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摘要】近些年来,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心理失衡以及错位问题的出现,给各个家长和学校敲响了警钟。心理健康,通常指人在情绪良好、智力正常,能够很好适应环境,并且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状态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基础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是以后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前提。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儿童心理学课堂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人生提供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生态课堂 学前儿童 心理学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14-02
当今社会,国家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型人才,能够在多方面进行有效培养的人才,这就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当前教学领域也要关注学生心理的状态。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而生态课堂理念的提出也是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进行的,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超越和创新,通过生态学的理念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生态课堂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但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生态课堂的含义和特征
当代的教学理念是不断践行“以人为本”的过程,教育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到生命的灵性所在,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不断进行开发以及激发,这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关注,实现教育的最终的追求目标,我国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环境的作用,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形式建立一些有活力、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这种不断进行生态课堂改革的过程是教学改革的发展必然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开放、合作、平衡的状态就是生态意识的开展,就是通过生态观念将教学改革贯彻落实,打破传统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对于生态主体性的教学方式的不断应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改革,在生态课堂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化的交流,通过这种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而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成长。但是首先要强调的是要对教学课堂进行重建,对于当代的课堂发展进行理论的研究,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要进行合理的超越,进而实现现代教学发展。
(一)生命性
生命课堂重视课堂的生命性特点,教育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是人的教育,所以教育一定要关注到生命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主体特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生命主体的社会价值是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是通过教学实现个体的精神性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能够有效实现生命的维系。所以学校要将教育的生命性重视起来,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要不断进行追求,实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创设生态文化的教学氛围,使得我国的教学课堂能够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充满生命性,通过生命课堂的实现,对于学生的个性以及生命都是一种尊重,也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和谐性
生态课堂的建设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等共同建立的,这些因素都是必需的,班级的授课过程也是教学的整体性系统,对于班级学生之间竞争、合作、交流、共同进步都是良性的促进。生态课堂是对平衡的因子的促进,将各个因素进行整合,发挥到最大效力,进而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综合性能,系统中会存在一些不平衡的因素,正式由于这种不平衡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两大系统出现较量的过程。在学生教学的生态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要资源,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实现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给予学生认知、人格的培养,使得课堂教学的物质以及信息、能力等能够进行良好的转换,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及合作都能够形成足够的思维空间,给予生态课堂质量的提升,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的协调统一发展。
(三)多元性
多元性也是生态课堂的主要特点之一,生态课堂的也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同样有着这样的特点,师生之间是一种共生的状态,他们有着丰富的多同样,对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多元共生的关系,能够建设有效的生命性,学生就是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实现自身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升生命价值,教师也在不断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自身的指导不但展现了价值所在,还对学生的身心各方面发展提供了价值的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竞争合作的关系,这也是贯穿学生学习始终的,但是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是一种促进作用,有效提升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激发学生自身学习欲望,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促进作用。师生之间是共同发展、促进的,能够使得师生直接能够和谐发展,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下,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生态课堂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当中,缺乏对学前儿童心理的重视,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进行关注,教师的水平也不够高,教学方法也不够先进,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也只在部分课程内容当中加入了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过于死板,缺乏引导教学的过程,不能做到循序渐进,教学采用直接引入,缺乏教学的梯度,而且在实际学习过程学生也没有足够的实际案例做支撑,技能学习后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较少,课时安排时间也相对少,正是这种对儿童心理学的忽视,使得学前教育没有系统的指导教程,导致教师和家长对儿童心理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性,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人们的发展是多么至关重要,所以往往没有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所以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其他能力的训练上,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都会对于基础知识进行反复训练巩固,而对于儿童心理缺乏大量的训练和思考,即使关注到了心理學的重要性,也没有实现课堂真正的“以人为本”,教师仍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没有足够的发挥和施展空间,这就使得学生缺乏自我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入生态课堂,关注到学生的生命性,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二)授课形式缺乏创新
当前课堂的授课形式,仍然比较注重知识的积累,给予学生大量理论的教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仍然像过去一样进行讲授式教学,课堂上学生是被动的、非主体性的,而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这都阻碍了学生天性的保持以及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这就给予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带来了阻碍,特别是当前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大部分学生不能接触到别的儿童,生活的比较孤单,很难感受到人际交往的过程,也比较难以感受儿童发展的过程,就只能想象,而且这门学科是比较需要应用的学科,应用性比较强,通过理论的运用进行儿童心理的辅导室十分基本的要素,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生态课堂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新教材与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仍比较陈旧,内容枯燥,没有心意,而且内容不够丰富,理论过多,这就使得教学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也受到限制,所以要引入生态课堂,通过这一教学理念的引导,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也是儿童心理教育的基础,如果教师按照原来的教材进行授课,就会使得学生很难进行理解,所以要根据当前发展需要,对教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创新,要做到“新”、“精”,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材设计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应用的空间,经过创新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一、在普通心理学中涉及到的基础性知识;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对当代儿童发现的作用;三、生态课堂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二)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状态以及生态学的应用,良好的定位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给儿童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关乎着儿童未来的人格健康。因此,在学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保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态度交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尊重、热爱、理解,并且给予足够的信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被相信的环境下轻松、愉快的学习,这样的环境学生能够自信、愉快的学习,对学习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产生足够的动力,并且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对新知识能够自主的积极学习,将主动的压力变为动力,这样一来不但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助于给学生提高自信心,使得学习更加高效、轻松,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正确定位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
生态课堂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教育功能顺利开展的有效推动者,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儿童心理状态的培养,教师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要关注到教学效果,也就是心理学的应用效果,传统教学,教师是学生积累知识 的唯一传播者,现在网络发达,教师的地位已经被撼动,生态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创新源泉,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积累文化知识,进行专业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积累,给学生创设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像民间游戏的运用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发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民间游戏应用到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当中,使得学生在游戏娱乐当中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团结的精神,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学生在一起也培养了大家团结的精神、团队的凝聚力以及荣誉感,也会激发学生兴趣,磨练意志品格,在儿童的游戏当中,幼儿学会遵守规则、运动规则,进而培养儿童遵纪守法的习惯,游戏的活跃性也给予学生更好的诚实和机敏的品格的锻炼。
生态课堂学生角色的定位。如今的教学课堂,学生不在只是课堂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人,是理论知识的构建者,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新知识的接受,主动进行意义的构建,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生态课堂的应用,体现在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探索学习的空间,通过问题的设置,进行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经过反复训练,给予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培养。
四、总结
“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系统的课程,有大量重要的概念和事实,需要进行系统的识记与理解,因而不能只强调学习中非结构的一面,而忽视基本概念的重要性,生态课堂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技术课堂理论的一种超越,它试图用生态学的精神来改造课堂。在这种生态课堂中,由于消除了技术的负面影响,确立了民主平等的生态师生关系,构建互动对话的生态课堂交往,建立动态发展的生态评价机制,所以课堂中的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心理生态和行为生态得以确立。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秦金亮,朱宗顺 . 学前教育专业“三学”受到的挑战与未来改革路径 [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7):48-51.
[3]沈潘艳.建构主义视野下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2):111-112.
[4]李顺英.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学报( 社科版) ,2007( 6) .
[5]赵燕.全程实践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2):68-71.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