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 娇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浙江 台州 317100)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干预作用分析
奚 娇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浙江 台州 317100)
目的 研究和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干预组上肢、下肢、手腕、平衡等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并促使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运动功能;干预作用
在临床上,脑卒中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发病率,该病症是由于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造成的脑干局灶性或者大脑半球持续性功能缺损,而其临床症状最为常见的则是偏瘫[1]。而很多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患肢制动状态,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关节痉挛以及肌肉痉挛,这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对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干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12 3.27)岁。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23 2.57)岁。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密切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病症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和护理,并对其家属实施健康宣教;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等。而干预组行康复护理。具体为: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24 h后,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首先对患者的患肢进行适当按摩,3次/d,按摩时注意针对其患侧以及健侧进行,以便协助患者肢体运动,并改善其血液循环。按摩时需根据肌肉的不同情况适当把握力度,一般通过安抚式按摩对肌张力较高的肌群进行按摩,而采用中等强度揉捏对肌张力较低的肌群进行按摩。其次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即做起及做等平衡训练,并协助其进行翻身,3次/d。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放轻动作,对运动量进行合理控制。而在训练仰卧位转换为坐位的功能时,应保持缓慢动作,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最后是进行站立训练,一般2次/d。即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以及站立平衡训练。在开始站立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通过各种辅助物,即拐杖以及专人扶行的方式,根据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协助患者慢慢的进行站立以及行走等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即4周后评价和分析患者的恢复程度,采用FMA法(Fugl-MeyerAssessment)对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对患者各个肢体运动功能,如上肢、下肢、手腕、平衡等运动功能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上肢、下肢、手腕、平衡等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上肢运动能力 下肢运动能力 手腕运动能力 平衡运动能力干预组 35 15.25±9.16 9.36±7.26 14.15±6.54 4.38±2.35对照组 35 20.54±10.23 14.58±12.23 18.37±9.37 8.56±2.89 t值 2.2463 2.1400 2.1534 6.5434 P值 0.028 0.036 0.034 0.000
目前在我国,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而很多患者由于遗留有肢体活动障碍,这不仅导致社会及其家庭面临严重的负担,同时患者自身也面临一定的痛苦[3]。而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医学通过“神经通路”学说,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即采用相关的康复技术,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加强训练,而患者反射性运动以及随意性运动的结合,有利于其正确形成运动反射。而利用反复的训练以及刺激等,能够将突触阻力降低,病促使患者的运动协调性快速恢复[4]。而康复护理训练通常是在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的24 h之后进行,患者在正确合理的刺激下,其受损的运动反射弧能被重新建立,且早期的脑卒中患者其损失区域及其周围的神经细胞导等,还未发生彻底的缺血性坏死,因此及时进行药物质量,并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和训练,则能促使该区域的细胞逐渐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目的[5]。
本文的研究中,干预组上肢、下肢、手腕、平衡等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5.25±9.16)分、(9.36±7.26)分、(14.15±6.54)分、(4.38±2.35)分,而对照组分别为(20.54±10.23)分、(14.58±12.23)分、(18.37±9.37)分、(8.56±2.89)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后,其运动功能获得显著改善和恢复,且患者各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并促使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1] 魏 頔,闫 涛.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6:3380-3381.
[2] 刘志霞.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30:155-157.
[3] 吴昌群.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3:1805-1806.
[4] 王 静.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31:254.
[5] 陈丙坤,张伟滨,吕政,罗洋,王红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08:1-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7.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