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及教育引导探析

2017-09-13 21:31吴志凌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道德失范人格教育

吴志凌

内容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性爱观多元复杂,大学生网络性道德失范现象非常普遍,表现在大学生性行为自由化趋势与涉黄涉暴现象日趋普遍。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的成因主要有个体因素上的道德责任规范意识淡薄与道德精神上人文鉴别力弱,外部因素上的社会低俗道德的污染以及教育体制的弱化;提高性教育效果,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模式,性教育是一种综合的人本教育或人性教育,要通过多层面立体的性教育,让学生掌握个人际关系建立、道德价值判断、性别角色定位、责任道义的承担,最终实现人性的完美。

关键词:性伦理 道德失范 人格教育

网上性爱是指“通过互联网从事可以实现性满足的各种活动”[1],广义的网络性爱包括裸聊、网交、性爱视频图片交换或买卖、看网络视频自慰、购买情趣用品、网络聊性等虚拟形式,由于90后大学生性恋价值的多元与复杂,大学生网络性道德失范现象非常普遍,据我国近年的新闻报导,大学生性罪错问题已有多起,大学生因同居、试婚、未婚生育、人工流产、一夜情等问题造成的心理或者生理伤害也严重影响了其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取消了对在校生结婚的限制,90后在校生婚恋或生育不再受到学校监控,学生有了更多的性爱自由空间,而传统的婚恋伦理在开放的网络社会受到巨大的冲击,部分学生追求金钱至上、性爱分离、杯水主义、泛性主义等,这些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压力。研究90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性爱失范的表征、性道德失范的成因以及相关引导机制,有利于创新高校性伦理道德教育,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成熟、理性的性爱观、婚姻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90后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的表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能够迅速接收吸纳外界良莠不齐的信息,各种流行文化、热点思潮等会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并被大学生接触和模仿。大学生性道德失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性行为自由化趋势。2016年一项针对湖南省9个综合性高校的性观念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交往过程中可以接受牵手、拥抱和接吻的占93.3%,可以接受抚摸的占75.5%,可以发生性关系的占40%,可以接受同居的占38.52%;对于一夜情的态度,持赞同者占14.07%,对于援交(学生卖春)的态度持支持者占9.63%,对于换偶,持赞同者占11.11%,以上數据表明,大学生性爱观更加开放,传统性伦理观念的影响减少,性态度更趋多元,特别是大学生对一夜情、援交、换偶等性行为的态度更为包容。随着互联网与移动4G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性爱方式、性爱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交友、恋爱人数也在上升,在指尖网络时代,大量交友软件如约爱同城交友、缘来同城交友、美丽约、花田交友、缘来婚恋交友、Blued同志交友、Flurv、世纪佳缘、Scruff Gay全球同志交友、陌陌、啪啪、师兄帮帮忙、寻爱婚恋、百合婚恋、樱桃同性恋交友、约会吧等各种满足不同交友需求的APP被广泛下载使用,交友软件拓展了年轻人的交际空间,但也带来了交际风险,有人通过此类APP软件传播色情信息,从事网上性活动、裸聊或者其他不良商业行为,这些交友软件的使用增加了人们交友的随意性与虚伪性,降低了爱情与性爱的崇高感、神圣感与责任感,助长了性自由的泛滥。

