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 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教师德性的解释,对于今天我们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授知识,教育为人,是教育工作者始终继承的课题,如何丰富当代教师的德性内涵,并应用到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教师德性 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传统师德的必要性
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成的一种精神品质,是通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的品质,并通过习惯而逐步养成的。教师德性是体现教师角色特殊性的内在品质,它意味着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道德力量和坚强意志,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教师德性表现为教育良心、教师关怀、教师责任感、教师职业素养等。
中国传统对教师的印象为“传道”、“授业”、“解惑”,目前教师在工作中缺乏创造性,身份角色仅是“教书匠”,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缺乏对学生知识背后的生存技能、职业心理适应性等的教育,缺少教学方法背后的道德维度的互动,忽视学生生命成长意义上的内在德性的养成,教师创造性的缺乏使教育沦落为现代性工具理性下的另一种华丽的变体。
良好的师德,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二、传统教师德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
(一)某些教师德性主体意识不自觉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思考如何为善,即教师应当开展一种德性教学。在教育实践中,某些教师没有意识到作为教师的精神意蕴,表现为对学生道德影响的无计划、无目的状态,以及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方面,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却缺少足够的反思,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理念走进误区。
(二)某些教师德性实践学与道有分离
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看,我们经历了崇尚儒学、百家争鸣,到反对孔子及其学说,再到目前提倡的实现中国梦、尊重传统文化,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精神世界更应加强建设。本文提出的“道”,便是科学之道和人文之道。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一些人对西方的科学之道蕴含的人文精神没有很好的吸取,也没有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成仁的人文精神进行很好的贯彻。教师是传道的根本,学与道的分离使教师德性逐步走向消解。
(三)某些教师的“权威”出现偏差
教师在传授知识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是通过教与学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记忆知识以应付考试,在教与学中某些教师往往成为知识的追逐者,学生沦为知识的附属品,教师的生存意义剥离。一方面,某些教师的“权威”使学生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由此产生逆反和对立的多变的情绪化反映。另一方面,教师的强制性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教师的主动性和反思能力在这种环境中难以得到升华和领悟到教育的真正意义。
(四)教育教学的某种功利性
从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于教师来讲,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一观点意味着學生以此作为衡量自身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以分数定未来。综观当前高校教师队伍,总体来说是业务素质过硬、值得信赖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发展及教师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少数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关注成绩胜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下课后缺少沟通,忽视知识技能以外的个性发展。
三、传统教师德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德性主体意识不自觉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教育的趋工具化影响,某些高等教育出现道德失落现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把利益交换作为凡事的出发点。鲁洁提出道德教育应是以人对人的理解为基础,这种知性化的德育根源在于“没有将把握人性与把握物性这两种根本不同的过程加以区别”。由于某些教师功利思想严重,过于注重实际利益的得失,不重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不能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影响青年学生的成长。
(二)教师德性实践学与道的分离
受德育教育的文化消解与教师的身份转型因素的影响,中国近代一些知识分子受中西文化差异的冲击,对中国本土文化表现出矛盾性,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提出:“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其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居八九。”教师身份的认同是在个人本位的取向下,由古代的集官、师于一身,到现代社会的分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逐渐消失,并且他们更倾向于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使教师在自身专业和技能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某些教师将自己束缚在理想状态下,“失去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再能够空盒子普通民众的行为和思想”。某些教师将自己与其他技术工种相等同,失去德育教育的色彩,单纯地进行知识技术教学。
(三)教师权威主义的缺失
在现代化进程中,教师的德性文化传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表现为从追求内在的自我超越到注重外在的利益获得,教师面临身份认同的局限和存在性焦虑。我国传统社会集官、师、士于一身,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的权威主义逐渐缺失,造成自我认同感的消失。不可否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教师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不能代表教师有胸怀天下的责任和情怀。而一旦丧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情怀,失去教育劳动的创新性,他们更多的是将自己与其他职业技能人员等同的社会角色。
(四)教育教学的功利性
教师考核的物化与体制的不健全,某些学校以升学率、论文发表情况、科研项目等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指标,这无形中使一些老师更趋向于这些物化的利益而忽视对自身德育素养的加强和对学生的教育,教师的各项活动必须以学校的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教师考核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而并非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另外,某些高校及教育机构没有将师德建设作为衡量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endprint
四、师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正确运用传统师德观念再教育
我们所说的传道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关注学生的尊严、价值,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我、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相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做好人,知行合一,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主动追求未来世界的发展,对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充分吸收、筛选和创新,同时实现知识的横向脉络,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中国后,新中国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本”观念就蕴含在这些理论中。“人本”观,主张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提出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行为道德和高尚的个人品德,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思维观念融入其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性的重要体现。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个性需要出发。个人需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社会需求一样,表现在诸多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人的利益,满足人们的合理需求,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方面,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个人需要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精神需求两个方面。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并通过自身努力和社会实践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靠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这是有效提升教育实效的根本途径,在人性完善和人的精神提升方面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品德,解决信仰问题,用优良的环境培养和塑造人,关心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在平等、互动的交流中启发、引导学生,将教育者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相结合,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首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里的“理”,指的是理论,将理论应用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保证学习内容与大学生的相关性,在形式上要结合大学生的生活,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晓之以理,树之以模,才能帮助大学生自觉接受理论灌输的内容。例如,通过理论讲解、专家讲座、情景模拟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师德的内涵,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以“情”感人,是教育者通过真挚的情感和善意的言行,教育和激励教育对象,以提高其理论认识,培养其道德品质完成教育任务,营造互相信任、心理相通的氛围,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其次,主客体互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主客体互动可以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从而让青年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正确认识、正确行为习惯的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行动和习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并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优良作风;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活动切身感受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教育者利用网络作为工具、手段,传播育人理念,可以通过有特色的主题网站,利用图片、声音、动画,在网络教育中突出人文特色,体现时政性,增强教学效果。
(四)建立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
教师德性实践是教师提升自我的现实依托和理想归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与学生的交往,教师将德性认知与具体教育活动相结合,并强化对德性的认识,这使得教师成了一种道德实体,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学之”,教师通过德性行为触发学生人性中向善的欲望,并进行自我反思。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以身示范更胜过口头说教,以行动的感召力促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产生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希望自己努力学习榜样,使理想化的人格和品质成为自己的人生选择,并且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勉励、彼此启发,增长学识,这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中形成稳定的情感体验。“情感的稳定性与情感的正当性在德性中合而为一”,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敬事”和“诚心”的道德情感,对于教师来讲,“敬事”就是以专注的态度对待教学活动及学生群体,“诚心”是教授要竭尽全力地对待学生群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实现教育效果的良好呈現,人、物、天地之间的感通。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善的德性是不管遇到何种困难或境况,都将善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在面临各种选择之计,总是择善而弃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知识,更要注重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指导学生以健全的人格融入社会组织中,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
五、结语
传统教师德性在今天的高校教育中应该被重视,从对学生的“为善”的教育到“诚心”、“敬事”,从传统文化的内涵中窥探教师德性的当代社会适应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教师德性的科学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教师德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当今的时代主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3-10.
[2][英]齐格蒙·鲍曼,著.洪涛,译.立法者与诠释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13.
[3]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54.
[4]张晓红.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代性浅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
[5]杨天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刍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6(6).
[6]毋丹丹.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D].重庆:西南大学,2013.5.
[7]谭智奇.浅谈师范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教育的结合与创新[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3).
[8]徐子洋.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9(12).
[9]秦金祥.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
[10]童建军.教师德性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11]王令.试论教师德性的内涵与实践[J].郑州大学学报,2012(7).
[12]王琦.现代教师德性的时代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