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军
1.未来建筑的含义
人类的建筑史是一部探求梦想的历史,是在追寻可能性的过程中进步的历史。思想发展史中从来不乏对未来建筑绚丽的想象,从古至今,这些想象构成了一条未来建筑的历史。
建筑师不断地探索着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出革命性的设计思想,无论这些设计能否成为现实,它们都表达了那个时代最锐利的想象。“那些未建的想象作品同那些已建的工程一样会对未来的建筑学形式的发展产生影响。许多过去未建的作品远比同时代建造的建筑闻名。甚至那些被人们公认的最好留下来的但却不建的作品仍然作为建筑学历史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①未来建筑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但未来并非完全按人类的预测发展。未来建筑更像一种风格,放眼时代的潮流与趋势,对未来进行思考与探索。这些构想有三个发展方向:一些已经成为现实,有些正在人们的构想中指引未来的方向,而有些却永远只是美好的设想而已(图1)。
图1 未来建筑漫画,[美]路易斯海尔曼绘,图自《建筑趣谈A—Z》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往往有建筑和城市的乌托邦设想穿插其中,身负改造社会理想的建筑师希望通过物质环境的改造来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城市和建筑乌托邦将建筑和城市作为一种社会改造的实验场。”②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革使创新性理论和实验性思想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未来建筑理想伴随着社会进步产生,并从城市及社会层面对建筑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
2.历史上的未来建筑构想
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对未来建筑的幻想,如文艺复兴以来对理想城的描述和16世纪所绘的巴比伦通天塔(图2)。
图2 巴比伦通天塔,[荷]彼得·勃鲁盖尔,1563,图自《科学之书》
18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师皮拉内西用蚀刻画描绘了大量建筑幻想作品,它摒弃了建筑的真实性而任凭想象力的驰骋。这些作品以无限壮观的形象表达“崇高”“沉静”的遗迹感(图3-1)。
法国建筑师部雷也对建筑的崇高感表达的纪念性十分热衷,他在1772年以后设计的作品都因过分庞大而无法实现。部雷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尺度和外观上追求纪念性,通过宏伟来产生敬畏和肃穆的感觉。牛顿纪念堂这座没有实际功能的建筑最清晰地表达了部雷的思想:“一座建筑的意图越少,几何性就越纯粹。”部雷认为最完美的形体是球体,因此牛顿纪念堂是一个超尺度的巨大球体,代表地球和牛顿伟大的发现。夜晚室内利用悬挂的灯代表太阳,白天球体内部利用穹顶的空腔孔洞再现夜晚天穹的错觉(图4)。部雷是一个建筑幻想家,单纯、绝对的体量、尺度超越了时代和结构的可能性。其建筑幻想的魅力“在于他对几何形体的系统运用,在于他几乎不带任何实施痕迹的观念表达;也在于那些作品的纪念性和超人的尺度”。③
图3 20世纪前的未来建筑构想
图4 牛顿纪念堂,[法]部雷,1785,图自《建筑理论史》
图5 新协和村,[英]R.欧文,1817,图自《未来风格设计》
图7 工业城市——会议大楼,[法]T.加尼埃,1901—1904,图自《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图8 一英里高的海上 城 市,Jonathan Schwinge,2005,图自《AD》
图9 生态气候摩天楼——Hitechniaga Tower,杨经文,1994,图自《当代世界建筑》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关于未来城市建筑的设想大量提出,形成了建筑乌托邦理论。以前理想城市的设想往往仅停留在纸上,但19世纪产生的一系列乌托邦主义者力图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代表作品从世纪初欧文的新协和村至世纪末霍华德的“花园城市”。1817年欧文提出“新协和村”的构想,这些“村庄”按矩形网格布置,人口800—1200人之间,每人有一英亩的耕地,生产和消费自给自足,平均分配(图5)。1825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设“新协和村”,倾其所有但最终失败了。19世纪末针对城市变革出现了一种不同于欧文或莫里斯的乌托邦式的城市图景,这种思潮根植于工业革命后的经济现实之中。霍华德出版于1898年的《明日花园城市》源于乌托邦的传统,同时也源于工业革命后单个家庭的观念。他提出“城乡磁体”的理念,将城市与乡村想象为两块磁铁,通过将两者的优势加以综合而达到了某种妥协,这就是“花园城市”。霍华德描绘的“花园城市”占地6000英亩,有32000居民,其中六分之一建造建筑。城市为环形布置,从中心向外环依次为公建与公园、水晶宫、居住、环状大道,最外环为工业用地及环形铁路,多个花园城市形成环形的城市群(图6)。“花园城市”理念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前进了一步,并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可行性。
19世纪未来建筑更多集中在对理想城市的构想之中,如勒杜在“舍伍的理想城”中完成的理想化乌托邦设计(图3-2)。
1.探索世界未知领域
随着人类知识世界的深入,未知领域对人类理解能力的诱惑始终吸引着人们的想象力。不断地探索未知、开拓新领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关于建筑的幻想是人类最充沛的想象力源泉之一,新的城市生成模式、新的建筑类型和新的人类居住领域被不断地想象出来。如法国建筑师加尼埃1901年提出的工业城研究了以工业因素为基础的城市模式,规划中的各种概念在现代建筑运动开始后的工业化城市中广泛流传(图7)。而关于人类新领地的海洋城市或太空城市的设想更是不胜枚举(图8)。