二是大学生涉黄涉暴现象日趋普遍。大学生主动涉猎、传播、分享、仿制网络中的色情、暴力信息的行为在表面上看完全是个人行为,无关他人利益的伦理道德规范。实际上,人在虚拟社会场域的行为不管是生产、交换还是消费,都是社会性行为,都有利益相关者,大学生在虚拟社会场域发生的欣赏黄色暴力信息的行为,是关涉社会道德的行为。对色情、暴力信息的欣赏挤占了专业知识学习的时间,对色情、暴力信息的消费助长了色情、暴力信息生产,欣赏色情、暴力信息的学生容易模仿小说、游戏、图画或视频中人物的涉黄涉暴行为,为日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类似行为埋下隐患,传播、分享、仿制色情暴力信息严重违反家庭美德、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我国2005年发布的《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规定,通过互联网系统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应列入黑名单,2011年发布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七款规定,互联网文化单位不得提供载有“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1]内容的文化产品。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应该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应该遵守网络受众伦理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淫秽、色情内容,面对暴力、色情信息,应采取退出、屏蔽、清除、举报的态度,而不是主动涉猎、欣赏、传播、分享、复制。道德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以责任为结果,无论从道德评价的“动机”维度还是从道德评价的“效果”维度看,大学生网络涉黄涉暴违背了网络信息自律规范。

二.90后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的影响因素

处于网络传播两端的人,共同缔造了一个网络虚拟社会平台。网络传播伦理学界认为,网络传播有道德解构功能:“消解社会主流道德意识和人类公德,消解社会信度,降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破坏社会传播伦理秩序”[2]。这些道德解构功能归根结底是由人的自身原因及外在原因共同作用而衍生的,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个体因素

一是道德责任上规范意识淡薄。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空间的道德责任规范意识不强,进而出现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有关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态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19.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态度认真,剩下的学生中有6.0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较不认真,有0.07%的学生认为自己极不认真”[3]。因为道德规范意识淡薄,所以出现黑客恶搞、信息虚假、涉黄涉暴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男生经常光顾淫秽色情网站,正如哲学家齐美尔所说,“时尚根除了羞耻感和畏惧感,因为时尚代表着大众行为,在参与大众犯罪时责任感就消失了”[4],侥幸从众蒙混过关心理使大学生跨越了道德与法纪的藩篱。endprint

二是道德精神上人文鉴别力弱。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网民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容易规避伦理道德的约束,个体以符号的形式在开放、自由的虚拟空间与人社交,个人图像、姓名、资料都可以虚构与美化,网络的交互性、共享性、即时性使信息的传播加快,网络良莠不齐的信息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末期,既有对异性交往的强烈渴望,对爱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渴慕感,同时因情感的不稳定性,在感情中不善于保护自我,容易将网络空间交友等同于现实交友,过于追求浪漫的爱情,不能正确的看待网络社交,对网络空间的依赖以及甄别能力的薄弱容易形成心理偏差与社交障礙。大学生网络阅读较多的作品题材以穿越、修仙、武侠、言情为主,这些作品多宣扬消极遁世、及时行乐、耽于幻想、玩弄异性的思想,容易腐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往往吸收了其中的糟粕部分,把自己的放纵越轨行为当成了个性解放。

(二)外部环境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西方性解放、畸恋等道德观念通过网络游戏、小说、动漫不断向我国青少年渗透,对国内青年个人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性自由文化的冲击下,性道德观念处于扭曲状态,由此带来的问题主要有:非婚生儿童增加,性犯罪增加,离婚率逐步上升,不良性道德的冲击严重影响了社会性道德风气,社会低俗道德的污染,社会色情文化的存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潜在的影响,造成大学生精神污染、心理变异。

此外,学校道德教育体制上存在疏漏。据调查,一般高校还缺乏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学校教育管理机制上存在疏漏。针对性问题学生的干预和防范其越轨的教育管理机制缺乏,“家庭-学校-社会”联合教育的机制缺失。高校往往在思想观念上轻视高等教育中父母作为德育主体作用的发挥,忽视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与社会组织机构联合治理大学生网络文化道德失范的体制机制亦缺乏。如果学校建立起校内外联动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很多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悲剧事件就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再次,家庭教育影响的弱化是造成大学生性爱道德失范的外因,高等教育阶段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内容方法滞后,据调查仅有不到5%的学生与家长谈论性的问题,学生从家庭、学校等正规渠道接受的性教育几乎是空白,这些暴露出当前高校性教育知识普及不够和性观念引导缺失的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

