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青河,黄江南,黄荣杰,梁丽峰,陈可翔,刘贺亮,卢一鸣,高大文,李志慧,张成岗,4
(1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0850;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南宁 530021;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 710032;4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合肥 230032)
柔性辟谷技术改善高血压的初步研究
任青河1,3,黄江南2,黄荣杰2,梁丽峰2,陈可翔2,刘贺亮3,卢一鸣1,高大文1,李志慧1,张成岗1,4
(1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0850;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南宁 530021;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 710032;4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合肥 230032)
目的:研究柔性辟谷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影响,评价该技术在协助改善高血压症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招募30名高血压志愿者,研究过程分三个时期,即柔性辟谷前期、中期、后期各7d,每天均详细监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BMI、体重、腰围等指标。进行柔性辟谷操作(中期)的七天时间内,以特殊益生元代餐进行柔性辟谷技术干预。测试均采用自身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高血压患者在柔性辟谷测试过程中的血压、BMI、体重、腰围均出现预期性下降。经过柔性辟谷干预,志愿者的收缩压(118.40±5.92mmHg比干预前125.30±12.05mmHg)、舒张压(75.56±2.32mmHg比干预前77.25±4.72mmHg)、BMI(27.53±4.74比干预前29.47±4.99)、体重(76.31±16.95kg比干预前81.71±18.04kg),腰围(101.40±9.49cm比干预前103.6±9.35cm)均显著下降。测试期间所有志愿者均无明显主观不适和体征。结论:柔性辟谷技术有望成为协助改善高血压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
高血压;柔性辟谷;体重控制;肠道菌群;益生元
目前资料显示,高血压病可导致全球50%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且目前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在年轻人群比老年人越发明显[1]。根据国家卫生部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我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其中大城市达20.4%[2],但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分别低于50%、40%和10%[3]。目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方式有非药物治疗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如减轻体重、限盐、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心理调节、适当运动等,以及传统药物治疗方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肾素拮抗剂以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受体抑制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等。尽管这些治疗方式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依然不十分令人满意,而且在髙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方面也并不十分成功,因此目前来看高血压治疗方法的革新和进步依然很缓慢[4],迫切需要更加合理、优化和简化的治疗方案[5]。
超重、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高”疾病)等慢病的重要诱因[6]。已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30%,相对于欧美肥胖问题,超重和肥胖也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3]。Parker E.D[7]等学者也已明确声明体质量指数(BMI)变化与血压显著相关,因此理论上而言,控制体重增加将有助于减少慢病发病率,而且诸如减重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大多也是基于这个理论。众所周知,减少能量摄入是有效的体重控制方法[8],但长期保持在低能量或极低能量摄入的禁食,存在着让人难耐的饥饿感[9-11]。基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12-13],意外发现饥饿感可能来自于人体胃肠道微生物群为增殖其自身(需要碳源)而攻击胃肠道黏膜(索取碳源)所产生的疼痛感,并提出“饥饿源于菌群”的科学假说,同时已经证明当向胃肠道菌群提供特殊益生元“喂饱菌群”后,人体饥饿感减轻或消失,进而发展出了“柔性辟谷”技术,同时我们在前期柔性辟谷研究中也陆续发现志愿者除了体重、BMI等指标明显下降外,部分高血压伴肥胖患者的血压值也较前明显下降,因此,拟对柔性辟谷技术在改善高血压症状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1.1 研究对象
