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敏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清醒认识和切实努力,智库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与发展。一方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被以顶层设计形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视为治国理政重要抓手,享有良好的政策支撑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各级各类智库奋发有为,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面向未来,中国智库如何深化发展、提升质量,以助力国家发展为核心追求切实做好自身能力建设,是摆在智库界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
1 外部支撑坚强有力: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在素有“智囊文化”传统的中国,每个发展阶段,始终有一大批怀有宏图伟志、拥有过人才干的仁人志士怀揣“知识报国”之心,寻找着将个人智慧融入国家发展的入口与路径。这一心愿的实现,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智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得到了切实保障。
从“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写入十八大报告,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直至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两办印发,智库逐步进入国家治理体系与决策咨询体系,站在了为经济社会发展“登高望远”的最前线。尤其是《意见》的出台,使得中国智库首次有了国家层面的整体擘画与发展纲领。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七大类智库协调发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着眼全局、清晰明确的制度设计,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遵循与指引。
其后,从实施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建设到规范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鼓励与支持智库成长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辅之以陆续制定的一系列科研、人才新政,例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智库建设所涉及的项目管理、人才发展、激励评价、分配政策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具体而有力的新政支撑,其间蕴含的大量改革举措,为智库乃至整个科研界“松绑解套”。
中央政策的示范引领效应很快彰显。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为下属智库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这些文件紧扣行业或地方实际情况,既科学前瞻、着眼长远,又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呈现出措施具体、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总之,五年间,“智库咨政”的政策环境愈加改善,“善用智库”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智库成长的制度土壤更加丰厚,智库所需的外部支撑愈发全面立体。
2 咨政效果多维显现:“外脑”能量持续释放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智库作用为何空前凸显?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科学民主决策能力的大幅提升。当今决策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纷繁复杂,要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借力“外脑”,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够自如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领13亿多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此,“国有疑难问智库”的观念逐步确立,局势日渐形成。
为辅助决策科学建言,是智库首要职责与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一带一路”从一个倡议到展开为一项建设,从中国首倡到各国紧紧跟上,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影响越来越强烈。整个推进过程中,中国智库贡献的智慧与力量不胜枚举。在2017年5月14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除了“五通”主题之外,专门设立了以“智库交流”为主题的平行论坛,数百位國内外智库专家云集一堂,就“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的行动与构想展开交流,此举被外界视为“政府对智库所做政策贡献的高度肯定”。
“十三五”规划制定全过程,贯穿着智库的研究与建言:大量智库学者进入“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各类智库成为完成中央委托的“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骨干力量;多位智库专家参加发改委组织的“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各类智库纷纷开展“十三五”规划自主研究,重要成果达数百项之多。
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难点问题破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乎每项重大政策背后,都有蓄势推动的智库力量。
在智库的五大功能——咨政建言、理论创新、公共外交、引导舆论、服务社会中,和咨政建言效用同样突出的,当属公共外交。五年来,智库声音响起在国与国间坦诚沟通的“第二轨道”上,智库学者活跃在每个与中国相关的国际组织及多边机制中。不论是在国际舞台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方案,还是在挑战与挑衅面前发出理性声音、给予坚决回击,智库都已成为我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一支生力军,也成为我国与国际社会有效沟通、增进互信的一支新生力量。
3 补足短板多措并举:能力建设亟待提升
