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平
看舌苔,辨疾病
文/陈平
专家简介
陈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师从著名中医急诊专家王左教授,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急症等疑难杂症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看病离不开“望、闻、问、切”四诊,因为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经络、皮、肉、脉、筋骨等与脏腑息息相关,人体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衔接内外。外部的征象与内在的脏腑功能关系密切,局部的病变可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也可从五官、四肢及舌苔、脉搏等方面反映出来。
望诊为四诊之首,其中望舌对了解疾病本质,指导辨证论治有着重要意义。望舌主要是看舌质和舌苔的变化。舌通过经络和脏腑联系,舌尖、舌边、舌中、舌根等部位分别与心肺、肝胆、脾胃、肾等脏腑相关联,并能反映特定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对舌苔的观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来为医家所重视。
正常的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上铺有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薄白苔。舌质的颜色、形态改变,主要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舌苔的苔色、苔质变化,可以反映病位的深浅、疾病的性质、津液的存亡、病邪的进退和胃气的有无。这里,我们重点谈谈舌苔颜色与疾病的关系。
舌苔的颜色变化主要有白、黄、灰、黑等4种。
白苔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疾病初期或恢复期及一些相对较轻的病症,各种苔色均由白苔转化而来。白苔一般主表证、寒证,提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常见的白苔包括薄白苔、白滑苔、白腻苔、积粉苔、白燥苔等。
薄白苔:苔质薄,苔均匀地平铺在舌面上,可隐约见到舌体,是正常的舌苔表现。薄白苔见于健康人群,提示机体气血充沛、脏腑功能调和、胃气充盈;也可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或各种内伤疾病的初发期。由于邪气尚弱,正气未伤,脏腑功能及机体的正常代谢未受到影响,因此舌象表现仍以薄白苔为主。
病理状态下出现的薄白苔,多出现在感受风寒或风热等疾病的初级阶段,可出现头痛、畏寒、发热、咳嗽、流涕、咯痰、喷嚏等症状。此时,由于病因不同,薄白苔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如外感风寒证的舌苔表现可以是薄白而湿润;外感风热表证,患者除了一般外感风邪的症状外,还常会伴有咽痛、咽红等风热症状,这时的苔色表现是薄白而干;外感寒湿表证,舌苔薄白而滑,舌面光亮、湿滑。临床薄白苔多见于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腹泻等病,一般病程较短,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白滑苔:苔色白滑、湿润,苔质较厚,一般平铺于舌面上而不能见到舌体。大多是感受寒湿或脾肾阳虚的表现,常伴有周身不适或形寒肢冷、眼睑浮肿、大便稀薄、舌质淡胖等症状。
白腻苔:苔色白,苔质颗粒细腻致密,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体,紧贴舌面不易脱落。白腻苔多见于外感湿邪、湿浊内生或食积不化、痰饮内停等证,常伴有头重身困、胸闷脘痞、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肢体酸楚等症状。
积粉苔:苔色白,满布整个舌面,如白粉般厚厚地堆在舌面上,扪之不燥,湿而不滑。积粉苔多由湿浊秽邪与热毒结合而成,多见于外感温热病。
白燥苔:苔色白,苔面干燥粗糙,有明显裂纹,扪之粗糙碍手。为内有燥热,津液受损,多见于热性病证。
黄苔一般表示里证、热证,多由白苔转化而成。临床上常见的黄苔有薄黄苔、黄腻苔、黄糙苔、黄滑苔、焦黄苔、深黄苔等种类。
在外感病中见到舌苔由白转黄,提示外邪已经入里化热,病情发展已经由表及里。一般黄色越深,热邪越盛,病情越重。薄黄苔为微热,深黄苔为热盛,焦黄苔为热极,黄腻苔为湿热,黄糙苔为热盛伤津。
薄黄苔:舌苔薄而带有浅黄色,能见舌体的淡红色,提示邪热虽已入里,但病情较浅,多见于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里热尚不严重。薄黄苔可见于感冒初期,也可见于鼻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此时,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咯痰、咽喉红肿、疼痛等症状。若舌苔偏干,提示体内津液已经受损。
黄腻苔:舌苔黄且质地较厚,苔质紧密、细腻和湿润。因黄苔表示热证,腻苔表示湿证,故而黄腻苔的出现,提示体内湿热蕴积或食积不化、痰湿内蕴。临床上黄腻苔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急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或便秘等;暑湿、疰夏的患者也可以有黄腻苔。
黄燥苔:舌苔黄而干燥,苔质颗粒粗而疏松,望之如沙石,扪之糙手。黄燥苔表示体内脏腑积热,或外邪入里化热,伤及津液。此时,患者常伴有口渴,口唇、鼻孔、咽喉干燥,皮肤皲裂脱屑,小便量少、颜色深,大便干结等表现。如舌苔色黄干燥,中有裂纹,提示燥热积于胃肠,常会有大便秘结的症状出现。黄燥苔多见于高热或炎症的急性期,如胆囊炎、肠梗阻、腹膜炎、阑尾炎等。
黄滑苔:舌苔色黄而厚,苔质细腻,舌苔表面湿润光滑,舌体淡白、胖嫩。黄滑苔临床上多见于邪热入里,但病势较浅,尚未伤及津液,又有痰湿蕴结;或是脾胃运化失调,痰饮停滞而化热。
焦黄苔:舌苔色黄兼有焦黑色,苔质干燥粗糙,舌边较少,常集中于舌体中部。舌色多为红绛舌。焦黄苔可以认为是由黄燥苔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提示邪热内盛,伤及津液,以致大便秘结;邪热存于体内,更耗津液,最终导致热盛津伤。
灰苔与黑苔属于同一性质苔色的不同阶段表现,一般认为灰苔是较浅的黑苔,灰苔是由白苔或黄苔向黑苔转化的中间过程。灰黑苔一般说明,病情持续日久,疾病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以,灰黑苔所代表的疾病病情通常都比较复杂和严重。在少数吸烟人群中,也存在着灰黑苔的情况,临床需加以鉴别。
灰苔:一般常见于慢性疾病,提示湿热内蕴已久,邪气与湿浊相合,可郁而化热,伤及津液。患者常伴有上腹部胀满、疼痛、恶心、嗳气、肢体困重、大便溏薄等症状。如见灰苔兼有黄苔,可考虑为郁热内盛,可伴有发热、便秘、烦躁、口干且苦等症状。如舌苔灰黄而干燥,提示体内郁热已伤及津液,除以上症状外,还会有舌红的表现。灰苔可因饮食不节,多食油腻肥甘的食物或饮酒过多等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肠道茵群失调而出现,常见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等病症。
黑苔:一般提示病情危重或疾病后期。黑苔的观察需结合舌色、舌体、苔质及全身症状综合分析。黑苔湿润,舌质淡嫩,一般是由于感受寒湿,或湿浊内阻,多见于重病或病久不愈,常伴有脘腹痞闷、口腻、消化不良、肢体困重、酸痛等全身症状。舌质干红,舌苔黑而干燥的,一般是由热盛伤津所引起,属实热证,临床上常可见于高热不退、大便秘结不通、腹满胀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或神志不清。此外,肾虚患者也可见到黑苔,临床上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等表现。
不同的苔色反应人体不同的状况,经常留意苔色的变化能及时了解自身体质的变化,对于中医“治未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