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思考

2017-09-20 02:23覃祖聪张啸
大学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民族院校

覃祖聪+张啸

[摘 要]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落实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边疆地区民族院校具有自身的特点。在研究生招生的实践中,应立足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重视研招宣传工作,积极构建联合培养机制,灵活使用国家的招生政策,整合招生单位的优势资源,以期实现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8-0178-02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落实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广大民族院校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就,成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发挥了非民族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一部分民族院校已经成功构建起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处于我国边疆地区的民族院校有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深入分析这些院校的自身特点,找到一条适合边疆地区的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新路径。

一、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特点

受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办学定位等因素的影响,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综合分析这些利弊因素是做好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基础。

(一)独特的资源优势

1.区位优势

就目前来看,我国民族院校(除中央民族大学外)大都分布在国家边疆地区。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趋加深,边疆地区的独特地位也日益凸显,逐步形成了内地省份所没有的区位优势。以广西为例,广西是国家唯一与东盟各国陆海相连的省区,处于“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关键战略地位,享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3]由此可见,边疆地区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增进对外友好交往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国家的政策扶持

民族院校在开办之初就有着明确的办学定位,即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为实现这一办学方针,国家在民族院校的招生工作中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引导和照顾。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国家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享受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录取分数线”等优惠政策,用以招录少数民族考生或常住民族地区的考生。这不仅是对广大少数民族学子的极大鼓励,对民族院校研招工作来说也是极大的支持。在遵循国家民族政策引导的基础上,部分民族院校还依据自身招生工作的特点以及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了更为优惠和灵活的招生工作实施细则。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可靠保障。

3.优势学科资源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民族学院校依据自身的办学宗旨和定位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优势。就学科设置来说,民族院校在民族学、宗教学以及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传统学科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已成为我国民族院校的优势学科资源。这些优势学科资源既是民族院校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条件,也是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用以吸引广大考生的“金字招牌”。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五年的研招工作中,民族院校的民族学、宗教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均吸引了大量考生一志愿报考或申请调剂,可以顺利完成既定的招生计划。

(二)研招工作的局限

在看到这些资源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

1.学术影响力较弱

由于受到发展历程、地理位置、办学定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广大民族院校虽然业已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但相比国内的综合性大学而言,民族院校的综合学术影响力一直处于较弱的地位。目前,跻身国家“211”或“985”一类高校的民族院校仅有中央民族大學一所,广大边疆地区的民族院校似乎处于“边缘化”的态势。这对研究生招生工作而言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先天条件。

2.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地区间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广大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还相对落后。广大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水平还落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对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生源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多数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招生需要依靠调剂才能完成国家的招生计划,但申请调剂的生源质量也参差不齐,很难满足学校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3.观念更新较慢

就观念而言,可分为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是民族地区的社会观念,二是民族院校的教育管理观念。从民族地区的社会观念来看,目前仍有大量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完成本科阶段的教育之后及时参加工作,而不是继续深造。受其影响,民族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之际优先选择的是考公务员或是找工作,参加研究生考试往往是作为第二位的选择。从民族院校的教育管理观念来看,由于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其很难及时接受国内外先进的办学发展理念,其对研究生教育也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水平相对滞后。

二、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改革路径

在梳理和分析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存在的诸多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将对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改革提出如下的思考,用以改进和提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水平。

(一)重视研招宣传工作endprint

如今,招生宣传工作已成为广大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提升研究生招生单位自身形象、吸引广大考生报考的重要途径和窗口。边疆地区的民族院校必须重视研招宣传这一有利平台,综合展示院校的区位资源、学科设置、优惠政策等自身优势,让广大考生充分了解民族院校,积极引导他们选择报考。在进行研招宣传工作时,要符合国家的招生规定,不能做违反规定的承诺;要符合招生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做虚假宣传。招生宣传应多运用真实数据,详细展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吸纳符合培养要求的生源。

(二)积极构建联合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专业硕士迅速发展之后广大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始寻求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联合培养是如今广受推崇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也是需要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予以重视的改革思路。在具体的招生工作中,应积极与法院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向招录等形式设定符合培养条件的招生形式,实现“定向招录—定向培养”,增强单位间的联系与合作,扩大招生工作的选录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靈活使用国家的招生政策

前文已说到,国家在民族院校的招生工作中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引导和照顾。研究生招生单位应仔细研读国家的相关政策,使用好这些有利的政策措施。例如“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国家专门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招生计划,用于定向招录少数民族考生和常住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相关招生单位在进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时应注意让相关考生知晓这一政策要求,同时招生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专业的招生名额,在符合国家招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招生细则,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力求达到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与服务当地发展实际的统一。

(四)整合研招单位的优势资源

由于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的综合学识实力普遍低于国内一流学校,短时期内很难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有效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就需要这些民族院校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发现和找到自己研究生招生学科中的亮点和优势,将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集中和整合,突出自己的优势,使之成为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静,佘松涛.论边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办学定位——以云南省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1):31-34.

[2] 徐怀春.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办学的思考——以文山学院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105-107.

[3] 袁江峰.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发展的现实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2):87-89.

[4] 吴光辉,向兰,王刚,肖勇智.民族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生源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3):130-133.

[责任编辑:陈 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民族院校
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探索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