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上线下综合教育成功的实现了一种高端的知识交换,基于混合学习策略而提出的,在教育与培训中,这是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结合远程教育框架中线下学习的特点以及应用混合学习的实际,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未来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试行线上线下网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相关策略。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22-01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过:未来最厉害的模式一定是把线上线下打通的教育模式。线上教育会集中丰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便捷性;线下教育将会提升人与人之间学习更加深刻的互动性,并且人品人格教育、智慧教育等要靠线下教育,把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变成全世界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目前绝大部分的线上线下网络教育都主要集中在留学考试、学历考试、职业教育、英语充电、多种语言、中学教育等6大类。对中等职业教育涉及很少。
一、目前国内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模式
传统网校远程教育,典型代表有学而思网校、华图网校、101网校、中大网校、新东方在线等,其主要特征为传统网校融合远程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课外辅导和成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通过把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远程视频播放,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互动和针对性教育。
MOOC模式,典型代表有网易公开课、腾讯微讲堂、超星学术视频等。主要特征为汇总了各个领域国内外顶尖学府的优质视频教学课程,是优质视频教育资源的聚合;正在逐步探索多元化的互动形式。
此外,还有C2C模式、B2C模式、B2B2C模式、C2C+O2O模式等。
二、中等職业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点。目前,中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网上自主学习缺少足够的认识。此外职业教育服务对象还包含一小部分社会培训人员,这部分人员目的性强,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很多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样也缺乏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很多人甚至不会上网。
三、中职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的设计理念
中职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应根据目前国内网络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同时利用目前开展的数字化精品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形成“教”与“学”互动,“学习”和“实习”相结合并融入目前的“微课”、“慕课”、“典型工作任务”等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网络化教育模式。构建同时适应PC终端和移动终端的分布式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无缝对接国家中职教学资源库、技能鉴定试题库等,并将“双师型”教师与在藉学员、社会培训人员、教育行政督导人员都在同一平台实现角色数字化,引入市场化利益驱动与教育行政监管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机制,激励“双师型”教师建设在线教室,有效利用资源库的精品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开展“B2C+O2O”或“B2B2C+O2O”模式中职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
四、中职教育网络化教育解决方案
1. “教”“学”互动“学习”和“实习”相结合
如果在线教育只是停留在黑板换成白板的阶段,那么就只是穿新鞋走老路了。所以线上线下的教育必须结合互动,互为补充。
2.教育教学管理
(1)教学资源发布管理
教育系统为学校与教师提供完善的课程资源发布系统,视频、音频以及教程、教案、课件、试题等文档都可以直接上传发布为在线课程。也可采用加载点控制方式实现加载链接网址的方式发布外接嵌入式视频。
(2)在线互动课堂与课程点播管理
基于WEB与移动终端的P2P“流媒体”课件在线点播与加密管理,上传的非流流媒体视频可自动转换为FLV格式。实现微课、慕课等在线点播。
(3)实习课程记录及虚拟实训管理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操作实习进行实时录制,课程结束后放入学生网上课程档案,方便实习教师及学生对自己实习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
通过支持多种类型的模拟实训软件与在线互动游戏软件的运行,实现学员在线模拟实训演练,且提供教师对学员实训过程与结果进行点评的功能。
五、中职院校线网络化教育教学的建议
建议结合本学校专业特点与当地培训任务较大的企业、网络科技公司,共同开发建设实现中职教育的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本地区所有中职院校以加盟共享形式建设自己的网络化教育教学系统,并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将在藉中职学员财拨经费的一定比例划拨到该学员的在线学习帐户,促进中职院校网络化教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牛国刚、张长富.“线上线下一体化”师徒结对跟踪教学网络课程开发探索;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网站
[2]管泽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作者简介:
孙明越,男,东营市技师学院讲师。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