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2017-09-20 09:09徐洪泽
魅力中国 2017年13期
关键词:意识培养教育创新小学数学

徐洪泽

摘要: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效果是最为显著的。数学是一个门注重逻辑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只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出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程方面的创新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意识培养;对策

小学的数学教学非常注重数学公式以及概念等基础性的知识,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轻松。但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在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对于小学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时代,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学生才能更多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一、培养创新意识的原则

(一)知识性原则

“知识是创新之母”。这里的“知识”不仅指基础知识,还应该包括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即所谓的“四基”。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四基”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四基”为创新提供原材料,创新是“四基”的转化和整合。也可以这样说:知识、技能是基础,是载体;经验、思想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感悟、提升;创新是“四基”的升华,是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的基础越扎实,他们对新问题可能就越有创见性。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他们的“基础”与创新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他们通往创新的“彼岸”。这就需要教师下工夫,认真挖掘教材,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寻找恰当的方法和策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扩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质疑性原则

质疑性原则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学生设疑、激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数学思维活动,经历人类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孕育他们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中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不会去深思,更不会有创新”。因此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是创新教育活动的开端和归宿。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地位,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以主体性的发展来设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简单说就是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把课堂当成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圣经”般的知識。在二十多年前,数学课程改革就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直到今天,也没能真正的、实质性的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而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教师必须打破“师道尊严”,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角色,努力改善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首先,小学生原本求知欲就比较强,对新鲜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问题猜想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问题错误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等。通过实践表明,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和好奇时,才会随即产生求知欲望,从而转变为主动能动性,使他们迫不及待的主动去探究。因此,教师若能够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找准学生所在的兴趣点,并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二)挖掘潜力,加强创新精神

曾有人说过“提出问题,经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由此看出,疑问是探寻知识的开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就是要发挥不懂就问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而且必须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耐心回答。而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不代表就能够使学生完全理解了数学知识,教师还应注意对于学生的质疑,应尽量的将其进行拓展,让学生从一个问题的背面看到引发出来的更多疑问,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对于一些基础的算术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生一种解答方法时,用旁敲侧击的方法使学生想出其他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改变教学模式

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也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维,实施开放性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开放式教学指的是将课堂学习和思维训练同时改革,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见解,从而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到“约数、倍数”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道具有开放性的题目:“从8、9、72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看谁说的又快又好。”学生们立即积极的举手回答:“2是8的倍数”“72能被9整除”等,通过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对“约数、倍数”这一课做出总结。同时还能够了解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改变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点,小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但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对其进行思维培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应当把握好这一时期,从小学数学入手,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其后续对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培养教育创新小学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试析安全生产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