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俊强
【摘 要】怎样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开展中,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高中职学生参与性与效果,培养中职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关键词】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活动效果
一、概述
近年来,中职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体育活动对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坚持“健康第一”新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第三,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我们的体育课程及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中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我们过去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强调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不考虑学生究竟需要什么。
二、中职学生身体体能及兴趣爱好的普遍情况
(1)中职学生喜爱体育,但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年学校对招生来的学生都会进行军训,教官普遍反映学生总体在耐力,素质与组织纪律性上相对较差。而在过去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外体育活动中中,学生更多的为被动参与,比赛的效果也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下肢爆发力弱,上肢力量不强,身体协调性差,耐力也急需提高。
(2)中职学生普遍为初中毕业生,年龄相对较小,且多为家中的“宝贝”意志力和体能都很差,自控能力不足,在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偷懒是常事,日常学生中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就唉声叹气,甚至逃避劳动,造成身体素质、意志品质每况愈下,给实习、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率,给学校、家庭、社会都带了巨大的影响。
(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度不高。现在社会上各种娱乐设施、品种名目繁多,特别是网络游戏与手机游戏,给中职学生提供了多种娱乐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单单局限于体育锻炼。而舒适的家庭环境、娇生惯养的习惯、室外活动的日益减少更是导致中职学生体质偏差的直接原因。相当数量的学生整天“宅”在家里。玩电脑游戏、手机游戏,一整天不出门是常事,根本不愿意参加劳动与体育在过去的活动组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强调运动成绩。往往忽视了活动兴趣与学生自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培养。
(4)现有的陈旧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需要,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课堂及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率,活动效果?结合我校的师资、场地、器材、班级等,我构建了在开展阳台体育活动中实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的研究实验。
三、选用民族体育项目来进行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模式的构思
1.研究对象
高一年级2个班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编制开设体育分项课意向调查问卷,以高一新生为样本,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98.3%。
(2)实验法:由高一市场营销班新生为实验组,同年级电子商务学生作为参照组。
(3)阅读文献资料法: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4)数据统计法: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四、实验设计及过程
1.分析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有55人从未参加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占45.8%,参加过1-2项的有22人,占18.3%,参加过3项以上的有12人,占10%。同时发现有70%的学生没有了解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文化和相关知识。
2.实验设计
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教师特长,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项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来进行研究。跳竹竿、板鞋和踢毽子。经实验班学生自选,将学生按以上三个项目进行选项目、分组。每个项目的教学中都有必修的素质练习并进行统一的测试,如50米、立定跳远、800米(女)、1000米(男)。记录学生在分项目研究前的考核成绩、阳光体育活动参与率,与能坚持自觉参加活的比例、及时间次数。
3.组织教学
打破以班级为主图的传统常规,按照学生所选项目编组,根据学生及项目特点,进行有针对行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如:主体教学,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比赛展示,表扬肯定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采取多种激发学生活动积极性的方法,如跳竹竿课竹竿舞的自学、互评,板鞋课的自主比赛,自编舞蹈,踢毽子的自踢、互踢及团队竞技等,多元化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及参与度。使实验班的学生能在“探究学习-相互合作-坚持参与-展示提高”的模式下,完成各项体育活动。通过由“老师带领”-“学生自觉参与”-“学生自行组织比赛”的模式转变。不少的同学组成的团队,还自行定期举行相互之间的挑战与展示。
4.确立评价方案
评价作为核心环节,在整个活动组织与项目教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以鼓励为主,重学生发展,多元综合评价”的指导思想,改变了以往那种只注重运动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按“参加活动态度+比赛成绩+伙伴互评分+展示成绩”的多维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其中参加活动态度和展示成绩占总分的40%,比赛成绩占40%,伙伴互评;学习态度又分为出勤、参与学习、互动能力三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更加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效提高学生对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系统的认知自身的学习情况,并不断调整、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自觉。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做了对比和调查。94%以上的实验班学生认为“更喜欢也更能坚持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外活动”,90%以上的实验班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感兴趣并希望能上更多类型选项课,97%的学生是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98%的学生认为分项教学中更能学到知识、技能和发展特长。同时通过对50米、立定跳远和耐力跑(女800米,男100米)的考核,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无论在优秀率、良好率都与对比班的学生成绩高出10%-15%。特别是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用于面对困难挑战,积极协同同组同学,勇于展示自我和提升成功自信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对于阳光体育活动也不再抗拒和逃避,更喜欢与更多的同学进行交流沟通了。组织几率性也有大幅提高。很多学生都希望今后的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能参加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和比赛。并能真正的坚持体育鍛炼。
六、结论与建议
(1)在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与组织中,培养学生创新,自觉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创新,用于体现自我成功,开拓思维,积极参与。
(2)“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效果”这一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效果明显,可加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积分师生双边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有利于终身体育,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效果”这样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是行之有效的,特别是提高学生兴趣,形成特长方面效果显著。但目前我的做法还不足,在选项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及教学过程中中我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厚成主编.《体育与健康》(南方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容仕霖主编.《运动训练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3]韦丽春主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
[4]王建华,陈燕飞主编.《民族传统体育》.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