绝组员之间相互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协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建立学习小组完成后,老师要进行分析小组内学生学习、纪律、习惯和态度进行分类,把学生分成ABCD甲组,EFGH乙组,进行小组内捆绑合作,一对一帮扶帮教结对子,进行精准辅导和合作,帮扶分配方案是A—H、B—G、C—F、D—E。这样就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人人有事管。小组长帮扶最差的,往往决定小组成绩的就是那个最差的,所以老师关注重心下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老师省心还不累,能够充分地调动监控有效课堂,让学生真正的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进入学习的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实行动态评价,每个小组都设计一份课堂表现记录表,对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表现,合作探究,交流表达,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计分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堂表现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汇总,老师进行客观的评价、表彰和鼓励。针对课堂上出现的被动学生进行谈话和心理辅导,老师进一步跟进管理和帮教,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生物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老师就会越来越省心。

二、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有效的关建

按照三步教学策略,课堂的三个环节“先学后教、展示交流、当堂达标”,教师的三个环节:“定”“教”“评”。学生的三个环节:“学”“展”“测”。教学的三个底线:“多媒体教学”“学生展示”“当堂达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以我从学生第一堂生物课开始,渗透教学策略,就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以下从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养成。

(一) 先学后教习惯的养成

学包括“自学”“小组合作学”“师友互助学”等多种形式,教包括“教法的运用”“学法的指导”等,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明确学生的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的学,老师的教是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的教,顺序应该是先学后教,老师根据学生学的情况,查漏补缺,学和教的关系是互相补充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求学生在两分钟预备铃响后,做好上课准备,拿出课本、同步学习、笔记、文具等物品。开始预习或复习上节旧知识,小组长向甲同学进行展开提问和检查,结对子的甲同学向乙同学进项检查提问,督促学生学生的学科思维尽快进入课堂上来。同时要求学生尝试完成同步学习的自主探究题目,并在课本上做好重点内容的圈点批注,这样就做到了第一步整体感知课文的重难点,从而减少课堂的准备时间,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展示交流习惯的养成

此环节应该是对学生学的效果的呈现,也是互动方式的集中体现,可以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展示可以分为“个体展示”“集体展示”等,这一环节是体现课堂学生“动起来”的重要标准。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人均一块小黑板,让学生个性展示,很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起到了监督作用又了解了学情。

(三) 当堂测评习惯的养成

目标落实的终极体现,是对我们课堂效果的最直观呈现,当堂达标具有反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当堂达标的落实情况,及时对课堂进行评价、反馈、矫正。每堂课能坚持做,长期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落实课堂效果最佳体现。

(四) 成员互助习惯的养成

小组之间实行优带差帮辅活动,组长捆绑最差成员,从学习到纪律进行帮带辅导活动,小组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组长带动整个小组整体推进。老师要做好小组帮带的指导和培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发现某成员不学习,这样和他捆绑的成员一样受到批评,让他在进一步帮教和辅导,直到完成任务。帮带活动的开展有序了,极大地激发小组的整体荣誉感,提高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要经常性地对小组进行奖励,以激励整个小组团结互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这种团结互助的习惯就养成了。

通过四个方面的养成,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好上课前的准备、预习、检查复习、互助学习等习惯的养成,学会上课如何听课,记笔记,学会如何规范完成作业,进而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总之,我校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构建“高效课堂”理念,精心设计,精细管理,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教海无涯,我们愿意一如既往地更新理念、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文彦.浅谈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海峡科学,2014(11).

[2]贾秋艳.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学周刊,2013(35).

作者简介:

马波,殷增元,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铜石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