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EC框架下中国海外利益维护
肖莉梅,李宝俊
中国的海外利益;国际制度;APEC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主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塑造国际制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是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的必然趋势,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尤其是海外利益的现实需要。中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与亚太国家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为确保中国自身发展以及该地区的繁荣,中国在该地区的海外利益保护亟待加强。本文将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海外利益现状,APEC框架下中国维护海外利益的具体措施和APEC框架下中国进一步拓展海外利益的路径选择三部分具体阐述。
二战以后,国际交往的明显增多带来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成了有利于实现国际合作的大环境。追求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行为的根本动因。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需要与他国进行国际合作,但共同利益并不能够促成国际合作的顺利实现。为了达成合作,国家通过建立各种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来扫清障碍,保障合作的实现。[1]国际制度在帮助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共同利益上发挥重要作用。新自由制度主义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对大国而言,国际制度既可为其实现国家利益,又可传播其全球治理的理念。“参与国际制度,对一国的国家利益是有重要的利害关系的。在制度之外,不但不能得到制度之利,而且还会付出额外的代价,即可能受到制度内成员的排斥甚至制裁。”[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参与、跟随国际制度到推动、构建国际制度,从局外者到局内人的角色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国家利益以及逐渐被关注的海外利益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维护、拓展海外利益的方式和手段却无法跟上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的步伐。因此,从国际制度这一视角来探讨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也成为重要课题。自21世纪初,中国不断增强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不断调整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观念,[3]以更具主动性、建设性和负责任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处理世界和地区和平的事务,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2014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参见《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4-11/29/c_1113457723.htm.。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吸引着国际社会的关注。同时,该地区政治影响力在不断增加,许多重要的国家和多边机构的利益在此交织,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中国若想维护更多更全面的海外利益,首先得从周边着手,先做好亚太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主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塑造国际制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是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的必然趋势,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尤其是海外利益的现实需要。中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扎根于亚太,起步于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与亚太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海外利益成为我们观察的重中之重。
(一)亚太地区中国海外利益分布
海外政治利益方面。海外政治利益是中国核心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明确中国的核心利益,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威胁也不复存在,但仍与个别国家存在领土主权纠纷,中国领土主权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国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实现了从重视国际制度到塑造国际制度的转变,中国的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社会的政治承认等海外政治利益有了明显提升。中国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论坛、塑造国际规则等方式,为实现双边、多边合作提供保障。中国积极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地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积极主导亚太自由贸易区、金砖国际合作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机制,努力提升中国在地区性、全球性国际制度的话语权,夯实国际影响力。
海外经济利益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两方面。从对外投资上看,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http://hzs.mofcom.gov.cn/article/date/201612/20161202103624.shtml.。2015年,流向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流量1 083.7亿美元,占74.4%,对拉美地区的投资126.1亿美元,占8.6%,对北美洲地区的投资107.2亿美元,占7.4%,三地区集中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0%以上,亚太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从对外贸易上看,根据商务部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6年秋季)》显示,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发展到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175 300亿元。中国与美国双边贸易占14%,与东盟国家贸易占12.1%,与日本贸易占7.5%,与韩国贸易占6.8%,与俄国贸易占1.9%,与香港贸易占8.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6年秋季)》,http://file.mofcom.gov.cn/article/gkml/201611/20161101564835.shtml.,中国仅对亚太地区贸易总量接近50%。因此,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主要场所,是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对象与伙伴。
海外安全利益方面。亚太地区的恐怖势力得到遏制,但伴随美国反恐战线的收缩和转移,恐怖势力反扑迹象明显。如表1,全球恐怖威胁指数排名最高的10个国家中,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依然是恐怖活动重灾区,恐怖威胁程度极高,中国的安全利益受到极大威胁。从公民安全利益来看,随着中国公民赴海外旅游、经商、游学及执行公务的数量快速上升,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各种合法权益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内地居民出入境人数2.55亿人次,同比增长9.84%。内地居民出境前往国家(地区)居前十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越南、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2015年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同比稳步增长 人员总数首次突破5亿 交通运输工具数量达2616.17万》,http://www.mps.gov.cn/n2254996/n2254999/c5128732/content.html.。从分布看,亚太地区是中国海外公民最集中的区域,海外公民安全利益面临的风险大部分集中于该地区。
表12016年全球恐怖威胁排名前十位国家(GPI与GTI数据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整理,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发布的《2016年全球和平指数报告》(2016 Global Peace Index,GPI)、《2016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Global Terrorism Index,GTI), http://www.visionofhumanity.org/gpi-data/.
