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行为者

2017-09-14 18:43汤玉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8期
关键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汤玉红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固然人人都起一些作用,人人都应该身体力行,但是,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行为者,因为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起着比普通民众更大的作用:他们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想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上起着表率作用。

关键词:党员干部和公务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237-03

中国共产党于201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为此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把24字箴言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求全国人民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于精神追求,外化于自觉行动。显然,全国人民都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固然人人都起一些作用,人人都应该身体力行,但是,我认为,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更应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行为者,因为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起着比普通民众更大的作用。

一、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想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依赖于国家执政者通过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制度、法律、政策来实现。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是掌握公共权力者,是通过他们的公务活动制定和执行制度、法律、政策者。他们能否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制度、法律、政策,对于能否实现我们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起着决定性作用。

国家的富强是指国家的经济富裕以及建立在经济富裕基础之上的军力强盛。国家的富强固然依赖于全体劳动者掌握科技、勤奋劳动,但是,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之充分调动起来,不同劳动部门之密切协作,经济领域的物资、资金、运力之充分发挥作用,科学技术之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掌握公共权力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们良好的公务行为。对于这一点,我国改革前后的实际情况可做客观证明。在1978年国内各领域全面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后,就是因为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新的具体制度和法律、政策,才使得我国的经济迅速富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我国的军力也明显强盛起来。由此可见,党员干部和公务员良好的公务行为,对于实现国家的富强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显然应当成为践行国家富强之价值理念的主要主体。国家的民主是指人民群众在国家的治理上享有参与決策和管理的权利。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从新中国成立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平民能够享受多少民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参与决策权、知情权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愿意实质上而不是形式上给予多少民主权利,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国家近些年来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其基本内容上就是要限制官员之权、扩大平民之权,要求官员尊重和维护平民的民主权利。即使在目前,一个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速度和民主政治实现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当地官员的民主意识和公务行动。因而,党员干部和公务员都应该自觉承担起践行国家民主之价值理念的主要责任。国家的文明在此主要是指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实现国家的文明之价值目标,也主要依靠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主要的行为主体来积极践行。因为,各级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握有管理文化事业之权力,负有组织文化建设之责任,只有他们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妥善地组织和管理社会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国家的文化日益繁荣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和谐主要是指国内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和睦。就国家的和谐来说,虽然关涉到全体公民共结和谐关系、共建和谐的局面,但也是主要依赖于党员干部和公务员的良性作为。因为,在协调干群关系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众所周知,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发生的群体事件,都跟当地官员强征土地、强拆民房、强截上访者和肆意损害平民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乃是某些官员恶化了干群关系、破坏了和谐局面。某些领导干部若能自觉践行和谐之价值理念,情况就会好很多。而且,国内民众之间的关系之协调,以及对于暴力恐怖分子的打击,也主要依靠党员干部和公务员的积极作为。因而,党员干部和公务员也理应自觉成为实现国家之和谐价值目标的主要主体。