2.技术的发展提供建筑的可能性
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引起了从建筑材料到结构类型到建造方法的巨大革命,技术上的每一步发展,都极大地拓展了建筑空间的各种可能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建筑师的想象力。仅以摩天楼为例:摩天楼是20世纪最典型的技术图腾,自从出现就在技术的驱动下飞速发展。关于摩天楼的种种设想总能在科技的支持下变为现实。无论是从高度上还是建造速度上,无论是从玻璃材料的革命性使用上还是建筑智能化程度,摩天楼把无数的设想变成真正的建筑。英国的“未来系统”事务所认为:“20世纪,人类在建筑领域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摩天楼大概最引人注目,激动人心并且意义深远。”密斯的玻璃摩天楼,杨经文的生态气候摩天楼(图9),技术支撑着最大胆的想象。而让·努维尔的巴黎“无止境塔”,兰·麦凯的“无限都市通天塔”,从名称上就可与“巴比伦通天塔”的幻想特征联系起来(图10)。
3.针对面临的困境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人类的发展在20世纪下半叶带来了许多问题,涉及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筑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自然界产生了大量冲突,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危机,土地、能源、交通等城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性因素之间矛盾重重。城市建筑向何处去的思考萦绕在建筑师的头脑之中,建筑师从未来的城市与建筑中寻找答案,一系列针对人类面临问题的建筑构想方兴未艾。
针对环境危机,生态建筑研究建筑与自然的平衡与能量交换,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设想建筑或城市可以像树一样生长(图11、12)。针对能源危机,建筑师将未来建筑设计成为能源自给的系统,无论是利用太阳能还是其他方法,福斯特设计的高层摩天楼在顶部设置风力发电机以满足楼内的用电(图13)。
图10 无限都市通天塔,[美]兰·麦凯,1996,图自《虚拟建筑》
图11 Novanoach,[美]保罗·索莱里,1969,图自《虚拟建筑》
图12 绿色生态建筑构想,图自《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
4.建筑思潮随社会发展变化,产生新的理念
“社会激荡的时代通常也是城市和建筑领域出现大胆、激烈、创新和变革式的理论和实验性尝试的时代,具有产生新思想、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土壤。”④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前出现了构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与环境危机推动人类对技术极限的探寻,并在全球建筑界出现大量对未来城市的设想。线性城市、漂浮城市、环形山城市、插入城市、电脑城市、秒差距城市等等各种构想不一而足。20世纪90年代至今,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在建筑领域产生了基于信息与网络的全新的空间观,对未来建筑空间的探索开始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基于计算机生成模式的数码建筑理论基础建立在前沿的科学观念之上——量子力学、非欧几何学、复杂性科学,多维与不确定性的概念给建筑空间带来了诸如扭曲、折叠、波动、皱褶、模糊、透明、层进等等特征,颠覆了传统的空间维度(图14)。
20世纪是未来建筑理论与构想最丰富的世纪。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拓展着建筑师的想象力,另一方面20世纪的建筑构想均以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能够给人直接的视觉体验。
下文基本每十年为一组,勾勒出20世纪未来建筑的编年史。
● 1900—1920年
20世纪初的20年,建筑思潮风起云涌,其社会文化背景是对新世纪技术理性的推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意大利一些艺术家发起了后来称为“未来主义”的艺术运动,诗人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909年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宣扬机器的威力,赞美现代城市,崇尚时间/速度,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进行颂扬。画家翁贝托·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1910年发表了《未来派画家宣言》和《未来派绘画宣言》,1912年发表了《未来派雕塑的技术宣言》。在未来主义的绘画作品中,运动感是造型最重要的特征,并把速度感作为美的标准(图15)。
建筑师圣埃利亚(Antonio Sant’Elia)1914年发表了《未来建筑宣言》,将建筑学的未来发展纳入到“未来主义”运动之中。他对未来建筑的设想是将技术作为乌托邦的工具:“现代建筑要吸取科学和技术的每一种成就来把新的建筑结构提高到一个理智的水平上……建立新的形式,新的线条和新的存在理由”,“我们必须发明和重新建设我们现代化的城市,使之成为好像一座巨大繁荣的船坞……现代建筑像巨大的机器,电梯再也不用像孤独的虫子一样躲藏在电梯井里,……必须像玻璃和钢铁的长蛇一样在建筑正面成群起落。那些用水泥钢铁和玻璃制造的房屋……在呆板的简洁中,它们显得特别粗野……街道会深入到几层以下地层内,用金属人行道及高速运输线把大都市中频繁的交通和必要的转换连接成一体。”⑤圣埃利亚的建筑理念在“新城”的设计中表达出来。“新城”中处处是高耸的大体量的梯度建筑(casa a gradinata),建筑带有自动扶梯并直接与公路相连。另外发电站、中央火车站等如海市蜃楼般升起的高楼大厦形成了工业化机器美学的城市景观(图16)。
