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是科学探究有效性的保证

2017-09-16 09:28付强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科学课创设科学

付强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育启蒙课程。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多样性,在科学探究中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我认为在课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知识准备,为探究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小学科学课本囊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很难胜任科学教学。再者,备课要求必须全面、系统地归纳知识,形成一定的理论,按照相关步骤,深入浅出,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也才能使课堂探究进一步深入。

二、用好教材,为课堂探究的合理性做好准备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思维方法,获得丰富的科学活动经验。以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为例,前后几课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要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分类法、仪器测量法、实验法、解暗箱法。教师只有用好了教材,才能使整个课堂探究活动更加合理。

三、准备好材料,为科学探究创设条件

准备教具也是备课的基本要求,然而现状还不能满足上科学课的需要。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制约,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都是十几年以前的器材,根本不能适应科学课的需要。对于课堂上的好多材料,教师或者学生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比如,研究“空气在哪里”,我们可以随时拿起一支粉笔放到教室的脸盆里,让学生看看粉笔冒泡,说明粉笔里有空气。研究“土壤里有什么”,课前布置学生到教室外抓一把土,回来看看,研究一下。“弹簧里的学问”中学生用的圆珠笔的弹簧、玩的弹力球、扎辫子用的皮筋、教师用的订书机等都可以随手拿来用。还有,我们常用的电脑和手机,直观形象地表达科技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更是科学课最好的材料。

但是在平时教学中,如果由教师统一准备材料,量太大,任务太重,内容又筐得过死。我觉得学生参与准备材料,是科学课的重要一环。小学生可塑性强,对知识的兴趣和探求有强烈的欲望。学生自备材料,可以说多种多样,丰富了科学课的内容,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当然,让学生准备不是教师完全放手,对于一些难找的材料教,师要选择相关的材料。如教学“木头”时,学生可能只准备了常见的杨木、柳木、槐木等,而本地不常见的檀木等木材他们是准备不到的,他们在研究木头沉浮时,很容易得出所有的木头在水中都浮的结论。如果教师课前搜集到檀木等材料,学生通过研究就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把握探究的时机

学生遇到问题后,认知就会发生冲突,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当学生有了想法想与同学说一说,有了问题想问一问的时候,要及时组织他们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及时抓住探究的时机,恰当地采取合作的方式,合理地选择指导方法。

2.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

课上的问题探究属于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无拘无束,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教学中教师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交流的机会和反思的权利,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要不怕“冷场”,要耐心地等待着学生的“顿悟”。

3.合理运用评价手段

评价是调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杠杆,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注意把评价手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做到引入阶段有鼓励性评价,探究阶段有形成性评价,总结阶段有赏识性评价,通过各种评价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小结”评价,从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中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而使那些偶然产生的思维火花及时地形成燎原之势。

五、注意细节,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探究提供關注点

课本上的实验,教师在上课以前一定自己先做一下,看看有哪些问题,会出现哪些情况,应怎样改进。教师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使课堂探究活动有关注点。比如,研究热空气上升的秘密时,想办法让塑料飞上去的实验是不容易做成功的,失败的概率很大,并且会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尽可能找那些最大、最轻的塑料袋进行动手操作,这样效果才比较明显。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熟悉的周围事物入手,联系实际,就地取材,促使生活的场境自然转化为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进而实现从生活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自然迁移。如学生经常参加春游、旅游、节日庆典等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生耳闻目睹的事件,创设情境,使学生把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2.结合童话创设情境

童话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而多姿多彩的童话更能唤起学生的欲望,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童话作为背景,如《黑猫警长》《天线宝宝》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辑、创造,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带进课堂,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中去。

总之,有了这些课前准备,科学课会更科学;有了这些课前准备,科学探究也会更高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课创设科学
难忘的科学课
创设未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科学拔牙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