依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研究,依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诊断确认并招募到30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志愿者,开展为期1周的柔性辟谷技术干预改善高血压病的研究。患者年龄19~54岁,男性14人、女性16人,均规律服用降压药且血压值稳定。志愿者BMI范围为20.27~41.01kg/m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修正的亚洲人BMI标准),超重人数占总被试人数90%(27人)。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严重脑血管病、严重骨关节疾病如骨折,其他影响饮食或运动的疾病等)、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继发性高血压及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均已排除在外。所有志愿者在参加本研究前均已被详细告知该研究具体事宜,即使用益生元(食品)进行饮食替代,并在知情同意后确定参加,且允许所有志愿者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时间退出本试验。最终30名受试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志愿者在本研究前期(即柔性辟谷干预前1周)继续进行降压治疗以维持血压稳定。在研究中期进行为期一周的柔性辟谷技术干预,本期内以特殊益生元代餐(10g/餐,3~4餐/d,温水冲饮或口服含化,购自北京云医国际科技有限公司,配料为膳食纤维、虫草多糖、人参多糖、灵芝多糖、海藻多糖、猴头菇多糖、枸杞多糖),当收缩压低于110mmHg时减少或停用降压药物并按时监测血压变化,同时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建议摄入量为3 000~5 000mL/d。柔性辟谷结束即进入为期1周的饮食恢复期(研究后期),饮食恢复初期给予半流质饮食以适应胃肠消化功能的恢复,随后逐日向正常清淡饮食过度。本研究前中后三阶段内按要求严格测量并记录每日上午空腹时身体一般情况数据如体重、腰围、BMI值,并记录每日6:00~10:00、16:00~20:00两次的血压数据。所有数据分析通过志愿者自身对照而作出。
1.3 统计学处理
2.1 身体一般情况
2.1.1 体重变化情况 比较分析30名志愿者试验前中后三期体重数据(干预前1周:81.71±18.04kg、干预1周后:78.36±17.24kg、恢复饮食1周后:76.31±16.95kg,发现柔性辟谷后的体重显著下降(图1)。
2.1.2 BMI变化情况 对30名志愿者BMI数据(干预前1周:29.47±4.99kg/m2、干预1周后:28.23±4.78kg/m2、恢复饮食1周后:27.53±4.74kg/m2)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柔性辟谷干预后BMI显著下降(图2)。
2.1.3 腰围变化情况 比较分析30名志愿者在柔性辟谷干预前后腰围数据(干预前1周:103.60±9.36cm、干预1周后:102.30±9.37cm、恢复饮食1周后:101.40±9.49cm),发现柔性辟谷干预后腰围显著减少(图3)。
2.2 血压变化情况
2.2.1 收缩压变化情况 分别测量每日6:00~10:00和16:00~20:00的两次血压值,观察柔性辟谷技术对血压水平的影响[14]。每日的数据记录显示:上午收缩压逐日下降趋势明显(图4)。将逐日数据以阶段汇总比较后(干预前1周:125.90±12.33mmHg<1mmHg=0.133kPa>、干预1周后:121.40±6.88mmHg、恢复饮食1周后:118.60±6.11mmHg),发现经柔性辟谷干预后上午收缩压下降有显著性差异(图5)。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下午收缩压逐日下降趋势明显(图6)。下午收缩压值(干预前1周:124.80±11.91mmHg、干预1周后:120.10±6.74mmHg、恢复饮食1周后:118.10±6.12mmHg)逐阶段呈下降趋势,统计分析提示经过柔性辟谷干预后下午收缩压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性(图7)。
将上、下午收缩压数据汇总得到收缩压值(干预前1周:125.30±12.05mmHg、干预1周后:120.70±6.60mmHg、恢复饮食1周后:118.40±5.92mmHg),结果可见收缩压逐日呈平稳下降趋势(图8),统计分析显示:柔性辟谷干预后收缩压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图9)。
2.2.2 舒张压变化情况 采用同样方式得到上午、下午及汇总的舒张压值。上午舒张压值在柔性辟谷技术干预后下降趋势明显、且下降率为5.94%(图10)。各期上午舒张压值(干预前1周:77.13±5.36mmHg、干预1周后:77.60±4.77mmHg、恢复饮食1周后:75.52±2.52mmHg)间统计分析提示:经柔性辟谷干预1周后上午舒张压有所下降,具有显著性(图11)。
图1 柔性辟谷对体重的影响(n=30)
图2 柔性辟谷对BMI的影响(n=30)
图3 柔性辟谷对腰围的影响(n=30)
图4 柔性辟谷对上午收缩压日变化的影响(n=30)
图5 柔性辟谷对上午收缩压的影响(n=30)
图6 柔性辟谷对下午收缩压日变化的影响(n=30)
图8 柔性辟谷对收缩压日变化的影响(n=30)
图9 柔性辟谷对收缩压的影响(n=30)
图10 柔性辟谷对上午舒张压日变化的影响(n=30)
图11 柔性辟谷对上午舒张压的影响(n=30)
图12 柔性辟谷对下午舒张压日变化的影响(n=30)
下午舒张压在试验中期(柔性辟谷期)有明显下降趋势、且下降率为10.2%(图12)。各期下午舒张压值(干预前1周:77.37±4.99mmHg、干预1周后:76.35±3.72mmHg、恢复饮食1周后:75.60±2.66mmHg)间统计分析提示:柔性辟谷干预后下午舒张压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13)。
汇总结果发现,舒张压值在试验中期(柔性辟谷期)内下降趋势明显,下降率为8.1%(图14)。各期舒张压值(干预前1周:77.25±4.72mmHg、干预1周后:76.98±3.82mmHg、恢复饮食1周后:75.56±2.32mmHg)间统计分析提示:经柔性辟谷干预1周后舒张压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图15)。
