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应用与临床护理

2017-09-15 07:41:18张珍女谢爱兰翁小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正颌颌面满意率

张珍女,谢爱兰,翁小玲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住院部,广东 广州 510260)

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应用与临床护理

张珍女,谢爱兰,翁小玲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住院部,广东 广州 510260)

目的 探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及其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牙颌面畸形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40例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其中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与护理满意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牙颌面畸形;正颌;正畸矫治;优质护理

牙颌面畸形属于常见疾病,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出现颌骨、牙列发育性畸形或获得性畸形,临床表现主要有咬合关系紊乱,以及面部中下比例失调等[1]。为了进一步探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及其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患者227例实施了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牙颌面畸形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4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40例、女47例;年龄18~30岁,平均(23.6±2.9)岁;上颌后缩/下颌前突33例、上颌前突1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11例、上颌前突/下颌前突2例、下颌后缩11例、下颌前突29例。研究组男64例、女76例;年龄18~30岁,平均(23.8±2.7)岁;上颌后缩/下颌前突47例、上颌前突17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13例、上颌前突/下颌前突21例、下颌后缩9例、下颌前突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做好健康指导,术前做好准备,实施健康教育、换药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优质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态度要和蔼,对患者基本情况、心理状态等进行了解与掌握,掌握患者及其家属就诊动机。将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治疗的优势、必要性等告知患者,普及疾病、矫治术知识,告知相关仪器先进性,并将医院娴熟的技术告知患者,打消他们的顾虑,使得他们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2]。②术中优质护理:本科室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患者提前与医生约定住院时间,有些颌板模型入院前就做好,入院后交给医生即可,尽量减少手术等待时间。采取鼓励性语言进行安抚与鼓励,解释手术进程,促使患者做到心里有数。甚至可在手术室播放缓和音乐或轻松的电视来转移注意力,缓解精神压力,更好配合护理。③术后优质护理:矫治器应用后患者难以正常刷牙,加上有食物残留等,口腔细菌大量滋生,会诱发牙周炎等,影响矫正效果。④术后口腔护理采取四手操作口腔冲洗法:每天1次,并指导患者正确应用牙缝刷,每天检查口腔清洁状况,针对性指导。通过有效的餐后漱口监督与正确牙缝刷指导,改善患者口腔情况,促进术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2.2 组间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136例、不满意4例,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则对护理满意72例、不满意15例,满意率为82.76%,经统计学分析可知研究组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4754,P=0.0001<0.05)。

2.3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其中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牙颌面畸形属于常见疾病,从过去相关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单纯正颌治疗或正畸矫治治疗基本无法彻底改善牙颌面的不协调状态,为此近几年多采取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治疗。我院将接诊的227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在我院近几年开展起来,而且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操作人员也逐渐熟练,为此确保了手术成功率,但过去多以常规护理干预处理,术后恢复效果并不理想,并发症较多,随着优质护理干预逐渐应用起来,显示可以改善术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优质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对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强化,使得操作更为程序化与细节化,经护理责任制度来优化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意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3]。综上所述,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与护理满意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1] 宋 蕾,邓立梅.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优质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48-150.

[2] 郭 杰.正颌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29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2):157-157.

[3] 王 毅.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优质护理方法分析[J].饮食保健,2016,3(20):141-14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7.87.02

猜你喜欢
正颌颌面满意率
《正颌外科治疗手册:团队协作》出版发行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商周刊(2017年12期)2017-06-22 12:01:59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17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预见性护理结合护理路径在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2:01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临床应用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