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浸哲
《论语》中记载,子贡曾向孔子询问,子张子夏谁更贤能,而孔子的回答颇有意思,只因子张的身高超过了周礼要求,孔子于是说道:“过犹不及。”简简单单的四字,却是为人的精要之道,它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一个尺度,就好像烹煮食物一樣,需要一定的火候,火候大了,食物不好吃,火候小了同样也不行。
且看这一“过”字,过为何物?所谓的过,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一个尺度,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这些内容虽然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但人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发展的经验,给人们树立了很多规范,让人们去遵守,因为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经得住社会的考验。
纵观古今,“过”了头的人还真不少,且看这四字原本评论的子张,虽常被认为是贤德之人,可对礼的解读往往过了头,导致他对有德才之人恭敬至极,结交过广,过分压低了自己的身段,却又极度轻视那些无修养的平民。践行过头,反倒没了那般“礼”的气度。再看少年时意气风发的刘师培,只因恃才放旷不可一世,科举落榜,竟光天白日用粗话将大清皇族们问候周到,可谓既失尺度又失风度。满心愤懑可以理解,文人肚中向来不缺牢骚,但既有了苏轼贬谪中自嘲的“占得人间一味愚”,又何苦有申叔这惊天一骂,招来官府盘查抓捕?行事过盛,终究是撞在社会之规下,被“度”打倒,难以翻身。
细思怪之,论起子张与申叔,均乃人称的“有才,有贤德之士”,为何又会有这般过犹不及之举,适度之道乃儒家之精髓,他们定知,又为何做不到呢?
究其根源,想必还在自身的认知方面。失适度之道,实为缺少自知之明与知物之明,缺自知之明,便要从他人中获取自信,而失自我的揣摩估量;无知物之明,是不知追寻的“度”为何物,一味冲撞而没了最本的初心。缺了自身断度,缺对外物的合理拿捏,怎会有“度”可言?不知过,何来不及?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人欲成卓越,过则犹不及,只有适度平衡,方能舒服快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