海外能源利益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在增加,国内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渐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中国50%以上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地区,从亚太地区进口的较少。而日本的石油进口几乎100%来自中东,韩国约70%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4]由于存在海上运输的安全问题以及中东地区局势不稳定等因素,中、日、韩急需新的石油进口通道,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和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中、日、韩三国为争取俄罗斯能源展开激烈竞争。
(二)亚太地区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处在不断扩展的亚太地区的地理中心,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区域中心地位是任何国家无法取代的,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亚太经济总体向好,中国在亚太各国中经济比较优势突出,对亚太各国的经济吸引力逐渐增大,中国参与地区事务越来越具有建设性,塑造地区经济秩序的能力稳健提升。其次,中国的政治优势日渐显现,与周边国家互相借鉴、增进交流有所加深。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影响上升,以及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争取了越来越多邻国的理解,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趋于扩大。[5]再次,中国与亚太国家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拓展与亚太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中国海外利益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周边外交和大国博弈两方面。亚太地区的战略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有最直接的影响。中国在共享地区和全球经济繁荣的同时,还要承受外部动荡和外部经济衰退所致的影响。
中国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周边外交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首先,周边外交面临领土领海主权权益争议的压力和挑战,争端不解决,安全隐患将一直存在。其次,除了传统安全问题以外,非传统安全问题众多,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例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能源安全等,严重威胁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再次,周边国家政局不稳,其产生的外溢效应严重影响到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最后,域外大国的介入加剧地区分化,导致区域一体化困难重重。在这些问题上,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面临重重考验。
大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博弈也对中国海外利益造成极大的威胁。身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保持其世界领导地位,积极参与亚洲和欧洲事务。美国将二战后构筑的安全体系推向全球,为了实现其对国际安全的控制,通过制定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以保持其在安全体系的领导地位。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强调亚太对美国的重要性,加强对其盟国的防卫承诺,加固其主导的同盟体系和地区安全秩序,试图抢占亚太地区的国际规则制定权,声称美国要领导亚太各国“建立一个更富有活力和更持久的跨太平洋体系、一个更成熟的安全和经济构架”。[6]加入APEC可有效发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加剧地区秩序转型的复杂性,形成对其有利的地区秩序。在经贸方面,由于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对华巨额贸易赤字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制约,美国对华实施贸易保护,而对亚洲的一些国家实行更大的贸易开放,很大程度上排挤了中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新上任的总统特朗普,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对中美贸易造成冲击。在当今的单极体系之下,中国若想在消减美国维护霸权的压力之下提升自己的地位,除了参与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制度以减少消极因素之外,更关键的是在亚太地区的地区制度上发挥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崛起环境。
日本作为美国最坚实的盟友,推出的新国家安全战略旨在应对“中国威胁”。在外交方面,安倍政权将更多的物力财力投向了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以拉拢东南亚国家抗衡中国。在获取俄罗斯能源上以及海外石油开发上,中日已持续展开较量。在经济架构上,日本不顾国内反对,坚持追随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以及日本采取的外交举措对中国的海外利益都造成了潜在的、长期的严重威胁,压缩了中国在该区域的战略空间。
(一)区域合作理论与APEC的建立
新自由主义对国际关系提出了三个命题:首先,承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但强调无政府状态可以实现有序化。其次,国家是单一和理性的行为体,将国家利益置于对外关系的首位,强调绝对收益,国际机制的建立和维持是国家利益判断的选择。再次,强调国际机制、国际制度的重要作用,对国际合作的可能性持肯定态度。其中,区域合作理论是国际合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自由主义认为,实现区域合作需要以相互依赖作为前提条件,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作为基本途径,全球化发展作为重要动力。区域合作不仅是全球治理的一种模式,也是全球治理的发展阶段。亚太地区经济的相互依赖为实现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为达到绝对收益的目的,国家寻求一种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国际合作,APEC应运而生。
经济治理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心。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今天,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牵动世界的神经,这决定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中国通过各种经济治理平台,为地区和全球经济繁荣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在地区层面上,APEC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经济组织,足以证明亚太经济的增长和完善对于中国的重要性。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APEC的目标逐渐多元化,不断衍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议题丰富了APEC的合作内容。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1月,现有21个成员,中国于1991年正式加入该组织。回顾中国加入APEC的二十余载,中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对APEC的发展和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倡议和主张,为亚太经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APEC是中国最早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集中了中国多个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和外资来源地,参与亚太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与各成员发展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并且,成员中除了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还有东南亚邻国,参与APEC合作有利于协调中国与大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二)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