与圣埃利亚相应的对一座城市的全新设想,是1917年托尼·加尼尔(Tony Garnier)的“工业城市”。“这是自勒杜以来所提出的设计一座全新城市,从整体概念直到单体建筑进行综合设计的第一次尝试。……有着如此详细的描述,他用了164幅插图,前面还附有简要的介绍。”⑥
图13 ventiform-建筑风磨体型研究,[英]福斯特,2001,图自《高科技生态建筑》
图14 柏林DZ银行中庭,[美]盖里,1995—2001
图15 未来主义画派作品——城市增长,[意]翁贝托·波丘尼,图自《未来风格设计》
图16 新城,[意]圣埃利亚,1914,图自《建筑理论史》
图17 工业城市——会议大楼与火车站,[法]T.加尼埃,1901—1904,图自《西方现代建筑史》
加尼尔3.5万人的工业城在城市组织模式中,预示了1933年CIAM雅典宪章提出的分区原则;在社会发展模式上,乌托邦的概念使之成为一座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的城市;在建筑类型上,加尼尔确立了一种多样而又全面的住宅及公建类型学,符合严格的采光、通风等环境标准;在建筑技术上,他主张公共建筑用混凝土和玻璃建筑,采用标准化的建造方法。有些建筑如火车站,手法大胆简洁,如佩夫斯纳所说:“完全是一派战后的景象。”⑦(图17)
● 20世纪20年代(图18)
20世纪20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未来建筑构想进入了活跃时期:密斯提出了玻璃摩天楼的高层建筑未来原型(图18-1),美国的著名建筑画家休·费里斯出版了幻想中的未来城市建筑画册《明日都市》(图18-11),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提出了建筑与艺术的先锋观念(图18-4、5、6),柯布西耶的“邻里规划”与“光辉城市”则是对城市规划理念的全新建构。这是一个英雄化的年代,人们认为工业化组织形式将会形成世界的新秩序,未来建筑的构想充满了纪念性的宏大尺度与体量。
1.俄国构成主义
受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这些艺术思潮在俄国融合为“立体未来主义”的形式,其中塔特林等人的构成主义、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拉多夫斯基的理性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乌托邦热情中发展起来。构成主义的作品大多由于技术的原因没有建成,如埃尔·利西茨基称为“云朵支架”的高层建筑利用技术上不切实际的钢结构以最小的支撑物提供最大的使用空间(图18-7)。构成主义最著名的作品是塔特林设计的400米高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它以交错上升的螺旋钢结构体量,在其中悬吊了四个大型透明体,分别以一年、一月、一日、一小时的周期旋转。“通过对螺旋体主题的运用,他的一系列逐次缩小的柏拉图式的实体层层包围的手法,以及对铁、玻璃和机械化运动的修辞性展示来体现千年盛世。”⑧(图19)
图18 20世纪20年代未来建筑构想
图19 第三国际纪念碑,[俄]塔特林,1919,图自[日]《新建筑》
图20 当代城市与邻里规划,[法]柯布西耶,1925,图自《建筑理论史》
2.柯布西耶的城市构想
相对于建筑领域的建成作品,柯布西耶在城市规划方面的设计更具有理想主义。他的城市规划理论更为激进,甚至与圣埃利亚的未来主义和加尼尔的“工业城市”有着溯源的联系。柯布西耶将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几何学与功能主义成为城市规划的原则。1922年年柯布西耶设计了“为三百万人居住的当代城市”,这一方案收入了1925年的《都市计划》一书,同年巴黎的“邻里规划”方案完成,而在1930年,柯布西耶完成了“光辉城市”的设计(图20)。在这一系列城市规划中,柯布西耶对未来城市的设想逐渐完善成熟,他在城市中提出一套对称的网络系统,将居住、工作等功能进行分区,以高层住宅增加城市中心区的密度,以多层标高的交通网络与高速公路相连,城市中心包括一个屋顶是飞机起落场的中央火车站——这一点在圣埃利亚的“新城”中也有体现。
图21 20世纪30—40年代未来建筑构想
图22 广亩城市,[美]莱特,1934—1958,图自《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建筑理论史》
图24 建筑学形态研究,[美]布鲁斯·阿隆索·戈夫及学生,1950年代,图自《虚拟建筑》
从“当代城市”到“光辉城市”,柯布西耶对机器时代的城市原型从集中式模型发展为理论上无限制的线性模型。“光辉城市”将城市分为若干平行带,从办公区到工业区,这些不同层次的区域可以独自线性扩展。几何学,批量生产,标准化,这就是柯布西耶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已经变成了一个由全程建筑师所创造的几何模式,这位建筑师陶醉于一种鸟瞰式的视角中以建立起他自己的壮丽的秩序。”⑨
尽管柯布西耶的“当代城市”和“光辉城市”从未实现,但它们的影响无疑非常深远,有两个首都的城市规划模式显然取材于“光辉城市”的规划原则:一是1950年柯布西耶自己所做的昌迪加尔总体规划,二是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1957年的巴西利亚规划。
● 20世纪30—40年代(图21)
30年代莱特提出了关于城市疏散的主张,这是与美国拥有广阔土地相联系的城市理想模式。1934年莱特提出了“广亩城市”的巨大尺度城市模型,这一模型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传统有着某种联系。同时莱特希望通过城市乡村式的规划使人民得到民主与自由的生活。传统城市的集中性被分布到乡村化的网格上。“广亩城市比任何其他激进的城市主义形式都更接近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中心思想,即通过把人口平均分布在土地上,逐步消除城乡差别。”⑩
