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虹
摘要:前奏曲原本起“引子”作用,不过肖邦却将其从大型音乐体裁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使其以新的姿态和形式出现,新颖中又带一丝浪漫气息与幻想特质,是专业人士练琴、演奏的常用曲子。肖邦创作的24首前奏曲与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分不开的,传递着华沙起义失败后他的复杂情绪。而从作曲技法上看,这些曲子也为后人带来了诸多启发和无尽的享受。
关键词:肖邦 前奏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006-02
前奏曲的起源可追溯至十五、十六世纪,据说是由鲁特琴或管风琴以一种“开场白”式的即兴演奏而来。早期的前奏曲起“引子”作用,常用在同一调性或调式的其他乐曲之前演奏,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中叶常与赋格组成套曲或用作组曲的第一首。历史上巴赫等人曾对这种音乐体裁有所继承与发展,使之以前奏曲和赋格、组曲、合唱等音乐形式连结成套的形式出现。不过总体而言,此时期前奏曲仍具有“引子”特点与即兴手法。
至浪漫主义十九世纪,肖邦的《24首钢琴前奏曲》问世以来,前奏曲终于脱离了“引子”的束缚,开始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让人感到既新颖又独树一帜,同时还带有一些浪漫气息与幻想特质,成为了专业人士练琴、演奏的常用曲子。肖邦之后,又有许多作曲家前前后后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的前奏曲,为这种艺术体裁的丰富和完善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也使其音乐地位由配角升至成为了主角。这些作曲家身处不同的时期,其中有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肖斯塔科维奇、斯克里亚宾等。
通常情况下,前奏曲在长篇幅的音乐作品前出现显得较为精悍、短小,多为乐段或单二、单三结构。不过总体来说,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所作前奏曲与之其他体裁的钢琴作品相比均显得更具凝练性——结构短小而形象集中,因此作曲家们常将其成套、成组地构思创作或结集出版,以使其兼具钢琴套曲或钢琴组曲之特点。同时,在音乐主题发展、音乐素材运用以及演奏技巧、结构的布局等方面又各具特色并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用于教材与練习功能。
说到前奏曲就不能不提肖邦,是他将前奏曲由大型体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每首作品都给人以完整之感。其前奏曲处处渗透的是他那“钢琴诗人”般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对家园故国的热爱。
肖邦一生所创作了24首钢琴前奏曲,其中除《a小调前奏曲》和《d小调前奏曲》写于1831年外,其余均写于七年之后的1838年至1839年间。
肖邦创作这些曲子最重要的手法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特点,将24首前奏曲由大调到小调分别写在24个大小调上,相互之间为五度音程关系。比如说,D大调与其关系小调b小调相对应;之后的第三首从D大调往上排,找其五度关系音A,于是就是A大调和它的关系小调升f小调……如此这般往下推,最终形成24首前奏曲。
用一个乐思为中心是构成这些曲子的基本情况,这个乐思并不长,也不大,它的发展也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或者是流于技巧,而是跟随作曲家的思想情感进展。这其中,有些曲子演奏起来难度还挺不小,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了。当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演奏肖邦的这些前奏曲,应该将它们视为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而不能按照24首的感觉演奏,毕竟它们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
应该说,这些前奏曲中的每一首都是优秀的,尤其是下面几首,更是如此。
先谈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此曲一开始是在主调上进行,随后各种转调出现,力度和速度也逐渐加强、加大,待到乐曲进入尾声时其又回到了主调,最后结束的时候极其安静,琶音相伴。
在这里,第一乐句中第一小节的符点节奏音型是全曲的核心素材,其持续进行的符点节奏音型带给听众的是一种“冲动”的音乐性格,它的主要旋律隐藏在中间声部,由左右两手交替着演奏,并与右手的高音声部相互呼应。而在两个声部中出现的好像是一呼一应、一低一高的旋律,可以被分别理解为肖邦和他思念着的情人。该旋律在三连音节奏型以及分解和弦式伴奏织体的混合下,产生出一种丰满而奇特的音响效果,使听者仿佛感受到了作者是在宣泄他那他激动的内心情感。
第二乐句中开始的四小节基本上是在完全重复第一乐句的相应段落。随后,音乐开始扩张,经过回旋的上行音阶后,积累着的情绪终于在第21小节得以爆发,从而使全曲达到了一个高潮。21至24小节后,音乐逐渐平静下来。到最后十个小节时,尾声继续平息着高潮并渐次走向了结束。最后,乐曲停留在在了延长的主和弦音上,其以不完满的终止式传递出作者的思绪并未停止的意思。
接下来谈《d小调前奏曲》,也就是前奏曲第24首。这首曲子和前奏曲第二首《a小调前奏曲》一样,属于肖邦24首前奏曲中最优秀的曲子。
