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英,邓霜梅,李梦奇,王 斌
(邵阳学院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学科建设文献分析
李冬英,邓霜梅,李梦奇,王 斌
(邵阳学院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对学科建设的认识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探索和讨论,出版了大量文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可查到万余篇。文献数量上从快速递增到稳中略降:上世纪80年零星发表,1994年开始快速增长,2007年达到766篇顶峰,然后稳中略降;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论文数呈现相似规律,但比率缓慢下降。概念外延上:“重点学科”主题在文献数量和论文数量少于“学科建设”主题,但在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学科评估总体文献数量较少,年度变化上也不同。统计数据显示学科评估关注较少,学科建设着重关注涉及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的重点学科方面。
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学科评估
20世纪80年代,研究生学位授予开始,学科建设研究关注度增加,由于“重点学科”称号后面的巨额资源和话语权,学科建设重要程度激增。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讨论,对学科建设基本认识大致一致,如“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内容包括学科规划和方向凝练、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环境和制度建设等,研究生学科建设为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学科建设阶段包括起步、发展、提高、特色等,而在建设方面则各单位不同。
新时期,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国家层面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久久为功,废除已经“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的985工程、211工程这种整体建设方式,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必然开辟学科建设的新篇章。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依托,以“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学科评估”等核心词为检索对象,从总量、年度、文献类型、影响力等方面对30年以来的学科建设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新时期学科建设提供依据。
1.1 文献数量
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篇名为“学科建设”进行检索,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共有文献11745篇,其中期刊论文9369篇、报纸1139篇、会议论文(含中国及国际会议)508篇、硕士学位论文151篇、博士学位论文17篇,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建设文献数量分类统计数
按照出版年度,文献数量呈现“逐步增加到基本稳定”趋势。1981年到1984年,为2篇、3篇、9篇,1985年增加到18篇,但1993年以前每年不超过70篇,1994年开始,数量迅速增加到126篇,2007年达到766篇的最高值,2012到2016年每年约600篇(±60),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图名包含“学科建设”的文献
从图2中可以看出,数据库中的关于学科建设的文献,2000年以前主要是期刊论文,其他类型文献数量都很少,最多的1997年也才7篇,只占当年文献数的3.5%,2003年到2016年,每年的非期刊论文的文献数在71~155篇之间。
1.2 文献影响力
文献影响力评价是非常复杂的。一般而言,文献的引用次数尤其是他引次数是一个重要指标;文献的出版机构或者出版刊物的影响力通常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学科建设为题名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多,其他文献数量较少,本部分主要分析来自有影响力期刊的学术论文。
中文核心期刊与CSSCI期刊作为评定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力的依据。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对中文学术期刊的定义及期刊等级划分,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评定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1992年开始四年评定一次,2011年改为每三年评定一次。CSSCI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1998年以来每年或每两年发布一次CSSCI期刊目录。学科建设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和CSSCI论文数如图3所示,核心期刊论文数、CSSCI论文数占当年论文比重如图4所示。
图3显示学科建设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论文等关键论文数量呈现先增长、后稳中有降的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论文占当年发表论文的比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后续研究论文在深度和影响力方面变弱。
图3 “学科建设”关键论文统计
图4 “学科建设”关键论文比率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对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进行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自1985年以来共进行三次评选工作,当选重点学科后的投入大大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相应地,各省也以五年为周期进行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评选。为了评价高校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学科评估(整体水平评估)和聚类排位,自2002年以来已完成三轮评估。重点学科评选和学科评估为学科建设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体现学科建设效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2.1 重点学科文献统计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中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1986年调研预测、拟定方案,1987年进行了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试点工作,共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点。2001-2002年进行了第二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964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06年进行了第三次评选工作,在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677个二级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篇名为“重点学科”进行检索,共有文献3426篇,其中学术论文2911篇(含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82篇、CSSCI论文333篇),如图5所示。