莱特这种松散城市模型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对技术的信心,尤其是电气化和通讯的发展,二是自然与建筑结合的有机建筑。莱特以对技术的强烈信心,在“广亩城市”设想的发展中,设计了高度发展的交通及建造技术,在城市中运用了科幻式的公共交通工具,高耸的建筑有着梦幻般的造型(图22)。1928年莱特创造了Usonia(尤索尼亚)一词,表示一种出现在美国的平均主义文化,这一文化通过汽车的普及而成为民主化城市的驱动力。“尤索尼亚自主体系”是一种预制单元的住宅体系,莱特将这一低造价的住宅体系与广亩城市结合起来,成为城市的主要实体。
莱特的城市构想并没有在美国得到实践机会,但他以技术特别是通讯和交通的发展作为分散城市融入自然的理想在21世纪的网络社会都具有指导意义。
同年代的利索里则创作了大量具有梦幻色彩的建筑绘画作品,画中充满了未来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交织的形式,在那个年代“美国所有令人费解的建筑师的大部分作品都能在A.G.利索里《壮丽的建筑视野》一书中找到”(图21-4)。
● 20世纪50年代(图23)
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是未来建筑构想的过渡时期,一方面延续了现代主义对技术的信念,一方面又充满了主观化的想象。莱特1956年提出了“一英里塔”方案,一英里高的摩天楼在今天也还停留在大胆的设想之中(图23-1)。对居住模式的探讨也体现出对科技的依赖。“穗上的籽粒居民大楼”与“书柜住宅大楼”一个是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每层用带挂钩的悬臂悬挂着塑料的壳式居住单位,另一个像书架一样,住宅单元由直升机安装,可随时更换(图23-4,6)。
图25 20世纪60年代未来建筑构想
图26 未来住宅,[德]柯拉 尼,1968,图自《未来风格设计》
图27 东京规划——东京湾,[日]丹下健三,1960,图自《西方现代建筑史》
图28 东京规划——螺旋结构,[日]黑川纪章,1961,图自《AD》
图29 浮体式海洋工厂,[日]黑川纪章,1969,图自《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
布鲁斯·戈夫(Bruce Goff)的作品则更多的是个人主观化的概念构想,建筑造型奇异巧妙,丰富的曲线蕴含动感,富于梦幻色彩。戈夫1950年在俄克拉荷马州大学教授建筑设计,他和学生在课程中完成的作品探索了未来建筑的形式美感和自然属性(图24)。一些概念如均衡、旋律、梦幻、潜意识、生长等体现在这些作品中,在他及学生的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成为最主要的设计因素。
● 20世纪60年代(图25)
20世纪60年代终于迎来了未来建筑构想的黄金时代。关于未来的理想化乌托邦方案层出不穷,各个国家的建筑师都以活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共同见证了这个畅想未来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几个方面的潮流:一是城市形态的科技化,如电脑城市(图25-6),秒差距城市(图25-2),环形山城市(图25-3);二是巨型结构,如矶崎新的空中城市,富勒的纽约超级穹顶(图25-8);三是预制装配式的居住建筑,如太空舱之家塔和箱型预制装配住宅(图25-7,5);四是生态建筑和仿生建筑。如保罗·索莱里的生态建筑学以及卢基·柯拉尼的仿生未来住宅。柯拉尼的未来住宅仿佛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由尼龙或涤纶材料制作,家具依附在壁面上,通过充气放气决定它的有无,内部全部由自动化控制(图26)。
20世纪60年代具有相似建筑理论的建筑师形成建筑组织以共同的理念提出各种未来探讨方案,最有影响的是日本的“新陈代谢学派”和英国的“建筑电讯集团”。
1.日本“新陈代谢学派”的未来城市构想
日本的新陈代谢理论是从生物学领域借用代谢、循环、突变等概念描述建筑与城市的发展与生成。包括丹下健三、黑川纪章、菊竹请训、矶崎新等建筑师在60年代初期认为经济发展打破了自然与城市的发展平衡,针对日本资源有限和人口密度过高的压力提出以新陈代谢的建筑与城市适应时代的高速发展。
图30 空中城市/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国家银行,[日]矶崎新,1962,2004,图自《图像建筑》
图31 “建筑电讯”作品,图自《“建筑电讯”创作历程初探》
图32 晶体城市,[美]保罗·索莱里,1969,图自《虚拟建筑》
图33 20世纪70年代未来建筑构想
图34 无终止城市,[意]安德烈·布朗齐,1969, 图自《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库哈斯》
图35 1.12个想像城市[第2个城市]——缠绕的时代之城,[意]超级工作室,1969,图自《城市建筑乌托邦》2.逃亡,或建筑自愿的囚徒,雷姆·库哈斯与曾格利斯,1972,图自同上
图36 囚禁地球之城,[荷]雷姆·库哈斯,1972,图自《Archilab’s urban experiments》
图37 1980年代未来建筑构想
图38 北极管道公司潜在能量中心,[美]崔悦君,1987,图自《世界建筑导报》2000/03
图39 苹果计算机公司办公楼,[美]崔悦君,1987,图自《虚拟建筑》
图40 20世纪90年代未来建筑构想
图41 迪拜600米高塔,SOM,2003,网络资源
图42 中央电视台,雷姆·库哈斯,2003,图自《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
“新陈代谢学派”热情地提出未来城市的构想,黑川纪章认为:“未来城市提案的意义,不在于该提案能否存在,能否实现的技术问题,而在于它提示当今的矛盾,预见未来的思想,它是新城市新秩序的提案,是使破坏平衡的行为失去作用的创造性行为。”
这些未来城市构想包括丹下健三1960年提出的东京规划——东京湾,黑川纪章1961年提出的东京规划——螺旋结构,矶崎新的空中城市等。