二、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在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上起着关键性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而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价值理念,也是主要依赖于党员干部和公务员作为主要的行为主体来践行,因为,他们不仅是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和掌握者,而且同时也是社会的管理者,他们对于能否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是依靠所掌握的公共权力,合法地、有组织地、带有强制性地管理社会。若要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目标,就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作为和良性行为。社会层面的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在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的人身自主和行为自由。自由涉及到基本人权,从原则上讲,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法律法规范围内的人身自由、行动自由。但在实际上,不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无法真正享受自由权利,即使在目前,人们的自由权利还可能会被无良官员所剥夺。比如,有的人上访会被官员阻截乃至被关进精神病院,有的农民不愿出卖土地却会被官员强行低价征收,有的居民不愿拆掉所居住房却会被官员伙同商人动用警察强行拆除。因而,平民在社会中的自由权利之充分实现,毫无疑问主要依赖于官员们真心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自由之价值理念。社会层面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地位上一律平等(包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享受社会基本待遇上人人平等)。实现平等这个价值目标,也是主要依赖于各级党员干部和公务员作为主要的行为主体来践行,因为他们可以在实际上左右人们之间的平等或不平等。比如,你作为一个应聘者,希望一个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上对所有应聘者一律平等,但假如这个单位的领导人想照顾哪位自家人或者关系户,暗箱操作,你的平等愿望能顺利实现吗?你作为一个商户,希望在纳税上跟其他商户一律平等,但假如税务人员收了别的商户的贿赂,办税不透明,你的平等愿望能顺利实现吗?你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想凭工作能力和业绩升迁,但假如上级主管收了别人的贿赂,搞一言堂和暗箱操作,你的平等愿望能顺利实现吗?所以,唯有官员们自觉践行平等理念,社会上才能实现平等目标。社会层面的公正和法治,主要是指让人们都能够合理地得其所应得,都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社会的公正和法治本来就不是依靠平民来实现的,毫无疑问更是主要依赖于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党员干部和公务员的良好行为来实现的。社会公正的本义是让人们能够得到其所应该得到的东西,即得到人们按照既有道理、规则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社会地位、荣誉、奖励等。社会现实表明,只有居于领导地位、管理地位者,才能影响、左右、干预别人是否能够得其所应得。社会的法治之实现涉及到要动用司法机构、政府机构的强制力量,影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干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更是唯有掌握公共权力的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才能力所能及。他们如何作为,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法治状况。所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也是只能主要依靠党员干部和公务员们来自觉践行。endprint

三、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上起着表率作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的重要规范。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我们社会中的所有人,都应该成为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行为主体,认真践行这些道德规范。爱国,古今中外之国家都会有,但我们当今的中国人之爱国有其特殊性,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现实形态)。其二,热爱我们血脉相传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我们国家存在的民族依托和人口标志)。其三,热爱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繁衍的这一方土地(这一方土地是我们国家存在的空间依托和地理标志)。我们作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成员,当然就应该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热爱我们的这一方土地,必须勇敢地保卫和积极地建设我们的国家,绝不可干损害国家民族尊严和利益的勾当,绝不可以为了谋取私利而出卖国家机密、主权和领土。敬业,就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抱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地千方百计做好它,绝不可敷衍塞责、消极懈怠。只有每个人都忠于职守,尽心尽力,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才能切实地保卫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社会繁荣兴旺,使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诚信,就是要在待人处事上真诚、老实、讲信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人们都极为崇尚这种道德品质。国家的保卫和社会的建设需要人们相互协作共同奋斗,所以,人们在社会中待人处事,只有讲求诚实守信,才能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使社会生活协调有序,使所有人同心协力,使各项事业顺利推进。友善,就是要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友好、和睦、善良。我们同为炎黄子孙,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同为一个社会中的建设者,应该彼此友好相处,善意相待。假如相互尔虞我诈、恶意争斗,那么于国、于人、于己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作为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这些道德规范,对于我们社会中的任何人,不论属何民族、在何行业,不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是带有根本性、共同性的道德规范,都应该内化于精神追求,外化于自觉行动。在其中,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尤其应当成为践行这些道德规范的模范和表率,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高、社会影响大,起着很大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总之,每一个党员干部和公务员都要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模范践行者,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身体力行,做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好当家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坚持党性原则,大胆改革开放,积极进取,脚踏实地,成为关心人民疾苦、忠实服务人民的好公仆,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想一想自己的身份,要严于律己,心怀坦白,光明磊落,崇德向善,拒腐防变,体现自己的道德人格价值,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和整个精神世界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谱写自己更加绚丽的人生篇章。

參考文献:

[1]光明日报社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进步[N].光明日报,2013-12-24.

[2]郭建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13-12-30.

[3]王金华.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4]孙玉华.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04).

[5]王英杰.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领导之友,2014,(02).

[6]戴木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2).

[7]刘宏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领导干部的角色定位[J].攀登,2013,(04).

[8]左亚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和深化[J].理论月刊,201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三严三实” 做师生满意的党员干部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