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江河上的古桥

2017-09-14 09:03王超
中国三峡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水双龙古桥

泸江河上的古桥

泸江河上最著名的就是双龙桥了,当地人称十七孔桥。当年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来双龙桥做实地考察后,在自己《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专著中,把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古桥代表作之中。

每到周末假期,从县城方向骑车来休闲锻炼的人很多,除了当地人,大部分还是各地来的游客,再加上每天开通几趟的旅游小火车一到站,桥上真是热闹非凡。

建水,以水为名的南滇小城,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有高速公路直达。从这里往北到达中越边境的河口口岸也是220公里,到达昆明或者中越口岸均3小时车程。汉时属益州郡母掇县,西晋属宁州兴古郡,唐为南宁州都督府东爨乌蛮地。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因为当时每逢夏秋之季,坝子里溪水涨溢如海。汉语则译为建水。

说到建水1200多年的繁荣兴旺,就不得不提流经建水坝子的漫漫泸江河。像漫长的历史长河一样,泸江河穿过宽阔的建水坝子自西向东蜿蜒而去,灌溉了这片土地,养育了这一方人民。自西庄坝子向东至县城这一带,绵延数十里,土地平整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是居住的好地方。这一段的泸江河上,两岸的村民建造了一座座古石桥,在数十年乃至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下,这些古桥梁依旧沿用至今。有的还作为交通要道仍在使用,部分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名胜,而其闪烁着我们祖先无穷智慧的艺术光辉,更是随着岁月的更迭,愈发彰显其奇特光彩与风华。

我沿着泸江河行走,遇见一座座古桥,有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齐名的双龙桥,有浪漫的“乡会”桥,极富传奇色彩的“仙人桥”——天缘桥,当年造桥时传说有龙现身的见龙桥。除了上述的4座古桥外,还有一些在继续发挥使用功能的古桥,如汤伍桥,双济桥,民安桥,永济桥,九司桥,等等。我用摄影为这些古桥塑像留影,去发现它们的建筑之美,同时也记录下古今人与桥的故事,发掘古桥的人文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意识里,修桥铺路,是人们寻求交通快捷出行方便,也是积德行善为后人造福的义举。同时,还是当地村与村之间和谐相处,友好往来的体现。在石桥之上有石碑铭刻碑文,上有当地乡绅村民捐款修造的记载。这一段十余里的河道上如此多的古石桥的存在,充分体现了这一带人民群众深受传统教育价值观影响。记录这些古桥,就是想通过影像传承我们的民间记忆。

上:炎热时节在双龙桥桥阁里乘凉的当地村民

每年5月底到7月初,雨季还没有来之前,是本地最热的时候。每天桥中央的桥阁之中,微风徐徐,遮阴凉爽,总是会聚集些老人在这里吹牛聊天,询问得知大多是当地农民,也有退休回老家居住的老人。年轻时都是同学、朋友,老来自然话题多多。每次听他们聊天都聊得甚欢。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次遇到一位老人推辆独木轮车,车上拉几桶水,慢慢悠悠地从桥上过,木轮子在桥面青石板上吱咋吱咋地响。旁边老汉说是每天他都在不远的泉眼处拉水,来回好几趟,除了自己用也卖给村民,比商品桶装水便宜,好喝。

双龙桥上走过桥的老人

左: 乡会桥是建水古桥中唯一的一座风雨廊桥。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行人都在楼阁亭宇的庇护下,风雨侵不到,烈日晒不着。也因为如此,乡会桥过去还是西庄人赶集的重要集市之一。

右: 乡会桥这里曾经是武装起义发生的地方。

不少人尤其是外地人,常常将乡会桥的“乡会”二字与同音词“相会”混淆,把乡会桥叫做相会桥。这座泸江河上唯一的风雨廊桥早些年曾经是赶集的场所,现在市场早已经废弃,这里也就显得荒凉了。遇到几位在这里乘凉的老人问我们哪里来的,交谈后得知,老人是铁路退休职工,前几个月跟儿子住在州府蒙自新建的小区房,除了街道宽敞,商品丰富外,小区里的人都不认识,隔壁邻居也不来往,住不习惯,还是回农村老朋友多,生活习惯,每天跟三五老友出来走走,自由自在的。在桥头有块颜色很另类的乡会桥起义纪念碑,被人破坏了,显得很是不搭调。