海外政治利益方面,中国根据亚太地区的复杂性,从制度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倡议主张——“APEC方式”以推动地区合作,在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的同时,促进了亚太经济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APEC是一个由诸多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论坛性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与WTO及其他多边贸易集团所采用的谈判、强制、法律约束的原则有根本的不同,APEC有自己独有的行事原则,即“APEC方式”。从成效分析,APEC方式确实是一种创新,切实可行地推进了茂物目标的实现。[7]APEC方式的提出要归功于中国。中国于1996年提出“APEC方式”,即“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该方式具有灵活、不具强制性的特点,保持较低的制度化水平,有利于推动中国更多参与周边地区和跨地区的贸易安排和合作,也有利于缓解成员国在国情、制度、经济基础等领域的差异性,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实现。
2014年,APEC北京会议上成功制定了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启动并全面系统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巩固亚太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实现亚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亚太工商界便提出建设亚太自贸区的构想,但仅限于构想和愿景,2014年北京APEC会议将其变成现实,迈出了从梦想到行动的历史性进展*参见《亚太自贸区:梦想照进现实》,《光明日报》,http://news.gmw.cn/2016-11/10/content_22912872.htm.。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这一成果将把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将使太平洋两岸的经济体广泛受益,为亚太经济增长和各成员共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参见《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闭幕辞》,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1/11/c_1113206629.htm.中国为建立亚太自贸区所做的努力,有助于增进各方在区域贸易安排上的共识与互信,这种尝试是富于建设性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本地区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国际地位。
海外经济利益方面,中国提出合理目标及框架性措施,维护对外贸易的顺利展开。APEC自成立之初,肩负着“三大使命”,或被简称为“两大轮子”:即“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但在1997年,APEC经历了“理想破灭期”。[8]由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APEC过早、过急地提出“部门提前自由化”并遭到失败的双重冲击,APEC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严重受阻。2001年的上海会议,中国试图力挽狂澜,精心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上海共识》,以重振贸易投资自由化。但由于突发的“9·11”事件,美国将APEC作为反恐的工具,中国的努力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除了《上海共识》以外,中方还提出对APEC已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中期评估”,为后来《釜山路线图》的议题设定奠定了重要基础。2005年,韩国的《釜山路线图》为推进茂物目标的按期实现制定了框架性的实施措施,使茂物目标的实现有章可循。
2014年,APEC北京会议上成功制定了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APEC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年),在推进亚太自贸区建立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亚太自贸区的建设,有利于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以及推动WTO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对中国而言,中国面临的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通过逐渐消除各种经济体众多的限制性贸易和投资政策,可以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9]
2016年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利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为如何推动亚太地区的整体发展提出“中国方案”。习近平在演讲中进一步强调,要深入落实北京会议制定的互联互通蓝图,完善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架构,确保2025年实现全面联接的目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互联互通、三位一体、2025年,这几个要素展示了中国落实APEC会议目标从上至下的坚定决心和高效的行动力*参见《专家:利益共享才能实现亚太长远繁荣》,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1121/c1002-28882476.html.。
