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祚芹
冕宁县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四川凉山 615602
论著
探析复方樟柳碱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
周祚芹
冕宁县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四川凉山 615602
目的对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中复方樟柳碱、康复训练的联合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分78例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2组,36例接受复方樟柳碱治疗为单药组,42例接受复方樟柳碱针治疗的同时展开康复训练为结合组,对照两组效果。 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与单药组的77.8%对照明显较高,且结合组治疗后瞳孔的直径、睑裂的高度、眼球运动与复视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较单药组优越(P<0.05)。 结论在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中,给予复方樟柳碱治疗的同时,展开康复训练,可使疗效提升。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复方樟柳碱;康复训练
动眼神经麻痹主要表现是上眼睑下垂、眼球上下视、内收运动有障碍存在,眼位外斜视,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射消失,两眼协调性不佳,还可伴有复视[1]。此病病因有极大复杂性,外伤是主要原因,且在多种原因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中,由外伤导致的恢复难度最大。对于此病,若不施予及时性、有效性的治疗,可使眼球发生病理改变(如斜视,弱视等),且不可逆,使患者视觉功能受严重影响且影响美观[2]。该院施予此类患者治疗时,在给予复方樟柳碱针刺治疗的同时,展开康复训练,为进一步对此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探讨,该次研究分78例患者为2组,一组单独接受复方樟柳碱治疗,一组结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康复训练,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在因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外伤性)于2012年1月—2017年1月进入该院接受干预治疗的患者中选取78例,为方便研究,分组如下:单药组(36例),男女分别有19例、17例,年龄36~71岁,均值(53.5±7.6)岁,2~16 d的病程,均值(9.3±5.4)d,25例因眼部外伤导致,11例因头部外伤导致,都是单侧;结合组(42例),男女分别有22例、20例,年龄35~71岁,均值(53.2±7.4)岁,2~15 d的病程,均值(8.6±4.7)d,29例因眼部外伤导致,13例因头部外伤导致,均为单侧。客观对两组一般性资料进行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文对照研究可展开。
1.2 纳入与排除的标准
(1)纳入的标准:①所选患者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均已经多项临床检查明确确诊;②明确引发原因为外伤。(2)排除的标准:①将因其他原因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排除;②将合并其他肌肉疾病的患者排除;③将有先天性眼部疾病者排除;④将机体有其他严重疾病合并存在者排除;⑤将有严重感染的患者排除。
1.3 方法
单药组36例单独接受复方樟柳碱 (国药准字H20000495)治疗,1次2 mL,于患侧的颞浅动脉旁实施皮下注射,消毒,30°角快速进行进针,提插,回抽,显示无血后,缓慢实施注射,出针后,以消毒棉棒进行2分钟的按压,1次/d,持续2周。
42例的结合组基于单药组治疗展开康复训练:①上眼睑提肌方面的训练。开始治疗时,主要施予助力训练,随后测试肌力,2级后,指导进行主动训练,3级以上时,指导患者实施抗阻训练。②眼球运动方面的康复训练,以对瞳孔调节反射进行训练。以纱布对健康一侧的眼镜进行覆盖,治疗者手持老虎、树叶等图片,嘱咐患者用患侧的眼看,由远至近,直至将图片上的斑纹、脉络看清,随后指导患者眼球随图片进行内向、向上、向下的运动。③瞳孔光反射方面的训练。借助瞳孔笔,快速对患侧的瞳孔进行照射。
1.4 观察内容
①判定疗效[3]:进行平视时,上眼睑对上方角膜有2 mm的遮盖,眼位正常,往各方向对眼球进行运动没有限制,复视像引出消失,双侧瞳孔等圆,对光的反应有较高灵敏性为“显效”;上述症状有显著改善为“有效”;上述未见明显好转为“无效”。以显效率+有效率对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计算。②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瞳孔的直径、睑裂的高度。③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眼球运动与复视评分,眼球运动评分:没有运动记3分,显著受限记2分,轻度受限记1分;复视:复视严重记6分,中度记4分,轻度记2分,无记0分[4]。
1.5 统计方法
该次数学统计分析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瞳孔的直径、睑裂的高度、眼球运动与复视评分由(±s)进行表示,行t检验,疗效由[n(%)]进行表示,检验以χ2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照两组疗效
结合组总有效率是97.6%,单药组是77.8%,两组对照明显结合组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照(%)
2.2 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瞳孔的直径、睑裂的高度
治疗前,两组瞳孔的直径、睑裂的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明显结合组较优越,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瞳孔的直径、睑裂的高度对照[(±s),m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瞳孔的直径、睑裂的高度对照[(±s),mm]
组别 时间 瞳孔的直径 睑裂的高度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结合组(n=42)单药组(n=36)4.1±0.8 3.5±0.3 4.0±0.9 3.8±0.4 2.4±0.2 9.7±1.1 2.4±0.3 7.3±0.7
2.3 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眼球运动、复视评分
治疗前,两组眼球运动、复视评分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二项评分均有下降,组间对比结合组明显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眼球运动、复视评分对照[(±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眼球运动、复视评分对照[(±s),分]