1960年丹下健三公布的东京规划,创造了一种新的线性结构和新型的交通体系。一条轴向大道伸入海湾,形成新的商业、住宅和娱乐区的框架。这一交通系统和各种设备网组成的巨大框架既承载密集的交通量,又有连续的进出口,同时赋予规划庞大而华丽的特征。主体框架的超人尺度和群众性活动的群体尺度以及个人生活的人体尺度构成了多层次的空间尺度等级(图27)。
黑川纪章的东京规划1961提出DNA螺旋结构的城市模型,这一模型探讨了开放型社会所具有的动态性、复杂性,使用螺旋性交通,解决城市水平与垂直交通组织中的种种矛盾,形成动态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大城市作为几个小型城市的复合体而进行新陈代谢(图28)。这种螺旋结构与其说是一种结构体系,倒不如说是空间秩序。黑川纪章认为传统的纵向构成的高层建筑只是二维的城市空间,并不能形成立体化的城市,“城市的立体化就是将信息流动本身立体化”。螺旋结构将信息流动立体化,从而使城市立体化成为可能,这种立体城市在横向及上部都具有生长能力,还能实现自然与建筑立体化的相互交融。60年代黑川纪章从新陈代谢及共生理论出发,还提出了多种未来城市与建筑的方案,如农村都市(1960)、浮体式海洋工厂(1969)(图29)以及基于工业化可变体系的箱型预制装配式住宅(1967)。
矶崎新1960年提出的空中城市规划包含一系列的方案,在这一构想中,将建筑扩张为城市性的规模,并将城市要素导入建筑设计中。空中城市是“在既存的活动仍然持续的城市(东京)上空,支撑着一个异种结构的复合体。在可能利用的空地上,将包括各种基础设施的联结核心筒加以搭建,以其作为建筑的‘树干’部分。同时在空中用水平的‘枝’将它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城市规模的网络。这是一种类似于从树木增殖为森林的庞杂的结构过程”。 空中城市的出发点也是针对东京用地紧张、人口密集的特点,将新的城市活动覆盖在既存街区之上。圆柱形核心筒内包含公共交通及各种基本设施,以此为树干,树木的枝(水平交通)和叶(居住)向空中延伸,彼此联系形成空中的网络结构。这种空中城市的构想,在21世纪初的卡塔尔国家图书馆项目中部分地变成了现实——仅仅是针对建筑形态而言(图30)。
矶崎新作为当代主流建筑师也一直致力于未来城市的研究,除了60年代的空中城市,相继提出了20世纪70年代的电脑城市、20世纪80年代的虚体城市和20世纪90年代的蜃楼城市。
2.英国“建筑电讯集团”(图31)
“建筑电讯集团”成立于1961年,通过出版和展览的方式创作出大量未来主义建筑作品,直至1974年解散。建筑师包括彼得·库克(Peter Cook)、罗恩·赫伦(Ron Herron)、大卫·格林(David Greene)、麦克·韦伯(Michael Webb)和丹尼斯·克朗普顿(Dennis Crompton)等。一方面他们崇尚富勒的技术至上主义,另一方面他们将建筑学的视野引入消费社会的社会学层面,关注建筑的自我更新。1964年,库克提出了“插入城市”(Play-in City),研究可生长的巨形结构(图31-1,2)。这恰恰与日本“新陈代谢学派”对巨型结构的关注处于同一时期。“插入城市”将可移动的“插接单元”插入骨架式的巨型结构之中,成为一个具有无限生长性的可追加结构。整座城市计划每40年自我更新一次,除了巨型结构外,其他的部分均是可替换的,这正是消费社会的特点。城市的自我延伸、更替是在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插入城市的研究逐渐细化到具体建筑如商场、大学等(图31-3)。库克自己的定义为:“‘插入城市’是由大规模的应用网络结构而组成的,包含便捷的交通与重要设施,此网络中置入大量的可满足所有需求的单元体,这些单元体被设计为可废弃式的……”
1964年赫伦的“行走城市”由无限多的巨型单元组成,它们靠可伸缩的机械气垫自由滑行。每个单元有不同的城区和居住区,通过可伸缩的通道连接在一起,单元的气候控制由可伸缩的太阳顶棚组成。“行走城市”可出现在各种环境之中,从漫步沙漠到入侵纽约,在这种未来都市中,城市的社会结构不是静止的,可移动性、柔韧性和可变性成为都市生活最显著的特征(图31-4,5)。1964年至1967年,建筑电讯通过杂志讨论了“巨型结构”与未来城市的各种可能性,并在1968年提出“即时城市”的概念。
“建筑电讯”在60年代以对技术和工业化社会的信仰,借鉴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大量唯美的科幻绘画式的乌托邦建筑与城市构想。“‘建筑电讯’所表现的对科技的崇拜和科幻图像的迷恋,恰恰说明了现代人对消费主义的深层依赖。……‘建筑电讯’宣告了建筑的媒体消费时代的来临,以及在这个阶段里建筑内涵的改变。”
60年代日本“新陈代谢学派”与英国“建筑电讯集团”的理论基础依旧是对工业社会技术与消费的信任,相信物质进步、机械化工业化水平提高会带来解决未来城市问题的方法。
3.索莱里的“生态建筑学”(arcology)
保罗·索莱里以他的生态建筑学而著称,这个词由建筑学和生态学两个词合成,以“建筑+生态”为基础寻求未来建筑的解决方案。索莱里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运行,将建筑与城市设计为一种生态实体,食品和能源的供应可以自给自足。巨型的建筑向天空和地下发展,提高密度的同时却有利于生态。他设计的第二巴别塔(Babel II)和斯通堡(Stonebow)可分别容纳55万和20万人居住。1969年索莱里以城市乌托邦的传统设计了一座“超技术”的“晶体之城”,这是一座800米高的垂直超级都市,在这里通信线路被缩短了,车辆交通被消除了,自然受到了保护,人与人的联系更有意义了。索莱里这种超级巨型结构基于技术的、生态的、社会学的概念,成为将环境生态学综合到宏大建筑的城市体系(图32)。
● 20世纪70年代(图33)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关于未来建筑乌托邦构想全部是基于一种相信社会进步的理性思想,而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则出现了转折。一方面,1968年的学生运动“五月风暴”抵抗西方价值观,并在20世纪70年代最终瓦解了西方传统权威社会,注重个人权力与个人创造,反对极权主义乌托邦,另一方面,对未来的乐观判断与预测随着城市、环境、社会矛盾的尖锐转变为建筑师对建筑与城市在当代文化中价值的怀疑。
