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涛
摘 要: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游戏具有互动、挑战、竞争、灵活、复杂、体验和虚拟真实等多重特性,符合人们的冒险、猎奇和探索的心理。利用网络游戏的特性,建立中职专业教学的网络游戏,能够吸引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网络游戏;专业教学;互动性;虚拟真实
近几年网络游戏得到快速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成為网络游戏的主要参与者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网络游戏内容的娱乐性,二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和挑战性,三是网络游戏的虚拟性和体验性使游戏者产生成就感。将网络游戏应用于中职专业教学之中,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展现网络游戏的积极作用。依据网络游戏的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其在中职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依据网络游戏互动性的特点,推动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进步
互动性是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使用者与计算机间或使用者之间产生联系,并在线沟通、交流与合作。很多网络游戏需要通力协作,在游戏中参与者必须相互配合、互相保护、形成合力,才能完成任务。当下风靡一时的游戏“王者荣耀”,就是这种模式——参与者不能单打独斗,只能与他人合作,组成战斗团体,通力协作、各司其职方能取得胜利。其既能增强合作精神,也加强了个体的责任意识,体现出每个参与者的价值。
在中职专业教学中应用网络游戏模式,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网络游戏平台,将专业知识融入游戏中。学生需要以分组的形式参与,完成既定的知识目标,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力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小组任务,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课后,同一专业的学生通过游戏进行复习,交流心得体会,巩固课堂知识。教师作为游戏的第三方,及时关注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时予以重点讲解,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提高,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协作和责任意识。
二、根据网络游戏挑战性、竞争性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根本原因是具有挑战与竞争特性,符合人类的冒险、猎奇本性。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可满足其好奇探险的心理,从中获得成就感。而网络游戏应用于专业教学中也要发挥它的优势,引导学生攻克难关。在编制网络学习游戏中植入冒险特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通关动力,达到专业教学的目标。网络游戏中充满着人与人的争斗,激发学生的上进意识和团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争取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人类初始学习、探索,就是从游戏起步的。游戏是人类在好奇、探险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将网络游戏应用于专业教学中,符合人类的认知与学习特点,回归学习的本质,改变学习专业知识的枯燥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猎奇、冒险、好胜的心理驱动下,积极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
三、利用网络游戏灵活性、复杂性的特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游戏的形式灵活多变,从简单到复杂,且可以设计多个层次不同的难度,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教学网络游戏分成多层次不同等级的关卡,适应专业教学中了解、熟悉、掌握的不同知识目标。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层次、等级、顺序,逐步达到学习目标。教师根据专业发展、大纲要求、课程标准进行调整、更新与优化,适应不同时期的教学要求。学习者处于主导者的位置,运用游戏项目反复训练,直到完成目标。制作精良的游戏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精彩纷呈,吸引学生猎奇的动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复杂多变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网游体验性、虚拟真实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虚拟的网络世界越来越逼近现实的场景,可以营造一种虚拟现实的游戏氛围,在游戏中学生得到类似真实的体验,获得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随着虚拟现实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网络游戏中体验到真实的内容。平衡游戏的娱乐性和学习的真实性是教学网络游戏制作的核心。在逼真的游戏世界里,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娱乐性,使学生在虚拟中获得知识,是教学网游的发展方向。
游戏可以满足学生对独立意识的追求,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荣誉感、成功感。学生在游戏中对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追求,是创建专业教学游戏模式的基础,是建立网络游戏的技术方向。
综上所述,网络游戏可以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发挥游戏的娱乐性、探险性,传播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在中职的专业教学中应用网络游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会极大地改善当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卉,王陆,马如霞.网络游戏与教育融合的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4).
[2]陈黎明.让网络游戏为教育服务[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3]孙圆媛,左明章.网络游戏的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