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蓝莓果渣混合果酱加工工艺

2017-09-16 08:50夏其乐邢建荣陆胜民江水泉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加工工艺

夏其乐+邢建荣+陆胜民+江水泉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杨梅、蓝莓资源,研究杨梅、蓝莓果渣混合果酱的加工工艺,以新鲜杨梅、蓝莓果渣为原料,两者按照质量比1 ∶0.8的比例混合,打浆后在其中添加0.20%异抗坏血酸钠、0.10%柠檬酸作为抗氧化剂。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能保持混合果酱较好的色泽、较高的花色苷含量。增稠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原胶、结冷胶复合使用(质量分数比0.3% ∶0.3%)能起到最佳的凝胶效果;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方是40%复合果渣用量、35%果葡糖浆用量、0.20%柠檬酸用量。

关键词:杨梅渣;蓝莓渣;混合果酱;加工工艺;优化配方

中图分类号: TS255.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2-0139-03

杨梅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还含有丰富的花色苷、黄酮和多酚类等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对于调节人体机能、消炎镇痛、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具有重要作用[3-4]。杨梅鲜果无果皮或果壳包裹,且成熟于高温多雨的6、7月份,贮藏期非常短,极易腐烂,因此除鲜销外,杨梅大量用于榨汁,果汁用于加工果汁和果酒等产品。杨梅榨汁后残留约20%的杨梅果渣,果渣主要成分为膳食纤维、果胶,以及丰富的花色苷。有研究表明,杨梅鲜果中的花色苷大约有一半残留在果渣中。目前,杨梅果渣除少量用于提取色素、膳食纤维外,大量作为废弃物抛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别称笃斯越橘,其浆果为蓝色,富含多酚类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水果[5]。此外,蓝莓亦含有大量有利于视网膜的花色苷,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钾和锌。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栽种了蓝莓。自20世纪80 年代我国国内首次引种蓝莓以来,我国蓝莓逐渐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蓝莓种植生产和加工中来。蓝莓果实柔嫩多汁,采后极易因机械损伤、生理代谢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耐贮运能力较差,因此,蓝莓除鲜食外,也有部分用来加工蜜饯、果汁、果酒等产品[6]。类似于杨梅榨汁,蓝莓榨汁后亦产生大量果渣,而这些果渣富含膳食纤维、果胶和花色苷,是生产果酱的优良原料。目前还未见以杨梅果渣、蓝莓果渣开发果酱的报道。本研究充分利用2种果渣的优势,开展杨梅、蓝莓果渣混合果酱的加工工艺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杨梅:荸荠种,产自江苏省宜兴市,果實完全成熟;蓝莓:南高丛系列,产自浙江安吉,果实完全成熟;柠檬酸、异抗坏血酸钠、果葡糖浆、黄原胶、结冷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MC)钠,均为食品添加剂,市售。

1.2仪器与设备

DS-1型打浆机,上海标本模型厂;101-3型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杭州蓝天化验仪器厂;FiveEasy型实验室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BS 200S-WEI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Inc. ColorQuest XE型测色色差仪,美国Hunter Associates Laboratory。

1.3试验方法

1.3.1杨梅、蓝莓渣混合果酱加工工艺流混合果酱加工的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1.3.2操作要点(1)选果、清洗:杨梅、蓝莓都选用完全成熟的果实,剔除病虫害果、腐烂果,去除果梗后清洗。(2)榨汁:2种水果皆采用螺旋压榨取汁,果渣用于果酱试验。(3)打浆:2种果渣分别与水按照质量比2 ∶1混合,分别用DS-1型打浆机打浆。(4)果浆的护色保质:将杨梅渣、蓝莓渣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或者两者的混合物进行护色,将果浆置于90 ℃水浴中加热 30 min,以未加抗氧化剂的混合果浆作对照,测定、评价果浆色泽、花色苷含量。(5)调配:为了保持果酱的稠度、适合的糖酸比,在预试验的基础上,按照总量的0.6%(质量分数)添加混合增稠剂,增稠剂选用黄原胶、结冷胶、海藻酸钠、CMC钠中的1种或者2种,增稠剂充分溶胀后与甜味剂混匀,控制pH值在2.5~3.4,从稠度、涂抹分散性、口感等指标确定增稠剂的比例、用量。(5)煮制:将上述物料投入锅中煮制,缓慢搅拌,并防止气泡产生,升温至80 ℃左右,灌装和封盖,装果酱的玻璃瓶、瓶盖需彻底洗净,灌装时防止果酱沾在瓶口。

1.3.3果渣比例的优化杨梅果渣的颜色为红色,蓝莓果渣的颜色为蓝色,将杨梅果渣、蓝莓果渣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通过感官评定小组评定确定合适的比例。由笔者所在实验室的10名评价人员组成评判小组,根据个人对颜色的喜爱进行评分。

1.3.4产品配方的优化在单因素预试验的基础上,以复合果渣用量(A)、果葡糖浆用量(B)、柠檬酸用量(C)为3个因素,各取3水平,选用L9(33)正交设计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组合试验,以寻找最佳产品配方,试验设计见表1。由10名评价人员组成评审小组,对产品组织状态(满分50分)、口感(满分50分)进行综合评分。

2结果与分析

2.1果渣比例的确定

笔者前期研究发现,杨梅果渣花色苷含量略高于蓝莓果渣,但是两者的差别不大。在本试验中发现,随着蓝莓果渣用量的增加,表征红色的a*值逐渐降低,混合果渣的颜色也逐渐表现出蓝色,掩盖了红色,且花色苷含量也从425.2 mg/100 g降至339.1 mg/100 g(表2)。根据感官评分,确定较佳的杨梅果渣、蓝莓果渣用量比为1 ∶0.8。表2果渣比例优化试验结果

