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高校的工科生中仍然普遍存在人文素养欠缺的问题,这容易导致工科生形成一种机械化、智力化的科学素养,不利于端正、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时代的变化也对工科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我国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人文素养欠缺的问题和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辅导员工作中如何加强工科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对策,以期为相关育人工作提供启示。
关键词:人文素养;工科生;辅导员
人文素养是指人应该具备的生活态度、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文化气质,是人在性格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方面的基本需求。由于受传统学科结构、市场经济中功利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工科生教育中仍然普遍存在重学科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工科生人文素养欠缺,形成一种机械化、智力化的科学素养,生活态度趋向于物质化、功利化,不利于端正、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经济的转型发展、“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都对工科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工科学院的辅导员本身肩负学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工作职责,更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育人机会加强工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工科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我国学者一系列的相关调查及研究进行学习,并结合笔者在工科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相关经验,笔者发现目前在我国工科生中普遍存在人文素养欠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文知识及技能欠缺。工科生由于专业偏向,平时对文学、历史、政治、法律等方面的人文知识接触较少,对自身人文技能进行锻炼的机会也不多,导致许多工科生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人文类活动及竞赛等方面的水平偏低。②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意识淡薄。许多工科生专注于专业科目学习,认为人文知识并非课程考核重点,看不到人文素养对于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忽视对人文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锻炼。③个人修养及价值判断能力欠缺。许多工科生对于一些优良传统和美德了解不多,思想上缺乏先进哲学及优秀人文精神的引导,导致思想迷茫,生活工作上积极性缺乏,价值判断能力不够,容易出现利己主义和物质主义。④创新能力缺乏。工科的收敛型思维与人文的发散型思维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创造性灵感的涌现,在现实教育中,工科生容易偏向于专业技术学习,形成思想桎梏,导致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辅导员在培养工科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相关研究及自身经验,笔者认为辅导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工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工科生培养自身人文素养的意识。辅导员可以在工科生的各项科技型活动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可以从活动策划书的撰写、活动中的各项图文展示、活动总结汇报等方面入手,找出对人文情怀有不同体现的活动案例加以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在科技型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情怀也能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辅导员还可以根据本院工科生的爱好及兴趣,组织一些带有人文色彩的活动包括阅读分享会、诗词朗诵会、乐器演奏会等等,让有兴趣的同学充分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并通过宣传树立典型等形式在全院形成一专多能,博采众长的学习氛围,以此带动全体同学增强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增强培养自身人文素养的意识。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就业创业模拟活动,通过对比同学们的表现,让工科生意识到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人文素养对于自身就业应聘的重要性。
(2)以竞赛为抓手,提高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及创新能力。工科生的许多竞赛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广泛涉猎文学、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人文知识,辅导员可以根据竞赛要求对学生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比赛充分积累各方面知识为自己所用,同时抓住竞赛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工科生的收敛型思维在各项大赛中逐渐被打开,辅导员再抓住时机不断去加以引导,经过诸如此类的长期积累锻炼,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及创新能力也便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挖掘。
(3)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和平台,在工科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营造人文氛围,促进工科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网络信息时代为育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平台,辅导员在培养工科生的人文素养过程中更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平台,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校园网站等媒体平台,加强一些人文知识的传播,并针对这些知识与学生加强交流互动,在工科生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知识学习氛围。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将学院的媒体宣传工作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去做,包括采访、宣传稿的撰写、宣传活动的组织等等,对于工科生来说初次做这些工作可能存在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辅导员可以组织召开多次交流总结会议,对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多次讨论指导,经过多次的修正锻炼,工科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4)因势利导,将工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日常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工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上,辅导员还应学会紧抓教育时机,因势利导,将工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日常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党建、团委、心理、助学等各方面的工作中,辅导员可以以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提交的各种书面材料作为参考,及时发现学生人文素养上各种欠缺的地方,并抓住时机及时向学生反馈问题及改进建议,以此引导学生在各种理科性的学习和工作中,广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端正价值观念,做一个勇攀科学高峰并心怀家国的大格局之人。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多个方面的人生导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对于一个工科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挖掘有效的教育契机,持之以恒地促进工科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并注意带动身边其他教师共同努力帮助工科生树立主动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意识,促进工科生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博,傅敏.理工科研究生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4):128-130.
[2]哈艳,高向杰.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及其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4):148-152.
作者简介:
熊航(1989—),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硕士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创新创业等方面研究。
报刊荟萃·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