① 天缘桥,泥沙滞留覆盖河床,人们开垦为菜地,三个桥洞,仅剩一个有水可流。

② 天缘桥边上已经修了一座可以通行汽车的小桥,老人驾驶三轮车带小孩过把瘾。

相传当年建造天缘桥时,有一百位工匠参与工程施工,吃饭时却只有九十九人,且天天如此。桥建造好时,人们发现亭阁内留有几个“足印”,这才明白过来,那位只出力不吃饭的工匠是上天派来参与造桥的“仙人”。当年桥建造好后,“仙人”站在亭阁内,手扶亭阁摇了摇,试试亭阁稳不稳,又伸开双脚用力踩了踩桥面,验收完毕后桥中央青石板上留下了几个大足印,可惜后人无知,人为地刻了一条边线,失去了自然之美。泸江河流淌到这里,已经要出建水坝子了,现在水流平缓,跨度较大的三拱石桥,只有其中一拱还在流水了,旁边河道的土地现在都种植了农作物。

③ 汤伍桥上挑土过桥的老人。

汤伍桥离乡会桥不远,桥旁一路之隔就是大片的藕田,这一带村子最出名的就是他们种植的藕了,等到了挖藕的季节,每天都有大批外地的商贩来收购。走累了,坐在桥栏上,闻着阵阵田野的清香,跟放鸭子的小伙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左:夕阳下见龙桥上的放鹅人。

右:傍晚,见龙桥附近村子的老人正在桥头乘凉。

在团山村到乡会桥之间的白团公路上,一眼可以看到公路转弯处一座三孔石桥跨河而过。车停路边,一条蜿蜒的石板小路通往桥上,坡度有些大,桥上只能行人或者通行摩托车、农用三轮车。桥头处左右各有一个石抱鼓。左侧的抱鼓石在一株榕树下,右侧鼓石路下有株茂盛的三角梅。上得桥来,正中有一风雨桥阁。据桥头纳凉的老人说,桥中风雨桥阁原来主要是砖木结构,后毁于大火,又重修,所以桥身跟桥阁看上去材料、年份都有些不相符。在桥头放鹅准备回家的马家营村民介绍,当年造桥时这里有龙现身,所以就叫马家营见龙桥了。

上:旅游小火车从九司桥旁开过。

下:村民从九司桥上走过,到旁边的地里干活。

还有与土司有关联的九司桥,桥两头的石墩上各有两座石狮像。九司桥老桥在当年法国人修建“个碧石”铁路时被拆除,现在的九司桥是铁路修好后重建的。因相传是九个土司为行善积德出资建造的,所以叫九司桥。还有一件有关九司桥的故事,说以前九司桥上有个小亭子,亭子里面有个用石棚遮盖的宝贝——石鱼,石鱼嘴里会滴水,路过的人可用放在石鱼嘴下的土碗接水解渴,后来法国人修铁路,把石鱼取走了,听说这石鱼曾在香港出现过。另外,离九司桥不远,西山寺方向,原泸江河支流的河道上还有一座叫“黄牛桥”的古桥,基本保存完整,只是河水道路已经改道,就废弃在田野里了。

上:双济桥是泸江河上还在通汽车的古桥 下:永济桥边纳凉的人们

滇南第一村——团山村的村民在泸江河里捕鱼,身后就是民安桥。

沿着白团公路这一段十余里的河道上还有双济桥、民安桥、永济桥等众多古石桥存在,石桥之上有石碑铭刻碑文,上有当地乡绅村民捐款修造记载。在普通民众意识里,修桥铺路,是积德行善,为后人造福的公德。正是这些千百年来点点滴滴的民间文化积淀,成就了建水这座滇南边陲的小城,成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更有“古建筑博物馆”“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王超,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红河州首席代表,云南省蒙自市摄影协会副主席。作品先后参与2009年、2013年、2015年大理国际影会,2014年西双版纳金孔雀国际影像展览。30幅作品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

猜你喜欢
建水双龙古桥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建水陶艺新观察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华龙”“玲龙”——中核集团“双龙出海”
建水紫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