杨梅果渣、蓝莓果渣

质量比颜色描述a*值花色苷含量

(mg/100 g)感官评分

(分)1 ∶0.6杨梅的鲜红色13.12±0.10425.2±24.6901 ∶0.8兼具红色、蓝色8.56±0.10386.5±29.4951 ∶1.0蓝莓的蓝色,略带红色6.24±0.07369.4±30.1871 ∶1.2蓝莓的蓝色3.27±0.06357.2±31.4841 ∶1.4蓝莓的蓝色2.98±0.05339.1±28.984注:a*值正值越大,说明色光越红;负值越小,表示色光越绿。endprint

2.2抗氧化剂的效果

杨梅果渣、蓝莓果渣花色苷含量都比较高,花色苷对光、热、重金屬等外界因素非常敏感,果酱生产过程都要经过高温调配、杀菌的过程,极易造成花色苷损失[7-8],因此,需要添加适当的抗氧化剂以维持酱体的色泽,防止花色苷过度损失、颜色过度发暗,本部分试验蓝莓果渣用量为杨梅果渣用量的80%。由表3可以看出,不添加抗氧化剂的杨梅、蓝莓复合果浆在90 ℃加热30 min后会产生明显褐变,L*、a*值明显低于其他试验组,且花色苷含量也明显低于其他试验组;使用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作为护色剂的4种组合都有一定的护色效果,其中0.15%异抗坏血酸钠+0.15%柠檬酸、0.20%异抗坏血酸钠+0.10%柠檬酸作为护色剂的效果差别不大,考虑到后一个处理的a*值略高,即色泽更好,因此选用0.20%异抗坏血酸钠+0.10%柠檬酸作为本试验的抗氧化剂组合。表3果浆护色试验结果

2.3增稠剂对比试验

选取不同的增稠剂品种、用量进行对比,从表4可以看出,黄原胶、结冷胶、海藻酸钠、CMC钠单独使用都能较好地提高果酱的凝胶性,展现出较好的分散性、涂抹性,但是口感方面有较大差异。综合感官评价和评分,黄原胶、结冷胶复合增稠剂(质量分数比0.3% ∶0.3%)的效果最佳。表4增稠剂对比试验

增稠剂质量分数(%)感官评价感官评分(分)黄原胶0.6凝胶效果较好,稠度适中85结冷胶0.6凝胶效果欠佳,稠度不足78海藻酸钠0.6凝胶效果较佳,稠度适中87CMC钠0.6凝胶效果较佳,稠度适中84黄原胶 ∶结冷胶0.3 ∶0.3凝胶效果好,稠度适中93黄原胶 ∶CMC钠0.3 ∶0.3凝胶效果一般,稠度适中87黄原胶 ∶海藻酸钠0.3 ∶0.3凝胶效果较好,稠度适中90海藻酸钠 ∶CMC钠0.3 ∶0.3凝胶效果较好,稠度适中89

2.4配方优化试验

从表5、表6可知,3个因素对产品感官得分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柠檬酸用量(C)>复合果渣用量(A)>果葡糖浆用量(B),其中柠檬酸用量影响显著(P<0.05);配方最优组合为A2B2C2,即复合果渣用量40%、果葡糖浆用量35%、柠檬酸用量0.20%。经验证,该配方生产果酱综合评分为92分。

3结论

通过试验确定的杨梅、蓝莓果渣混合果酱的加工工艺如下:杨梅渣、蓝莓渣的质量比为1 ∶0.8,两者混合打浆后,在其中添加0.20%异抗坏血酸钠、0.10%柠檬酸作为抗氧化剂,能保持混合果浆较好的色泽、较高的花色苷含量;黄原胶、结冷胶复合使用(质量分数比0.3% ∶0.3%)起到最佳的凝

表6混合果酱配方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F临界值P值A108.67213.5819.000>0.05B80.67210.0819.000>0.05C416.67252.0819.000<0.05误差8.02

胶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配方为果渣用量40%、果葡糖浆用量35%、柠檬酸用量0.20%,所得产品感官评分最高。

参考文献:

[1]Fang Z X,Bhandari B. Comparing the efficiency of protein and maltodextrin on spray drying of bayberry juice[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2,48(2):478-483.

[2]Zhang Y L,Li S,Yin C P,et al. Response surface optimisation of aqueous enzymatic oil extraction from bayberry (Myrica rubra) kernels[J]. Food Chemistry,2012,135(1):304-308.

[3]陈健初,夏其乐,潘向荣,等. 杨梅果汁的抗氧化特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30(6):657-661.

[4]周劭桓,成纪予,叶兴乾.杨梅渣抗氧化活性及其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9,9(1):52-58.

[5]郜海燕,徐龙,陈杭君,等. 蓝莓采后品质调控和抗氧化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2013,13(6):1-8.

[6]孟宪军,邵春霖,毕金峰,等. 国内外蓝莓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8):172-175.

[7]刘青梅,高娟,姜敏芳,等. 响应面法优化杨梅渣中花色苷提取工艺[J]. 中国食品学报,2014,14(6):90-96.

[8]程佑声,王鸿飞,许凤,等. 蓝莓皮渣花色苷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果树学报,2015,32(4):696-704.赵爽,荣成博,张淑曼,等. 毛木耳多糖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2):142-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加工工艺
齿轮制造过程中加工工艺要求及应用研究
试论金属材料加工工艺中激光技术的应用
浅议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方法
基于描述逻辑的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知识库检索
谈谈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控制和提高方法
奥氏体不锈钢薄壁件加工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