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设备的发展,人类已经整体进入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丰富的渠道,也为新闻消息的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章探究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写作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评论写作;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6-0096-02
1 广播新闻评论现状
导向庸俗、娱乐化倾向过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快餐文化”逐渐流行起来。这种文化形式确实能够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但只是暂时性的,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和影响,广播媒体为了追求话题的热度也开始选择一些有不良心理暗示或有争议的话题作为新闻节目的“买点”,以获取年轻人的追捧,提高收听率。长此以往,听众由于体验不到与新媒体不同的内容就会放弃广播新闻媒体,阻碍广播媒体的发展。
没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任何媒体最重要的作用都是舆论监督,广播媒体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新媒体以及广播媒体为了获得更高的关注度,纷纷将重点放在新闻娱乐上,甚至为了增加新闻的话题性而扭曲事实,融入过多的主观情感倾向,妨碍了听众的价值判断,很多社会问题被忽视,没有正确有效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过分注重眼前利益。现阶段,很多广播节目包括新闻评论从选题到采编成稿几乎都是一个人完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导致新闻话题的质量不高,评论也比较随意,降低了广播新闻评论的收听率[1]。
新闻工作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媒体承担着舆论监督的责任,不仅要尊重大众的知情权,也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将社会文明进步作为自身的使命,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闻的话题性。在当前的广播媒体发展中,一些新闻工作者没有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将利益作为工作中心,导致新闻评论过分庸俗化,通过低层次的观点引导舆论方向,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
2 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创新方法
1)深度解读,提升评论影响力。实际上,新闻评论无论从任何媒体的角度看,思想深度都是评论的关键因素。广播新闻作为一种单纯的声音式信息传递方式,需要有特别的表达来吸引听众的注意,提高新闻评论的思想性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首先要选择听众感兴趣的社会话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网络新闻平台多样化,同一新闻事件会同时发布在各种新闻平台上,也都会有相应的评论。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关注度,需要通过新颖独特、有深度的见解给听众带来别开生面的认知体验。但是又不能哗众取宠,思想观点的确立应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进行,通过深刻的挖掘,拓宽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角度,深度剖析社会现象,准确地抓住社会问题,引发听众的反思,让听众能够获得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2)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会起到舆论导向作用,这种导向具有双重性,既可能引发正面的情绪,也可能引发负面的影响。因此,新闻评论写作者必须明确自身作为媒体人士的责任,将社会舆论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引导,根据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理性、深入的剖析。不能为了吸引关注而发表一些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另类言论,要从社会的整体利益角度出发,避免消极思想的传播,对社会负责,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撰写新闻评论的过程中,评论者首先应对新闻事件有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评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评论的观点要建立在法律、道德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确保评论观点符合人们的认知,从新闻事件的个体现象深度揭示社会问题,不过度指责新闻当事人,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新闻评论应传递正义的思想,引导人们热爱生活、怀着一颗爱心面对生活和世界,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3)探索柔性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播新闻评论带来了更广泛的话题空间。在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新闻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评论对于广播新闻评论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新闻评论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判断新闻内容的价值性。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要关注现阶段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及相关政策等,关注决策的执行状态,对政治工作进行舆论监督,将国家政策与民生联系起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真正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新闻评论引发群众对自身以及政府权利与义务的思考,充分地反映民意,提高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水平。选择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与反响,提高新闻评论的收听效率,这种方式比心理暗示和制造热点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广播媒体的公信力。
4)运用新颖的写作语言,恰当引用互联网新词。广播媒体在众多的新媒体包围下,想要脱颖而出是比较困难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对于新闻评论而言,精炼、有深度的语言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从而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创新应该从语言的角度入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重大的新闻事件不会随时随地发生,但有价值的观点可以随时产生,新闻评论要发表有价值的观点,善于从别人没有注意的角度去挖掘新闻背后隐藏的社会现象,举一反三,使评论观点独树一帜,深入淺出[2]。这需要作者有极强的社会观察能力,能够总结社会现象和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另外,也需要通过独特的语言来表达,提高新闻评论的感染力。新闻评论语言应抓住事件的要害,简练有力,触动人们的思想和内心情绪,在明确表达观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引入流行网络语言,例如:网络上流行的“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细思极恐”“累觉不爱”等,但是这种语言的使用频率不能过高,这属于不规范用语,大规模使用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语言影响,尤其作为公共传播媒体,会影响儿童的语言表达。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能够使评论内容更生动,更容易触动听众的听觉神经,获得更好的收听效果和社会效益,从而发挥新闻评论的社会教育作用。也可以适当引入口语,让新闻评论更加通俗易懂,增强语言的幽默性和感染力,在博得听众轻松一笑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反讽的语言,增强评论的讽刺效果,引发人们思考新闻背后的社会本质,实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endprint
5)先问是非和利害,不要急于站队。柴静说,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事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所以要养成听听不同观点的习惯,不能只选择符合自己想法的意见。尤其是新媒体时代,新闻反转的事件已经非常多。人的思维惰性决定了是非善恶很容易得出,真假却不容易判断。评论永远不能走在新闻的前面。新闻,不能根据想象去拼凑碎片,而需要根据采访还原真相,不作超越事实的判断,引导听众做出独立判断。
6)切忌碎片化,将传统评论与现代评论形式相结合。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评论“碎片化”的特点愈发明显。这种评论形式简短易懂,深受网民的喜爱。但大量没有内涵的文字充斥在网络上,思想浅薄,不负责任,随意引导舆论,非常不利于大众了解事件真相,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广播媒体新闻评论必须要摒弃这种现象,拒绝“碎片化”评论,提高评论的内涵、科学性和社会价值。新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消解媒体之间的边界,让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广播媒体应当结合网络新闻评论形式与传统新闻评论的“三段论”,形成更有生命力、影响力的评论内容和观点。具体而言,广播新闻评论要力求发表新观点、传达新思想,不可人云亦云,在确定选题和立意后,应尽量使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导论、正论和结论,不能反复赘述,否则听众难以抓住重点,就会失去耐心[3]。
3 结束语
网络化生存的公众对新闻评论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那一套居高临下的评论已经成为笑话。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评论写作的创新需要像平常聊天那样去做舆论引导和评论写作:聊天用的語言,聊天用的说话方式,聊天用的交流姿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腔和自以为是的启蒙优越感。站在更高的逻辑层次上去评论,不迎合、不遮掩、不消费,创新新闻评论写作方式,提高广播新闻评论的思想深度,才能真正提高说服力和关注度,提高广播媒体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喻季欣,李琴.让点睛的话语赏心悦耳——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评论写作[J].新闻与写作,2014(6):85-87.
[2]喻波.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3]李宏杰,山丽娟,王曦.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转型突破[J].今传媒,2012(7):133-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