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综合气道护理措施与效果

2017-09-14 12:59:45叶宝平
关键词:套管气管脑出血

叶宝平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综合气道护理措施与效果

叶宝平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综合气道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定义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气道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0%、9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脑出血;气管切开;综合气道护理

脑出血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手术治疗后患者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持续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以致咳嗽反射弱、分泌物量较大等,为了有效保持气道通畅,临床常予以患者气管切开干预,但是气管切开过程中容易加大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需要辅助有效的气道护理工作[1-2]。本研究中以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71例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综合气道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现将其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2±5.3)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21例,初高中学历26例,小学及文盲3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0.8±5.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22例,初高中学历26例,小学及文盲2例。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气道切开,用全自动注药泵泵入生理盐水+氨溴索持续湿化气道,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调节泵入的速度(2 mL~6 mL/h),气管切开管口处予气切型面罩罩住给氧,可以保持气道处于湿润状态,吸痰时不用取下面罩,气管切开处伤口每日予碘伏消毒2次,消毒后予无菌纱布覆盖,在纱布上再垫一次性无菌巾,无菌巾长度为20 cm×宽度15 cm,以防止痰液渗漏,无菌巾上覆盖经过消毒处理的纸巾,随脏随换。这个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环境干预、气道护理相关知识宣教、常规进行体位护理以及口腔护理,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综合气道护理,现报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包括制PPT、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相关视频资料、面对面讲述等,内容包括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主要护理干预措施等,提高患者对气管切开手术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1.2.2 切口护理

患者气道切开之后要注意观察出血情况,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一般1 d更换2~3次敷料较为适宜,在更换辅料时注意采用生理盐水对切口以及周围皮肤进行清洗、消毒,被痰液污染的纱布要及时更换,同时观察切口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现象。护理人员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观察切口周围的皮肤颜色以及剪口敷料的清洁程度。

1.2.3 套管护理

分一次性带气囊套管和一次性塑料套管,一次性气囊套管管口每日予生理盐水清洁,一次性塑料套管的内套管予过氧化氢溶液浸泡3~4 min,清洗后再次予过氧化氢溶液浸泡30 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回气管套管内,2~3次/d。

1.2.4 吸痰护理

气管切开之后要及时进行吸痰处理,操作之前注意将吸氧浓度提高2 min左右,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将时间控制在10~15s左右,如果患者痰液量较多可进行间断吸痰,需在反应平复后进行[3]。

1.2.5 气道湿化护理

一般而言,可选择0.4%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湿化处理,每天用量≤250 mL;如果患者出现血痂或者痰痂可选择1.25%碳酸氢钠溶液,以降低患者的痰痂与痰量,可有效避免肺内感染。

1.2.6 堵管与拔管护理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快拔管,操作之前注意先堵管1~2 d,如果患者未出现任何异常后将其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干净,同时观察其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定时为其翻身、叩背帮助其排痰顺利。试验顺利完成情况下方可拔管,然后用油砂覆盖切口并定时更换[4]。

1.2.7 心理干预

气管切口之后不适感明显,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暴躁”的情绪,甚至有患者会影响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沟通,告知其气管切开治疗的优势以及必要性,同时予以其情感支持和鼓励,指导其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1.2.8 营养支持

气管切开36~48 h内予胃肠外营养;气管切开36~48 h后予管饲饮食,将输液管插入瓶中,间断分次或连续不断滴注,每日营养总量1500~2000 mL,滴注过程中用热水袋或加温器保温;气管切开7~14 d吞咽功能良好者经口喂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吞咽功能障碍者仍予管饲饮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以及出血、导管脱落等)的发生机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自制问卷进行调查,>80分、60~80分、<60分表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度+较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0%、9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脑出血成为当前一种广泛发生的急症重症,据资料显示,每年因该疾病死亡的患者占各种疾病致死患者的20%左右,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术后患者由于意识、神经系统功能尚未恢复容易造成痰液堵塞气道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气管切开术是患者开放气道的紧急抢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但是这个过程中容易引发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丧失生命,因此加强气道护理至关重要。

综合气道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护理模式,专门针对气管切开等术式造成的气道护理问题,措施的制定均建立在实践调查基础以及常规护理不足分析基础之上,可有效增强气道护理工作的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且护理工作中注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真正做到尊重和理解患者的内在感受,有助于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气道护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深受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韦莉萍.21例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0):921-922.

[2] 李 洁,黄艳君,闭春丽,等.黛芩化痰丸在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1(30):3776-3777.

[3] 吴 历.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26-1426,1228.

[4] 李俊红.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96-98.

[5] 朱野萍.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4(5):153-154.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8.76.02

猜你喜欢
套管气管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损伤套管引起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异常分布特征分析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34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 07:43:02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