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性教育实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了具体的性教育实施步骤,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性教育一直具有时间的延后性、教育内容的单一性、教育形式的片面性。在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中,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三个有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模式,需要全社会调控机制的完善与建立,营造文明健康的性教育外部环境,强化高等教育体系中性教育课程的建设,提高家庭性教育在大学生性道德提高中的作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为大学生性道德失范的教育疏导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在性道德教育三个部分中,学校教育是性道德教育的主体,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性爱道德失范的现状,高等教育应将性教育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体系中,丰富性教育的途径与形式,在性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上,可以通过校园网络专栏、朋辈辅导、专题讲座、资料发放、咨询热线、选修或必修课程等方式进行性道德教育。高校教师应转变观念,消除性教育的神秘感与性污名,积极主动为大学生提供性教育引导;高校性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各专业可以增设性教育选修课,在思政课中可以将婚恋观、性爱观教育作为专题讲座,在文学课中可以结合文学作品讲解文学与性爱,如探讨当代作家张贤亮、刘恒、张宇、赵玫、京夫、贾平凹、铁凝、林白、徐坤、陈染、卫慧、棉棉的性爱叙事,从审美化角度审视性爱文学与时代道德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性爱文明。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校可以不定期邀请性教育专家、法学专家或心理学专家做性教育专题讲座,通过讲座提高大学生的性安全意识与性认知水平。

由于性教育师资的缺乏,在高校推行朋辈辅导的自助式教育模式,能够弥补性教育师资的不足。调查显示,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选择向身边朋友倾诉的占到近80%,朋辈辅导员与教育对象年龄相仿,又朝夕相处,与专业教师或辅导员相比有得天独厚的心理沟通优势,朋辈辅导员可以选择高年级学生,通过系统的培训辅导,使朋辈辅导员全面科学的掌握性与健康、性法规等知识,实践证明,朋辈辅导提供的劝导、安慰、疏导等心理咨询,能有效的防范大学生性暴力、性罪错以及性道德失范行为,提高性教育效果。

性教育不仅仅是生理教育,它应包括生物、生理、医学、社会、伦理、经济、法律、文化、历史等方面,性教育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或女人的人格教育”[6],在这个层面上,它是一种综合的人本教育或人性教育,性教育不仅仅是对“性”有深入的理解,还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建立、道德价值判断、性别角色定位、个人权利的诉求、责任道义的承担,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初级阶段主要讲授生殖与健康、约会与恋爱、性与法律等专题,中级阶段讲授性别角色、择偶理论、婚姻与家庭、家庭角色、夫妻关系、家庭计划、子女教育、离婚与独身、性心理、性美学等专题,高级阶段可以讲授性与宗教、性与艺术、性与文学、性伦理学、LGBT群体研究、性别角色、性社会学、酷儿理论、虐恋亚文化、西方性观念史等专题,通过多层面立体的性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弹性的刚柔相济的性别角色,正确的进行性别定位与择偶,掌握未来夫妻调适的艺术与技巧。

针对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的现状,推行极端的个体自制的自由主义性观念或者禁欲方式的道德保守主义性观念都是不可取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人性化与人权意识的教育理念,以包容、开放的思维看待当代大学生的多元性爱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性的自由与法律、权利与责任之界限,最终促成个体的“性福”、爱的和谐与人性的完美。

参考文献

[1]潘绥铭、黄盈盈.性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2月17日发布)[EB/OL].(2014-11-12)[2011-03-21]http://www.gov.cn/flfg/2011-03/21/content_1828568.htm.

[3]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9-311.

[4]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13:76.

[5][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85.

[6]Burt,J.J.,& Meeks,L.B.(1975)Education for Sexuality:Concepts and Programs for Teaching.Philadelphia, PA:W.B.Saunders Co.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失范人格教育
商业性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道德失范及原因研究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学术生态视角下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休闲体育的道德失范及伦理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