图13 柔性辟谷对下午舒张压的影响(n=30)
图14 柔性辟谷对舒张压日变化的影响(n=30)
图15 柔性辟谷对舒张压的影响(n=30)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5]。当今医疗体系已发展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诊治方案,使得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但该套方案尚存在着需终生坚持服药、联合多种用药等操作上的不便性,与此同时其余大部分患者的血压水平仍难以稳定且已引发诸多并发症。学术界在治疗高血压上逐渐倾向于以改变生活方式为突破点来改善现状。本研究则是通过采用柔性辟谷技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为目的而设计,试验后观察到的结果与预想是一致的。本期试验柔性辟谷技术干预后发现各志愿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体重、BMI及腰围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柔性辟谷期第一天舒张压升高可能是由于志愿者初次体验柔性辟谷心理紧张所致,但随后舒张压明显下降,这期间患者无主客观不适。恢复饮食(清淡饮食)1周后,体重、BMI及腰围均低于干预前数据,收缩压/舒张压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说明在柔性辟谷技术干预效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体重等指标而不反弹。周薇薇[2]等研究认为,体重、腰围、BMI下降的同时也会牵动收缩压/舒张压的明显下降,本试验的结果与之一致。国外学者Richard A.Washburn[16]、Parker,E D[7]、Rahmouni,K[17]等均认为体质量与患者血压水平呈明显相关性,且主张以减重、食素(膳食纤维)等方式来干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疾病。
柔性辟谷期间,服用特殊益生元代替一日三餐,为肠道菌群提供了碳源,避免肠道菌群对人体胃肠道黏膜攻击和破坏而有效地减轻或消除了辟谷期间的饥饿感,是本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所有志愿者在辟谷期间无明显不适,日常生活与工作照常进行,未见不良影响。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12-13],本次柔性辟谷期间各患者每日的体重、腰围、BMI显著下降,是由于自身脂肪储备分解消耗的结果;每日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呈明显地下降趋势,有可能是由于柔性辟谷饮料中的膳食纤维、植物多糖等可降低平时饮食所带来的食盐摄入及吸收率,增加钠离子排出,抑制了血压的上升所致[18-19]。大量动物实验也已证明,膳食纤维在体内可以降低脂肪和胆固醇,从而降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20]。此外高血压风险因素的减少也有利于血压水平的下降,包括柔性辟谷期间的内脏脂肪指数、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12]、禁烟、禁酒等。目前很多学者认为高血压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失调具有高度相关性、肠道菌群很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环境因素[21],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多种慢病与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紊乱密切相关[22],因此不妨可以从纠正肠道菌群紊乱角度来认识柔性辟谷技术降血压的机理。对于益生元、益生菌及合生元可作为一种肠道菌群调节剂的认识目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3,24]。益生元成份大多为植物多糖[25-26],与本研究采用的益生元类似,且均有菌群调节作用[27]。因此,柔性辟谷技术降血压可能是由于高血压发病的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得到调整和优化,随之血压水平得以下降并控制而实现,后续我们将应用宏基因组学技术进一步深入探讨柔性辟谷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肠道菌群的影响。
当前高血压已成为中国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对改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状况的要求非常迫切[28]。本研究在志愿者原有的高血压治疗基础上采用了相对新颖的方式实现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的控制,从非传统角度发展了高血压疾病的非药物辅助干预方案,柔性辟谷期间高血压愿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得到显著下降、体重、腰围及BMI也得以下降,期间所有患者无特殊不适,说明柔性辟谷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血压控制方法而用于临床辅助治疗,有望为我国高血压等慢病防控方案提供参考,对我国公共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声明:①文中提及的柔性辟谷用特殊益生元购自北京云医国际科技有限公司。②本论文的发表不与该公司产生利益冲突。③本文研究仅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献计献策,绝非商业性宣传。◇
[1]顾东风.心血管病预防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75-76.