海外安全利益方面,中国呼吁各成员国在能源、反恐等非传统安全的议题上加强合作。能源安全方面,2004年胡锦涛在智利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倡议,呼吁各方加强在新能源开发和能源扶贫等领域的合作。随即,2005年APEC在北京召开可再生能源发展经验交流研讨会,为巩固成员间的能源安全合作提供平台。2014年是APEC中国年,中国倡导能够在能源领域开展跨领域和部门合作,在能源合作议题上呼吁“共建亚太能源安全新体系”,“一方面维护亚太地区能源供应多元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价格平稳机制;另一方面不局限于双边合作安全,更应建立多边、地区安全机制。”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加拿大、秘鲁签订了系列合作协议。该议题的探讨维护了中国的海外能源安全利益,同时为亚太可持续能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反恐合作方面,在“9·11”事件之后,反恐合作也成为APEC会议的新议题,中国积极配合反恐倡议和反恐行动,积极参加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反恐联盟。2014年的北京APEC峰会,中美探讨反恐合作。2015年在马尼拉APEC峰会上,亚太领导人呼吁各国政府紧急加强反恐合作,鼓励各经济体落实《亚太经合组织反恐和安全贸易战略》。中国于2015年12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这是完善国家法治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依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不断衍生,中国还在公共卫生安全、金融安全等其他方面维护本国海外利益,并为地区安全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总而言之,从参与APEC的进程来看,中国从以前的跟跑到现在的领跑,其积极的、负责的、合作的态度对APEC的运行原则及议题推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维护中国海外利益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方面,参与APEC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开放与经济改革,为加入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多边体制做准备。加入WTO前,APEC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平台,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框架。中国充分利用这个区域性国际平台,参加各类经济合作,开展各类经贸活动,努力为中国经济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外利益不断增长,中国在对外经贸领域的利益只有加入多边贸易体系才能得到有力保护,只有加入WTO,中国才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参与APEC积累的经验以及在市场开放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为加入WTO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参与APEC利于加深双边的政治关系,并在多边互动中稳定双边经济政治关系。APEC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地缘政治对话场所,为中国与美日俄的定期高层会晤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增加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对话、消减战略疑虑。同样,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互动,为中国的发展争取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对于现实中国家间关系以及国际事务的处理,具备较强的指导意义。要辩证看待国际制度的性质及其作用,不能一概而论。由于APEC成员在国情、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利益错综复杂,APEC采取特殊的APEC方式。其机制的模糊化,一方面是符合亚太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地区经济合作的迅速实践,而不是将注意力无限期地放在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之上;另一方面,APEC方式的灵活、自愿、单边执行方式,保持较低的制度化,也给不履行承诺的成员以借口,从而降低了推动国际合作的有效性,致使其机制太软弱。APEC在机制上存在的缺陷,为中国在参与国际制度、塑造和建立国际制度时提供了参考。机制的建立不仅要符合成员国的国情,还要保证制度机制的效力和作用,从而在更大范围内维护自身的利益、实现地区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这为中国参与、塑造其他国际制度提供了改进方向。
回顾中国加入APEC以来的表现,中国一直以来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智慧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最繁荣的地区,APEC成员经济总规模占全球的57%,中国需要APEC这个合作平台。同样,中国经济巨大的增长潜力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也为APEC区域内的经济政治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中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同区域伙伴共商、共建、共享,为亚太互联互通事业作贡献”*参见《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7-04/12/content_1765601.htm.。APEC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中国加入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其他领域的国际制度积累了经验。中国对地区性国际制度的深化和发展是实现对全球性国际制度参与和塑造的必要准备,为拓展自身海外利益指明方向。
第一,积极传递和平发展战略,打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议,增强中国国家身份的地区认同。积极协调国际制度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意愿和利益,为实现中国海外利益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多边外交补充双边外交,提高中国国际制度的参与度,表达中国接受国际机制和国际规范约束的意愿,承担起与自身实力、地位相符的地区责任,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削减其他国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疑虑和恐惧,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合作,使之接受中国的崛起,为中国海外利益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加强经济合作,为中国经济拓展更多机遇和利益。一方面,在地区制度框架内,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经贸活动,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创新经贸发展,呼吁地区内领导人支持中国的亚太自由贸易各项措施,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由当前的国际投资大国向投资强国迈进,在国内创造更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在国外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拉动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完善政府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以提升海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在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合作,促进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共同繁荣,降低其他国家内部的政治动荡和国家间关系恶化破裂的风险,以维护好本国的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安全利益。在能源问题上,维护亚太地区能源供应多元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价格平稳机制。在保障海外公民与法人安全方面,除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以外,还应丰富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安全保障主体。国家是海外公民安全和企业安全的主要保障者,但不再是供给安全资源的垄断者。鼓励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如企业、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尤其是私营安保公司参与到海外公民和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中来。在国际制度框架中,塑造对海外公民有利的制度规则。