20世纪70年代苏联建筑师波利索夫斯基在《未来的建筑》一书中延续了乐观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出了吊城、张拉悬挂建筑等未来建筑设想(图33-2),同年代的西方建筑师则在意大利建筑理论家曼费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建筑与乌托邦》一书的影响下,全面反思现代主义先锋派运动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建筑与城市的未来展开了批判式的研究。塔夫里这本书回顾和批判了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城市与建筑实践中的各种乌托邦方案,对它们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并解释了它们不可避免失败的原因。这本著作伴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消费社会的转型,标志着乐观理性主义乌托邦的结束和批判性乌托邦的开始。
70年代批判性城市乌托邦的代表人物是库哈斯。库哈斯深受意大利建筑师小组“建筑视窗”(Archizoom)和“超级工作室”(Super studio)的影响。“建筑视窗”的安德烈·布朗齐(Andrea Branzi)1969年提出了“无终止城市”方案,他设想了一个完全由室内空间和均质单元组成的城市空间。巨大的空间完全是人工环境,纯粹的自然环境消失在无尽的机械维持的空间中(图34)。与现代主义早期积极光明的乌托邦方案相比,这样的城市使人压抑和恐怖,而布朗齐借助这一方案,指出消费时代城市物质性受消费信息网络的支配,空间原型演变为无限延伸的均质网络。
同年“超级工作室”提出了“12个理想城市”,与库哈斯1972年的竞赛方案“逃亡,或建筑的自愿囚徒”有着相似的理念(图35-1,2)。库哈斯以寓言式的表现方法描绘了伦敦被划分为两部分后连续方格状的巨大街坊成为城市生活的悖论。这个方案表达了“对当时的先锋派建筑实验中对新形式不顾一切的追求和乌托邦幻觉的怀疑。……他们试图表明建筑并不一定像这些先锋派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积极的改造人类生活的工具,也有可能成为像柏林墙那样制造隔离和压制自由的东西。”
库哈斯在1978年出版的代表作《疯狂的纽约》一书中对曼哈顿进行系列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摩天楼和矩形网格城市(纽约)的构想性方案。他认为纽约“它的大部分表层结构被建筑异变、乌托邦碎片和非理性现象所占据,除此之外每一个街区都被虚幻的建筑层所覆盖……” “囚禁地球之城市”是库哈斯在书中的代表性乌托邦构想。在均质的方格网城市中,每种科学、艺术的设想都有一块基地,基地有着相同的花岗石基座,从基座上可以发展出相互竞争的变化形态,而地球则被囚禁在城市中央(图36)。“建筑视窗”“超级工作室”和库哈斯的这些拼贴画“场景既不优美和谐,也不是任何现在或未来的景象,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无法定义的时刻,……展现了他们所要表达的所谓‘批判的乌托邦’。”20世纪现代主义的乌托邦方案,无论是莱特的广亩城市,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还是丹下健三的东京湾规划,都可以在物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以实施,它们是建立在现代理性主义基础上,正面积极的乌托邦,而库哈斯等人的拼贴方案是“一种工具性的,科学的乌托邦,它并不试图推出任何不同于现在的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而是要在另一个更高的认识层次上表现现在的世界”。
● 20世纪80年代(图37)
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师对未来建筑的研究出现了两个方向,一是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展开对新世纪的建筑预测,二是面对环境问题展开生态及仿生建筑的研究。
奥列斯特1985年的方案“2010年人们居住的地方”高210层,位于一个100英里大小的人工湖的中心,交通包括快速运输站和单行轨道系统(图37-2)。1985年提出的线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六边形梁,从海湾的地面伸展到沿岸的山顶(图37-1)。
美国建筑师崔悦君发展了一种极其个性化的未来风格建筑,将自然作为设计的基础,他称之为进化式建筑。“进化式建筑可以定义为这样一种建筑,它严格地研究、分析和综合经过亿万年演变的自然界的进化实践和内在规律,并将这种基本原理运用于眼前的需求、环境的现状以及建筑的形式、功能和用途中。” “北极管道公司潜在能量中心”方案探讨了严寒气候中的建筑形式,采用低角度的设计将太阳光导入建筑内部使暖流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图38)。“苹果计算机公司办公/公寓/研究塔”将三种功能融于一体,能量由太阳能感光电池和太阳能水箱提供(图39)。这两个方案从直观看有仿生学的意味和表现主义的艺术色彩,但崔悦君的进化式建筑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是生物学上的拟态,而是从自然的原理入手提出并解决建筑问题。崔悦君曾经师从布鲁斯·戈夫,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戈夫对自然形态的偏爱对他的影响。
● 20世纪90年代至今(图40)
1990年以后,在未来建筑的理论方面,伍兹的“战争建筑学”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码建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建筑实践中,建造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世纪末的乐观情绪,使越来越多的未来风格建筑被设计乃至建造出来,尤其是数不胜数的都市超高摩天楼方案。SOM设计的迪拜600米的高塔和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都将成为现实(图41,42),似乎可以说,未来建筑就发生于现在。
