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青
摘要: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带来了教育思想的颠覆,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交互平台,为学生带来了创造性的教育方式。不言而喻,其引领了一场教育革命。然而在国内,翻转课堂发展遇到的障碍日益显现,班级规模太大,教师能力不足,教育观念难转变等等问题,而中国教育界该如何让这位“移民”更好的在中国本土生存和发展,如何冷静思考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为此提出实用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发展障碍;冷静思考;解决方法
2011年12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引进我国,并陆续在各大高校进行实践,也有很多专家人士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然而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有些不足和障碍?对于外来文化模式的纳入,是否根据中国教育现状进行调整,还是全盘吸收7这类问题还未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合适的解决方法,本文在翻转课堂本土化行动背景下,对翻转课堂的发展障碍和解决方法进行阐述,及如何理性吸收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并在国内各大高校和中小学校成功实践开来。
一、翻转课堂发展障碍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具有先进性和突破性,但在国内实践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完全走出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子,同时也受到教育条件、教育规模的各方面限制。
(1)班级人数较多,老师难以一一指导。翻转课堂是课前学习,课中讨论的教学模式,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并得到回答,而老师也不必在对学生进行冗长枯燥的授课。可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学生人数较多,在短短45分钟的授课时间内,很难完成对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每个疑惑进行解答,而且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下,课堂气氛活跃,试想一下,很多学生不停的请教老师问题,老师也要不断切换地点和思维,更不用说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会乘机捣乱,扰乱课堂纪律,这该是多么一个混乱的场景。(2)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和教师能力限制,难以推动翻转课堂发展。中国主流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传授式讲课,即使在新型教育模式下,老师依旧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师被当成解答问题的万能机,一是教师自己把自己当成万能机,在学生面前不敢也不能说不字:二是学生把教师当成万能机,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教师都必须回答正确。”而且翻转课堂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课下需要录视频和录像,也需要老师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已不在老师的控制范围之内,这对国内教师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二、翻转课堂发展在中国的理性实践
(一)翻转课堂热潮原因
随着可汗学院视频课程风靡全球,翻转课堂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了主流的教育思想。而翻转课堂在中国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迫切想要改变传统课堂的心情。当代,越来越多的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传统课堂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老师也厌倦了枯燥而又冗长的教学过程。此时翻转课堂的引进,让广大师生看到教育改革创新的希望;第二,翻转课堂具备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前,利用网络技术,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学生主动提出疑惑,老师解答;课后,师生通过交互平台,交流学习心得。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从旁辅导,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创新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老师也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翻转课堂的理性思考
但面对热潮,又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人家的文化根基生成了人家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简单的移植过来是否就能存活?像引进流水生产线一样引进教学思想,像引进技术蓝图一样引进课程教材教法,是否会凝固量化人家的文化,同时也约束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和认真对待外人文化的传播和吸收。“然而大多数的研究者也不外乎‘怎样怎样办。很少有小学教员提出關于设计教法方面‘伺以?‘为什么?‘有什么根据?等问题。”因此,对于外来文化翻转课堂,应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吸收翻转理论,结合国情,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实现中国本土化特色教育模式,而不是一味的发表一些如伺实施的报告,或者夸大翻转课堂的优势。
其次要防止“破坏式创新”。“破坏式创新”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新理论大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在1997年所著的《创新者的两难》,书中提出了“破坏式创新”。这是对吸收翻转课堂的一个警示:在推动翻转课堂的发展的同时,不能完全替代和摒弃中国教育理念,两种文化理念同时并进,互补互融。在不完全了解翻转课堂的理念,又不深刻明白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前提下,不可凭直观感觉做出判断,应谨慎对待。“不分学科甚至不分学段整体翻转,先颠覆再修复,认为改革就必须除旧革新”,这是不可取的。因此要理性实践翻转课堂,与中国国情结合,成功实现本土化。
(三)主要实践方式
1.扩大学校规模建设,向全社会招聘优秀教师
虽说扩大学校规模建设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教育是治国之本。针对一个大型班级,虽说不能一步小班化,至少要不断的改善,学校应先适当的减少班级人数,当地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辅助,帮助学校扩大学校规模,增加班级数量,跟之,教师数量也要提升。这样不仅能够逐渐推动翻转课堂的实行,也能够减轻国内教师行业就业压力。
2.提升教师个人素养,提供教育培训
翻转课堂对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该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也要抓住翻转课堂的重心,把握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正如裴娣娜所言:“教学活动中,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教学永远包括教与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学校也应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时补充教师的教学知识,也要定期的进行检查,督促教师自行提高自身素养。
三、结语
萨尔曼·可汗曾说:“翻转课堂并不是什么理论,也没有规定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存在于真实的世界,并在慢慢的发生改变。”翻转课堂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理论研究愈加热烈,而对于他的未来发展也是众说纷纭。就其发展现状来说,应先从其理论研究入手,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能够逐渐解决其发展障碍,提供成功实施的保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质疑,不要盲目的的按照国外教学模式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会适得其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