组别 时间 眼球运动 复视结合组(n=42)单药组(n=3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5±0.7 0.6±0.1 2.5±0.6 1.3±0.5 4.6±0.3 1.9±0.4 4.7±0.8 2.6±0.7
动眼神经的位置在中脑水管前方,有多个细胞群,起源是中脑上丘平面中的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被盖部,大脑导水管腹面灰质内),自框上裂进入眼眶分为较小的上支和较大的下支,在眼部睫状肌、下斜肌、上下直肌、内直肌、提上睑肌等处分布[5]。受外伤后,此神经会有麻痹症状出现,使双眼协调运动不佳,出现视物重影,并伴有头晕,让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需及时施治[6]。因为神经损伤最佳的治疗期是3~6个月,恢复率为87.2%,有效治疗期在6~12个月,恢复率为56.4%,治疗期为12~18个月,最长24个月。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中,复方樟柳碱的应用较为广泛,此药物中,氢溴酸樟柳碱(0.01%)、盐酸普鲁卡因(1.0%)是主要成分[7]。氢溴酸樟柳碱来源于茄科植物,属于生物碱的一种,经皮下注射后,可使M胆碱能神经受体被阻断,使血管平滑肌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眼周的血供得以改善。普鲁卡因属于局部麻醉药物的一种,可使微血管得到夸张,从而使供氧得到改善,并对局部疼痛进行缓解。此药物应用在外伤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中,可使眼部肌肉的微循环得到改善,使眼部神经功血改善,从而使正常组织的兴奋性得以维持[8]。另外,动眼神经属于第三对颅神经,其走形处的任何一个部位有病变出现,都会对动眼神经产生影响,使动眼神经出现麻痹。此病治疗中展开康复训练,通过被动、主动方面运动、对瞳孔的反射进行调节、对眼球的运动进行训练等,可使眼部肌肉得到支配,对动眼神经的萎缩进行预防,使肌肉力量得以保持,进而实现神经的再支配。同时,康复训练可使神经信号输入增加,使神经功能被唤醒,从而使神经可塑性提升,从而促进动眼神经功能的恢复。
该次研究中,接受复方樟柳碱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的结合组总有效率是97.6%、后瞳孔的直径是(3.5± 0.3)mm、睑裂的高度是(9.7±1.1)mm、眼球运动治疗后与复视评分改善程度这些都明显较单药组优越 (P<0.05)。
综上所述,对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实施治疗时。除了给予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临床上可积极对康复训练进行开展,以使疗效提升,使患者动眼神经功能尽早恢复。
[1]王俊,凌琳,谭四平,等.甲钴胺球旁注射联合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MRI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9):698-700.
[2]方新运,邵雪非.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5):404-406.
[3]付洁,彭里磊,刘永刚,等.动眼神经麻痹23例病因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14):2365-2367.
[4]张红鸭,史明,裴瑞,等.老年动眼神经麻痹56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7,16(2):186-188.
[5]王守安,李承晏,张贵斌,等.甲钴胺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7):713-716.
[6]魏小丽,陆伟慧,徐静艳,等.针刺结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 (3):504-506.
[7]聂红梅,张欣,栾瑛,等.基于“标本根结”理论的针刺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缺血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8):2100-2101.
[8]薛凤蕊.复方樟柳碱配合针刺治疗老年人眼外肌麻痹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9):80-82,86.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mpound Anisod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Oculomotor Nerve palsy
ZHOU Zuo-q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Mian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Liangshan,Sichuan Province,615602 China
Objective Compound Anisodine traumatic oculomotor nerve palsy,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ffect were discussed.Methods 78 cases of traumatic oculomotor nerve pals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36 patients
compound anisodine as monotherapy group,42 cases received compound anisodine treatment of needl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he combined group,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6%,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drug group 77.8%,and combined with the diameter of the pupil group after treatment,palpebral fissure height,eye movement and diplopia score impro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han single drug group(P<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the treatment of compound anisodine should be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Traumatic oculomotor nerve palsy;Compound anisodine;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779.1
A
1004-6569(2017)05(b)-0001-03
2017-02-17)
周祚芹(1973-),女,四川凉山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外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