图5 题名包含“重点学科”的文献
从图5可以看出,重点学科文献数量自1984年以来逐步增长,在第二批重点学科评选的2002年大幅增加,学术论文数量增加到141篇(2001年54篇),然后小幅回落,在第三批重点学科评选之后的2007年和2008年达到顶峰(学术论文201篇左右),然后逐渐回落到2001年、2002年的数量。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CSSCI论文数也呈现相似的规律,可见重点学科评选对于研究的推动作用。
将学科建设文献总数、论文数和重点学科文献总数、论文数对照,发展变化如图6所示(略去文献数量较少的80年代数据)。
图6 “学科建设”与“重点学科”关联
从图6可以看出,从学术论文数量看,重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重点学科的评选和相关研究促进了学科建设的研究和报道,从文献总量看,学科建设文献变化更加体现持续性,而重点学科的文献则在时效性方面更加明显,该对比也体现了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而重点学科是阶段性、运动式的工作。
2.2 学科评估文献统计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根据“自愿申请参加,免收参评费用”的原则,于2002年在全国开展学科评估工作。有一个及以上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可申请参加该一级学科的评估。2002-2004年第一轮评估共有229个单位1366个学科参评;2006-2008年第二轮评估共有331个单位2369个学科参评;2012年第三轮评估共有391个单位4235个学科(覆盖95个一级学科)参评。
图7 题名包含“学科评估”的文献
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篇名为“学科评估”进行检索,文献数量较少,共有文献278篇,其中学术论文216篇(含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篇、CSSCI论文33篇)。学科评估文献规模远远少于学科建设和重点学科文献规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跟学科评估发布排名但没有资源投入也不影响资源分配有关。学科评估文献变化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每年学科评估的文献数量一直不多,最多的2013年为45篇,当年学术论文数为24篇也为历年最多。学术论文出现峰值的2003年、2009年、2013年均为每一轮学科评估结束后一年。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和CSSCI论文数每年数量一般都在个位数,峰值也在每一轮评估后出现。
将学科建设文献总数、论文数和学科评估文献总数、论文数对照,发展变化如图8所示(纵坐标采用对数形式,略去文献数量较少的80年代数据)。
图8 “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估”关联
从图8可以看出,不管是学术论文数量还是文献总量,学科评估和学科建设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在年度变化上略有差别。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研究与报道的影响程度相对弱一些,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科评估文献数量不是很多,另一方面,由于学科评估中的排名对于资源分配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应检索,统计学科建设文献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科建设文献数量与重点学科、学科评估等学科建设关联内容文献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研究得出:
(1)自1981年以来学科建设文献数量总体上呈现先缓慢增长、再快速增长,然后稳中有降的发展变化趋势。1993年以前每年文献量少,1994年开始迅速增长,到2007年达到766篇最高值,此后稳定在650~750篇之间。学科建设研究论文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论文在数量上都是先快速增长,到2008年前后达到最高值,然后缓慢下降;发表论文中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比率和CSSCI论文比率虽然有波动,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2)从学术论文数量上看,重点学科、学科评估论文数与学科建设论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重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学科评估和学科建设的变化趋势在年度变化上略有差别。说明在研究上普遍重视关乎资源分配和投入的重点学科评选,而忽视没有直接效应的效果评估。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16-20.
[2]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7):45-50.
[3]李化树.论大学学科建设[J].教育研究,2006,(4):85-88.
[4]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6]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国家语委.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 件 的 通 知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2/s5911/moe_621/ 201606/t20160622_269365.html
[7]中国知网.www.cnki.net.
[8]百度百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http://baike.baidu.com/view/ 574725.htm
[9]百度百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http://baike.baidu.com/view/ 3564784.htm
[10]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国家重点学科评选.http: //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zlpj/zdxkps/zdxk/
[1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xsbdxz/index.shtml
湖南省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2014B060)资助。
李冬英(1976-),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