第四,发出中国声音,搭建更多合作平台,提高国际制度能力,在国际制度的参与、完善、构建等方面维护与拓展中国的海外利益。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衡量国际制度的性质和作用,有选择地参与国际制度,避免陷入西方大国的制度陷阱。在较为成熟的国际制度中,灵活运用国际制度发展自己和保护自身利益,并在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现有制度向更公平、合理的方向调整和改革,使之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
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构建,主动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根据各类议题,将不同利益诉求、不同立场的国家团结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双边、多边的合作,增强与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友好关系,深化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政治互信、价值认同和经济合作,为拓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搭建重要平台。提高国际机制创新能力、制订重要议程能力和拿出建设性倡议的能力。[10]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积极创建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制度是中国维护本国利益的需求所致,这有利于中国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中获取更大的主动权,为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提升争取更广阔的战略空间。比如,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一带一路”战略等,中国通过这一系列新举措,搭建更多合作平台,积极促进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共赢,推动自身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设计是中国经济合作战略的升级版,其推进考验着中国的战略智慧,也必将深刻改变中国国际经济环境。[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主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塑造国际制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是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的必然趋势,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尤其是海外利益的现实需要。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进一步扩展了海外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一带一路”战略在是否推进制度建设上虽未下定论,但其本身包含了对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12]并且,从美英等西方大国的崛起历程来看,都存在国家利用国际制度服务国家利益的行为。由此可见,制度性工具对于国家保护本国利益,尤其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欧阳永.国际机制的创设与国家利益的博弈——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平原大学学报,2006,(6).
[2] 李少军.国际体系:理论解释、经验事实与战略启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
[4] 刁秀华,周轶赢.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6,(4).
[5] 陈向阳.运筹中国的亚太战略[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2,(4).
[6] 刘鸣主编.国际秩序中的中国与新兴国家:领导作用、制度构建与身份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 宫占奎.APEC发展历程的中国烙印[J].秘书工作,2014,(12).
[8] 陆建人.APEC 20年: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2010,(1).
[9] 孟夏主编.中国参与APEC合作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10] 夏立平.联合国与战后国际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5).
[11] 门洪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J].国际观察,2015,(6).
[12] 王明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J].东北亚论坛,2015,(6).
[责任编辑刘蔚然]
TheProtectionofChina’sOverseasInterestsundertheFrameworkofAPEC
Xiao Limei, Li Baoju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s overseas interests;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PEC
Thank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China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ork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o maintain lasting peaceful relations, safeguarding world and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the ability to shap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re the inevitable trend, because of the growth of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needs of protecting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especially China’s overseas interests.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could be called one with all prospering or declining as on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protection of China’s overseas interest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paper focuses on three parts:the currency of China’s overseas interes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hina’s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tect overseas interest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APEC; And how to safeguard China’s growing overseas interest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APEC.
肖莉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宝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