尽管开局良好、成绩卓著,但受制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中国智库与世界一流智库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制约智库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既有决策咨询制度不够完善,智库参与决策的制度安排尚不健全,重视智库、善用智库的意识还未深入人心等外部条件,然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应当承认,在外部环境显著改善的今天,更多短板存在于智库自身。正如5月17日举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亦有学者总结出当前智库研究的“三多三少”:追逐热点、浅尝辄止的多,系统研究、入木三分的少;依据二手资料的经验性研究多,依据翔实一手资料的规范性研究少;针对当下政策的阐释性成果多,针对未来趋势的引领性成果少。endprint
对症下药方能有效对治。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发展诉求设置职责定位,从多个维度做好能力建设,补足短板、提升效能,是中国智库在未来发展中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至少需重视以下几个层面的能力建设:
3.1 运营能力建设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能够健康高效运转、有着良好的内外部循环功能的智库,才可能持续产出有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确保智库行稳致远而非昙花一现。因此,现代智库必须有较高的运营能力、内部治理能力作为先决条件。运营能力首先取决于该智库是否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高效、适用的体制机制,是否有合理运用这种体制机制为智库运转打通阻隔、提质增速的能力。只有智库治理与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冰、改革创新,才能为蓄满能量的智库解羁绊、添动力、强后劲。因此,体制机制建设往往被智库及智库管理部门视为“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因此,如何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方式,有效改革资金筹措、管理及使用机制,提升人才管理、培育、激励机制,改进科研管理与组织机制等等,都是增强智库活力、促进良性运营的突破点和关节点。在此方面,国家高端智库以及一些社会智库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参考。
3.2 研究能力建设
咨政研究是智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研究质量是智库的生命线和生死关。没有一流智库产品, 就没有一流智库, 智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最终都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智库成果来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因此,如何从科研组织和运行的全流程入手,有效提升研究能力,是智库不容回避的“必答题”。这就涉及精准的研判选题能力、高度的政策对接能力、高效的科研组织能力、专业化的工具建设与使用能力、大数据挖掘与信息化建设能力、严谨的理论总结提炼能力等等。
3.3 成果转化能力建设
当前困扰智库发展的一大问题是: 有了好的研究成果, 却无法很好地完成转化, 从“智库成果”到“决策参考”再到“转化为决策”的渠道不够通畅、效率严重滞后,而大量的智库成果是有时效性约束的,如果无法在限定期限内完成合理转化、进入决策者视野,就失去了其本有的意义与价值。加之优秀智库成果转化的规范程序和跟踪机制尚未形成,很多成果在报送后不知所踪、泥牛入海,造成了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打通各个环节、畅通内外联系,以“硬件”“软件”双提升的方式提高成果转化能力,是智库建设的当务之急。
3.4 传播效能建设
“酒香还怕巷子深”,这已是信息时代无需讨论的真理。智库研究的直接目的虽然是向上向内提供决策咨询,但因其专业性、公信力、对政策和实践的双重熟悉度,引导舆论、阐释政策、沟通民众的功能也就自然地落到了智库肩上。同时,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是现代化智库能否有效影响政府、影响同行、影响一切相关方的重要因素。一家只会闷头研究、不会抬头推广的智库,其功用终究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多元手段有效传播自身研究成果、活动资讯,是增强智库行业号召力、专业公信力的必備手段。因此,如何建设一套完整科学的传播机制,如何打造多元化的传播平台与渠道,如何提升自己研究人员的媒介素养等等,都是智库应当认真思考并尽快解决的问题。
3.5 协同能力建设
独行快,众行远。决策咨询与学术研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其研究面临的并非单一学科、垂直领域,而是关系到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因而时刻面对着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重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一家智库拥有的资源再雄厚、具备的能力再全面,也很难单枪匹马完成复杂综合的研究工作。正由于此,智库联盟化、联合化、网络化、协同化已经成为今天中国智库建设中一个突出趋势。因此,如何提高自己的协同创新能力、资源匹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跨机构管理能力、协调统筹能力等,成为智库必须解答的时代化命题。
3.6 智库文化与价值观建设
与以上的“硬件”相比,智库文化与价值观似乎是有弹性的“软要求”,但实际上,它却是支撑一家智库沿着既定方向、正确道路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是考验一家智库是否具有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试金石。同时,“文化自信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智库文化与价值观的打造势必是一个漫长艰难、久久为功的过程,但也是不可脱离、不能舍弃的生存之本。因此,如何选择和树立自己的智库文化,并在日常研究与运转中将其有效地、潜移默化地灌注进去并持久稳定地发挥作用,是智库管理者、建设者、研究者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总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前景可期,任重道远。期待智库界凝聚共识、携手前行,以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支撑社会发展为宗旨,牢牢把握智库建设质量和智库能力提升这条主线,共同开启“智库强国”这扇通向辉煌的时代之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