1.伍兹的“战争建筑学”
伍兹的乌托邦构想主要包括中心城市、艺术之都、地下柏林、空中巴黎、战争建筑学等等(图43)。伍兹对现存建筑与城市持批判态度,而以自我命题的方式创作的城市基于一种创新的“实验性生活”。伍兹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造出虚幻的未来世界,在这一世界里他创造了一种新观念性建筑——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主导,更重要的是以社会政治学为视角展现个人的生活、思维与想象。
2.数码建筑(digital architecture)与赛伯空间(cyberspace)
计算机与网络90年代以来的迅猛进展已经改变了建筑师的设计手段和思考方式。计算机作为设计思考媒体,产生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建筑空间。随着计算机在自由形体塑造和虚拟现实模拟领域的成熟,越来越多以前想象不到的空间形态可被建构甚至建造。盖里、艾森曼等人的建筑作品就是完全数码时代的产物(图44)。Cyberspace是一个基于全世界互联网的无边界人工空间,空间中传递的是没有物理属性的信息。网络间的Cyberspace颠覆了传统物质空间的概念,拓展了对空间的思考领域。卡尔·朱将基础科学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入计算机程序,借助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创造出复杂多变的空间形态(图45)。
3.超高层建筑构想(图46)
用建筑挑战地心引力,追求极限高度永远是建筑师的梦想和未来建筑创作最常见的主题。21世纪初在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中产生了一股争相建造超高层摩天楼的热潮。如福斯特的东京千年塔、杨经文的生态摩天楼、“未来系统”的绿鸟大厦、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等等。而Eugene Tsui设计的模仿蚁穴的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了惊人的两英里(图47)。雅克·费雷设计的“超绿色摩天楼”是为不特定的世界性大都市提供的生态高层,以风动涡轮机、太阳能光电板、采光铅网等技术生产自身所需的能源(图48)。“最终高层建筑将会发展成为更加完美的形式——更高,更坚固,能源自给自足——就像一棵树那样简单和优美。”
表1按年代总结了历史上的未来建筑与城市的设计方案,通过以上的编年史,可以归纳出未来建筑的发展脉络。未来建筑从最初纯粹的空想乌托邦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技术和理性的建筑构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发展出针对解决城市问题的各种规划构想。70年代环境与社会出现矛盾与危机后,未来建筑与城市的方案转向生态和社会学研究。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中,消费、传媒和计算机网络对空间的全新诠释成为未来建筑的重点。在整个的历史进程中,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人类对超越空间限制的不懈追求。
当代未来建筑的一个特点是许多建筑师纠缠于建成与设想之间,原来不可实现的关于未来的方案一件件变成现实,这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1.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相交织
当代的未来建筑构想和历史上的乌托邦设想一样都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随着当代社会生活中展示出的新发展,建筑乌托邦的方案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观念成为关注的焦点,节约资源和土地、低能耗、无污染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往往成为未来建筑设想的出发点。后工业消费社会的特点使人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居住、工作、娱乐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针对这种生活,出现了大量超级城市和超级都市综合体的未来建筑城市构想。
表1 未来建筑与城市的编年史
年代 作品 建筑师(绘制者) 创作年份书柜住宅大楼 (美)摩根 1950年代一英里塔 (美)莱特 1956费城市政厅 (美)路易斯·康与丁 1952-1957组合式居住箱 (意)艾米罗·阿姆巴兹 1957海上城市 (日)菊竹清训 1958细胞住宅 ()帕斯卡·豪瑟曼 1959 1960年代 漏斗式城市 沃特·乔纳斯 1960东京规划-东京湾 (日)丹下健三 1960东京规划-螺旋结构 (日)黑川纪章 1961纽约超级穹顶 (美)E·富勒 1961漂浮城市 (日)黑川纪章 1961空中城市 (日)矶崎新 1962环形山城市 chaneac 1963-1968插入城市 (英)彼得·库克 1964步行城市 (英)罗恩·赫伦 1964电脑城市 (英)丹尼斯·克朗普顿 1964航空母舰城市 (英)汉斯·霍伦 1964太空舱之家塔 (英)沃伦·乔克 1964箱型预制装配住宅 (日)黑川纪章 1967未来住宅 (德)卢基·柯拉尼 1968秒差距城市 onyx 1968-1970浮体式海洋工厂 (日)黑川纪章 1969生态建筑学 (美)保罗·索莱里 1969晶体城市 (美)保罗·索莱里 1969 1970年代 无止境城市 (意)建筑视窗 1969-1972无终止城市 (意)安德列·布朗齐 1969-1972 12个想像的城市 (意)超级工作室 