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路
摘要:本文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对“语言学概论”的教学过程加以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以期实现“语言学概论”的理论教学与“对外汉语”的实践教学之间的顺利对接。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114-02
一、改革背景
“语言学概论”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基础课程,与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在讲授普通语言学理论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就能充分发挥“语言学概论”课程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在使学生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激发其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提升其对外汉语的教学技能,为今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本课程的应用性质。学以致用是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在概述环节,就应将本课程的实用性对学生交代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分析语言的一把钥匙,通过将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对比分析,既能加深我们对汉语的理解,也能对对外汉语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基本理论的同时,适当地向对外汉语教学所需的知识结构作一定的倾斜和衔接,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调整教学內容,加强教学针对性。目前本课程使用的通行教材是叶蜚声、徐通锵编著,王洪君、李娟修订的《语言学纲要》。该书虽然对当下语言学界的最新成果作了部分吸收,对过去的一些相对陈旧的观点作了修正,但是对于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这本教材并不完全适用,需要我们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对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做必要的增补,对教材当中与对外汉语相关而阐述不够透彻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延伸。比如西方主要语言学流派的相关介绍一直以来都对构建对外汉语的知识结构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身又属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而该教材却没有涉及。如果我们预先对其进行补充教学,不仅能够与对外汉语教学作有效的衔接,而且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其他教学内容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3.改变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环节。(1)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提问和质疑恰恰是理论运用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具体的方法是: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以深化学生的理论理解。比如,语音教学中的音位理论相对抽象,在学生已经知道元辅音音质差别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从实际发音情况看,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但为什么让不同的人发某一个指定的元音或辅音时,我们感觉是同一个音?就同一个人的发音而言,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所发的元音或辅音一定是不同的,但为什么又把它们当成同一个语音单位?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不易回答。事实上,人对语音的感知是一种范畴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人们对语音的心理印象是在对客观声音进行过滤和筛选之后才形成的。语音差别在语言中只体现一种功能——把不同的意义区别开。因此,人们对语音差别的感知并非一视同仁,不是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而是根据其是否区别意义:凡是和区别意义有关的语音差别,人们就一定会敏锐感觉到差异之处,否则就会影响语言信息的传递,导致听不懂或误解别人的意思;凡是和区别意义无关的语音差别,人们对其的感知就会迟钝,甚至完全不能感知。通过不断地提问导入,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就会不断深化。并且,伴随着提问的逐步深入,理论就会逐步呈现相关语言现象的丰富细节,这就为学生运用理论去观察和解释有关现象提供了可能,理论对语言现象的科学观察和有效解释也才可能落到实处。(2)以具体的语言材料作为理论理解的前提,通过理论解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任何语言学理论都应以具体的语言事实为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理论的理解必须以对语言事实的掌握为前提。因此,在讲授某一理论时,我们应当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的对语言现象作分析解释的活动中发现语言学理论的价值与魅力。主要方法是:为学生展示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当学生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再适时地引入恰当的理论依据,给出解决的方案,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实用性。所谓理论解释,是指将理论知识同实际的语言现象相结合,充分利用和展现理论的解释功能,这不但能够描写相关的语言现象,而且有能力对这些语言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学会运用理论来对客观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是理论运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理论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如下例句:a1.杯子在茶几上面—a2.?杯子在茶几下面;b1.汽车在大厦前边—b2.?大厦在汽车后边;c1.邮票贴在信封上—c2.?信封贴在邮票上。两句的真值一样,但学生都会觉得前一句自然,后一句别扭。在学生发现通过直觉和经验无法解释上述现象时,我们再来引入适合解释这一问题及其背后理据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直接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语言的组织形式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外化表现。因此,语言形式总是和人的认知方式相一致,如果语言形式背离了人的认知方式,就不易被人们所接受。从人的认知习惯来看,当人们去观察和感知处于同一空间内的两个物体时,目光不可能同时聚焦于两个物体,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个物体之上,这个物体因为受到关注而在人的心理上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另一个物体则只能作为受关注物体的陪衬,从而形成“主体—背景”的认知模型。一般说来,体积、面积相对较大的物体通常被看作背景,体积、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通常被当作主体,而在汉语里,“在……上/下/前/后”这个语言形式中插入的成分通常是表示背景的,(a2)、(b2)和(c2)之所以感觉别扭,是因为这个结构中的名词所表示的都是体积或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这样的物体本应成为主体,而由于结构的原因沦为背景,违背了上述的认知规律,所以句子让人难以接受。当然,具体的语言材料除了由教师提供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比较和联系的方式激发其理论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3)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对外汉语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讲清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各种主流理论之后,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将其与对外汉语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向学生强调知识运用的重要性。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即将基本的语言学理论做适当延伸,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到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差异对比问题。从语言类型的角度来看,汉语与其他语言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别:世界上的其他主要语言基本上都属于屈折语或黏着语,在表达结构意义时都有一定程度的屈折变化,而汉语则属于缺乏屈折变化的孤立语,其语法意义的体现更依赖于词序和虚词。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来看,其他语言的文字基本上属于表音文字,而汉字则属于意音文字。这两个方面也正是很多外国人认为汉语难学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将语言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讲清楚,更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将汉语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其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等各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掌握语言对比的方法,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解汉语的重点难点。(4)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外环节,根据某些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的小论题,或者是开列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课题小组,选择某个论题,参考有关的研究成果,搜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总结一些规律,并写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这样,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自然地阅读了有关的语言学论著,培养了搜集语料、分析语言现象、归纳语言规律的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活动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杜道流.“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2]贺阳.语言学概论教学与理论运用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
[3]申小龙.谈“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