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关乎民生大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知名企业,通过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对该公司2014年~2016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司近年发展增速放缓。文章通过对该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该公司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期为农业类公司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分析 大北农集团 财务比率
一、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北农集团”)创建于1993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北农集团已发展成为以饲料、种业为主体,动物保键、植物保护、疫苗、种猪、生物饲料为辅的农业知识企业集团。大北农集团以“报国兴农、争创第一、共同发展”作为企业理念,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大北农集团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385,成为中国农牧行业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农业高科技企业之一。大北农集团现有员工25000余名、核心研发团队1500余人,在全国建有140多家生产基地、240多家分子公司和10000多个基层科技推广服务网点。
二、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来解析近三年该集团的整体运营状况。
(一)盈利能力分析
通过对年报相关数据的计算,我们得到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如下:
从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中可以看出,近三年中,2014年企业资产综合利用率和企业自有资本的收益能力最高,而2015年最低。主营业务利润率逐年上升,意味着大北农集团在主营业务上的盈利能力逐年提高,同时我们联系成本费用利润率进行推断,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成本费用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促成的。从销售净利率可以看出,该项指标连续上升意味着产品利润空间的增大。
总体看来,大北农集团的总体利润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业务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有所上升,未来利润率有总体提高的趋向。
(二)偿债能力分析
通过对年报相关数据的计算,我们得到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如下:
通过表2我们得知,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均出现2015年最高,2016年与2014年较低的状况,同时现金负债比率连续降低。这说明近三年中,大北农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正在下降,但其比率尚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尤其是现金负债比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北农集团提高了资产运用的效率。
资产负债比率在2014年最高,近两年比率相差不大,意味着大北农集团在近两年的发展中,降低了债权融资比率。产权比率同样为2014年最高,近两年相差不大,产权比率的降低,意味着大北农集团进一步向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调整。已获利息倍数在2015年出现最低值,2014年和2016年企业偿还利息费用的能力相对较高。
总体看来,大北农集团今年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降低,长期偿债能力有所上升,企业的各项比率基本处于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偿债能力总体较好。
(三)营运能力分析
通过对年报相关数据的计算,我们得到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如下:
从表3我们得到,大北农集团存货周转率持续上升,意味着企业存货运营效率不断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意味着大北农集团的平均收账期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提高,坏账损失减小。流动资产周转率连续降低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减慢,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14年出现最高值,近两年大北农集团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降低。总资产周转率也持续下降,意味着大北农集团利用同样的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在降低。
大北农集团的营运能力除了在部分流动资产上有所提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处于下滑状态,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有所降低。
(四)成长能力分析
通过对年报相关数据的计算,我们得到成长能力分析指标如下:
通过总资产扩张率指标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的比率较前两年下降较多,大北农集团的资产经营规模扩张速度放慢。从主营业务增长率来看,2015年大北农集团的主营业务出现了幅度较大的负增长,而2016年的主营业务增长率的增长幅度并不可观。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下降严重,意味着大北农集团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迅速放缓。近两年,大北农集团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呈现负增长状态,意味着公司每份股权可分得的利润正在降低。净利润在2015年出现负增长,2016年得到有效改善,净利润增幅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大北农集团近年的成长能力明显降低,公司业务、资产、利润增速都有所放缓。
三、结论
通过对大北农集团财务比率的分析,我们得知,近三年内该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企业在资本利用效率上还应付出更多努力。从局部来看,公司盈利空间增加、长期偿债能力提升,这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大北农集团作为农业类的龙头企业之一,应不断推行科学化管理,继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立足于企业优势拓宽市场、提高利润率。
参考文献
[1]李竟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吴珊.互联网+农业的行业发展研究——基于“大北农”案例分析[J].西部皮革,2016,(10):77.
[3]韩瑞玲.大北农:报国兴农 铸就梦想[J].中国猪业,2016,(03):21.
[4]張菊平.一种期望 大北农:互联网+引领行业变革[J].农经,2015,(10):24.
作者简介:王俊燕(1972-),女,汉族,山东即墨人,任职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