[2]周薇薇,翟成凯,姜明霞,等.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复合式营养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32-33.
[3]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4]羊志辉,陈向大,郑素贞,等.高血压治疗新疗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2):1296-1298,1301.
[5]李小鹰,张新军,孙宁玲.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325-330.
[6]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营养学报,2004,26(1):1-4.
[7]Parker E.D.,Sinaiko A.R.,Kharbanda E.O.,et al.体质量状态变化与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6):581-583.
[8]Johnstone A.Fasting for weight loss:an effective strategy or latest dieting tre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15,39(5):727-733.
[9]Wadden T A,Stunkard A J,Brownell K D.Very low calorie diets:their efficacy,safety,and future[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83,99(5):675-684.
[10]Lappalainen R,Sjödén P O,Hursti T,et al.Hunger/craving responses and reactivity to food stimuli during fasting and die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1990,14(8):679-688.
[11]Johnstone A M,Faber P,Gibney E R,et al.Effect of an acute fast on energy compensa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in lean men and women[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2,26(12):1623-1628.
[12]巩文静,黄清健,高大文,等.柔性辟谷技术在青年人群体重控制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2016,40(8):651-656.
[13]黄清健,滕淑珍,高大文,等.灾害救援中柔性辟谷提高救援效率的应急方案[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5(2):81-85.
[14]余振球,李锁柱,陈竹,等.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波动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1989(2):127-129.
[15]崔军,高志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与膳食关系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刊,2012(2):57-58.
[16]Washburn R A,Szabo A N,Lambourne K,et al.Does the Method of Weight Loss Effect Long-Term Changes in Weight,Body Composition or Chronic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Overweight or Obese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J].PLoS ONE,2014,9(10):e109849.
[17]Rahmouni K,Correia M L,Haynes W G,et al.Obesity-associated hypertension:new insights into mechanisms[J].Hypertension,2005,45(1):9-14.
[18]刘丽丹,刘玉,田凤美.膳食纤维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5):762-764.
[19]Charrondiere U R,Chevassus-Agnes S,Marroni S,et al.Impact of different macronutrient definitions and energy conversion factors on energy supply estimations[J].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04,17(3-4):339-360.
[20]Ludwig D S.Dietary Fiber,Weight Gain,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Young Adults[J].JAMA,1999,282(16):1539-1546.
[21]金华,金钊,张蕾蕾.肠道菌群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环境因素[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121-124,封3.
[22]张成岗.当前慢病防控困境迫切呼唤新医学和菌心说[J].科技导报,2015(22):106-111.
[23]杜春明,王春波,郭云昌,等.益生菌与益生元对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5):440-441.
[24]武香玉,徐海燕,辛国芹,等.不同益生元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3(5):5-8.
[25]王艳丽,陈运彬,杨杰.益生元对新生儿过敏性疾病及免疫功能的作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5):314-316.
[26]沈定树,郑静.益生元与肠道微生态[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6):742-744.
[27]于周龙.益生元延缓秀丽线虫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
[28]顾东风,Jiang He,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2):12-17.
(责任编辑 李婷婷)
Preliminary Study on Flexible Abrosia Technology to Improve Hypertension
REN Qing-he1,3,HUANG Jiang-nan2,HUANG Rong-jie2,LIANG Li-feng2,CHEN Ke-xiang2,LIU He-liang3,LU Yi-ming1,GAO Da-wen1,LI Zhi-hui1,ZHANG Cheng-gang1,4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roteomics,Cognitive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850,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3Xijing Hospital of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4Graduate School,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32,China)
hypertension;flexible abrosia;body weight control;gut microbiota;prebiotics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项目编号:2012ZX09102301-016)。
任青河(1987—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泌尿外科。
共同通信作者:张成岗(1970— ),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心理认知、生物电磁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E-mail:zcgweb@126.com;黄江南(1974— ),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高血压、冠心病等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治,Email:huangjn199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