先看《d小调前奏曲》,这是肖邦1831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他的祖国——波兰首都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写成的,乐曲表现的既不是什么伤感,也不是什么祈祷,而是一种激动的慷概悲歌。该乐曲气势宽广、奔放、悲愤,犹如一股洪流震撼着听众的心。
该乐曲一开始便在低音部出现了一个顽强的音型且一直贯穿于全曲之中,这实际上是在表现一种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紧接着,阵阵悲壮的呼号声从这个伴奏音型上响起,等到音乐稍有发展后,一种坚定不移一般的伴奏音型开始上下翻滚,激动又热情,且势头迅猛,直待八度音程的钢琴齐奏将其推向高潮。而接下来的旋律则是急转直下的,那种狂烈的情绪犹如是厉电与暴风,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肖邦此时此刻所经受的感情折磨及其给他带来的那种精神上的震动,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情感。
再谈《a小调前奏曲》,这是一首缓板,同样写于1831年。这首乐曲的情绪与前面的《d小调前奏曲》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它只有短短的23小节,但由它所展示出的作者那高超的技巧以及乐曲那孤单哀鸣、痛楚异常的音调和不协和的音响,整个将肖邦那悲伤难过的心情尽数倾诉了出来。整个乐曲给人的感觉就是痛苦不安,它那短小的主题在重重的深沉忧郁的和弦上反复多次且处理不一。endprint
为什么调性经过多次转换最终回到了主调?这种创作手法与作者的心情息息相关。倘若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它,它所传递的那种苦闷、压抑的气氛显然表现的是作者闻听华沙起义失败后所陷入的伤感、忧郁之情,应该说这种极度压抑、苦闷的气氛将作者包围了,使他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需要说明的是,肖邦的24首钢琴前奏曲,除了刚刚谈及的《d小调前奏曲》和《a小调前奏曲》之外,其余的均完成于西班牙马约卡岛首府帕尔马。当时,肖邦正与他的情人——著名法国文学家乔治·桑在瓦尔德莫萨修道院休养,其中他创作的带有“雨滴”特征的两首前奏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首曲子一个是《b小调前奏曲》(第6首),另一個是《降D大调前奏曲》(第15首)。
乔治·桑曾回忆说:“一个悲惨凄苦的雨夜,当我带着孩子回到房间时,他正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奇异的前奏曲……后来他对我说,当他弹奏钢琴时,他觉得自己掉进湖里,冰冷刺骨的水不时冲击着他的胸口。当我提醒他注意,当时雨滴的确不时地飘打在屋顶上时,他否认他曾经听到……他在这个晚上所写的作品确实能使人联想到洒落在修道院房瓦上的雨滴声,但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从天上掉在他心坎里的泪珠。”
当然,乔治·桑并没指出肖邦的两首带有“雨滴”特征的前奏曲到底哪一个应该被冠以“雨滴”标题,不过人们通常认为是《降D大调前奏曲》,但也有人认为是《b小调前奏曲》。
《b小调前奏曲》的高音部分,一直在单音上不断地反复,仿佛是雨滴滴落到屋顶上一样使人感到单调和烦闷;其低音部满满哀愁的旋律,又表达出作者对往昔的回忆以及他悲凉忧愁的心情。末了,乐曲在孤独、空寂、不乐的氛围中停止。
《降D大调前奏曲》被后人视为“雨滴”前奏曲,其伴奏音响也的确是将嘀嗒单调的雨滴声模仿得颇为生动。对此有人说:“中段的升c小调部分是在描写修道院阴森的回廊及祈祷者,就仿佛是看到了深夜僧侣们搬运着他们同伴的遗体赴冥界安息的行列。”这不由不让人又想起了乔治·桑的话:“肖邦恐怖于修道院之充满了亡灵。这升c小调部分就像恶魔在对我们张开狰狞的面目。而最初的降D大调的回归,犹如驱逐了恶魔,给我们重新带来新的、自由的新鲜感,在幻想与恐怖之后,充满了清爽及优美。”
此外,肖邦比较著名的前奏曲还有《降A大调前奏曲》(第17首),此曲素有“夜曲”之称,是一首使用回旋曲原则写成的前奏曲,具有鲜明的抒情特点,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还有《e小调前奏曲》(第4首)则是透过作者哭泣般断断续续的音调以及沉重的半音下行去表现他的苦痛与感伤;再有《c小调前奏曲》(第20首)虽只13小节,但音调却具有宗教音乐特点,很像是葬礼进行曲,给人一种沉闷、哀痛之感;相反的,肖邦的《G大调前奏曲》(第3首)和《F大调前奏曲》(第23首)则又清新活波、生机勃勃。
聆听肖邦的音乐,总能被其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灵活多变的和声以及诗情画意的音乐构思所感染。总之,肖邦的《24首前奏曲》每一首都以简洁紧凑的形式、凝练的音乐语言以及高超的作曲技巧传递出一种思想情感,描绘出一种诗化意境。这些前奏曲,是肖邦的内心世界及其思想、情感与愿望的真实反映,犹如一篇篇动人的日记。正像赫利斯佳诺维奇所写的那样:“肖邦创造了他天才的前奏曲——二十四个短句。在这些短句中,他的心在波动、战栗、受苦、不平、震惊、焦虑、欢乐、困惫、痛哭、希望,为抚爱而喜悦、狂欢,又在愁思、挣扎、痛苦,在恐怖中冷噤,在秋风萧杀中沉寂,过了一刹那又信赖着阳光,在春天田园声响中开起花来……”虽然,肖邦前奏曲的内容十分丰富,但都离不开一个题材——“祖国”!舒曼也说过:“每一首精细微妙的笔触都表明,这是肖邦的。”
的确,肖邦是一位爱国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最大情怀就是祖国、祖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