1971囚禁地球之城市 (荷)雷姆·库哈斯 1972海上城市 (美)E·富勒 1970年代吊城 (苏)格·波·波利索夫斯基 1970年代悬浮建筑 (苏)阿尔多尔·克拉尔克 1970年代空间形态建筑 (意)马西莫·斯科拉瑞 1976自然塔 (英)彼得·库克 1978 1980年代 线性城市 (美)斯迪·米德 1985 2010年人们居住的地方 (美)奥列斯特 1985新纽约港口竞赛 (美)奥列斯特 1989苹果计算机公司办公楼 (美)崔悦君 1987 1990年代 Tuture 港口城市 (日)Shin Takamatsu 1990至今 空中巴黎 (美)莱伯斯·伍兹 1994边缘城市 (美)罗恩·洛夫 1995自动化都市 (美)汉斯·可里斯丁·利舍夫斯基 1997伦敦“Z”计划 (英)未来系统 1995东京湾海上城市 1990年代东京千年塔(840米) (英)诺曼·福斯特 199自控城市--维纳斯工程 (美)雅克·弗雷斯科 2000未来居住模式 ARCHILAB 2001迪拜高塔 (美)SOM 2003云中钻孔器-海上城市 Jonathan Schwinge 2005终极塔-二英里超级高层 Eugene Tsui 2006
2.与当代技术发展趋势相适应
布朗齐曾根据技术将20世纪的城市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机械的大都市(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现代主义先锋派和工业上升时期的城市);(2)均质的大都市(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理性规划的普及到危机);(3)混杂的大都市(20世纪60年代到1989年从现代主义危机到柏林墙的倒塌);(4)通俗的大都市(1989年以来以电子传媒和信息技术发展为特征的当代城市)。 当今正是布朗齐认为的第四个阶段。后工业革命及信息技术不可避免地对建筑与都市产生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非物质世界的建筑观在全新科学观念的介入下逐渐成形,轻质、漂浮、运动、速度、非标准化等未来空间的趋势性原则逐渐清晰。
图44 1.北京国际汽车城竞赛,[日]矶崎新
图45 卡尔·朱基于计算机运算法则的渐进式空间,图自《当代建筑与计算机》
图46 超高层未来建筑
图47 终极塔——二英里超级高层,Eugene Tsui,2006,图自《AD》
图48 超绿色建筑,雅克·费雷,图自《超绿色建筑》
网络与计算机引导的建筑设计革命开拓了新的空间生成模式。米切尔在《比特城市》《E-托邦》《我++》三部曲中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成为新城市的特征。“在这个渐少为边界所管理,渐多为连接所管理的世界,需要我们重新设想,重新建造我们的环境,并重新思考设计工程和规划的伦理基础。” ——就像《我++》的副标题: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
未来学的思想可分为乐观学派和悲观学派,“罗马俱乐部”是悲观学派的代表,而托夫勒等更多的人则属于乐观学派。对未来建筑与都市的乌托邦构想,也从来就有两种情绪,一是对理想社会发展进步充满憧憬与信心的乐观主义,二是认为人类发展不可避免陷入混乱与衰落的悲观主义。矶崎新就提出了废墟城市——“未来的城市即是废墟” ,库哈斯也曾说“建筑学不可能生存到2050年” 。但更多的建筑师对未来充满信心。未来建筑与城市的美好设想,不仅仅是建筑历史中的一个个方案,更是追求可能性和美好生活的人类梦想见证。
图49 evolo杂志未来摩天楼竞赛近五年金奖作品
注 释:
①[美]欧内斯特·伯登著,徐群丽译:《虚拟建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前言。
②沈克宁:《城市建筑乌托邦》,《建筑师》116,第5页。
③[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④同②
⑤)[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第88页。
⑥同③,第294页。
⑦[意]L·本奈沃洛著,邹德侬、巴师竹、高军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08页。
⑧同⑤,第186页。
⑨同③,第299页。
⑩同⑤,第206页。
⑪同①,第35页。
⑫[日]黑川纪章著,覃力、黄衍顺、徐慧、吴再兴译:《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⑬同(12),第20页。
⑭[日]矶崎新,胡倩、王昀译:《未建成/反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⑮[英]丹尼斯·克兰普顿,叶朝晖等译:《建筑电讯指南》,田园城市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⑯霍顺利、吕富:《建筑比雨水更重要吗——“建筑电讯”创作历程初探》,《世界建筑》2005年第10期,第109页。
⑰《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库哈斯(1)》,《世界建筑》2005年第7期,第36页。
⑱雷姆·库哈斯:《疯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再生宣言》,转引自《当代建筑的理论与宣言》,第287页。
⑲同⑰,第38页。
⑳同⑰,第38页。
㉑崔悦君:《进化式建筑》,《世界建筑导报》,2000/03,第5页。
㉒大卫·马洛特、穆英凯著,林颖松译:《高层建筑的进化和发展》,转引自《时代建筑》2005年第4期。
㉓Andrea Branzi,The Poetics of Balance, 第45页。
㉔(美)威廉·米切尔著,刘小虎等译:《我++——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扉页。
㉕同⑭
㉖《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库哈斯(2)》,《世界建筑》2005年第9期,第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