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一、创设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当中产生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好精彩开头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导入新课,还可以采谜语导入新课,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时,为了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新课,就让学生猜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给它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思考,踊跃讨论,终于找到答案是:日历。这样导入新课,远比许多老师用单调的话语直接进入新课好得多。也许有些数学教师认为,这些导入法都是语文教学当中经常用到的,数学课没有必要用。实践证明,一堂数学课的精彩开头,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亲切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小学数学,无形中就形成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愉快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情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生的自觉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
1、和学生探讨解题技巧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思考性的题目。有些题型蕴藏着一定的规律和解题技巧;有些题目则可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例如,找规律试着填数:14()1625()49,老师问:这道题目有什么规律吗?……利用题目的这种特点,创设一种老师提问,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启发,互相讨论,各抒己见的学习情境。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快解题速度,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开展竞赛
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小学生喜欢展示自我,荣誉感较强。老师可以针对这一学生特点,在课堂练习时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口答题采用创答形式,笔答题则以小组必答题形式出现。另外,也可以通过课前提问,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试做老师
挑选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扮演老师的角色,登台讲课。例如,某些应用题的讲解,某些计算题的简便算法,老师都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理清思路,上台讲课。这样的活动,既鍛炼了讲课学生的口才,又可以使其他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集中精力听课,无疑会创造出一种奇特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激励情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好表扬的,特别是小学生。适当的激励,哪怕是一点点,如老师的一句话语、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妨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指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激励情境设计为: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家里的烟囱是什么形状?生A:我家里的烟囱是铁皮做成的圆柱形。生B:我家里的烟囱是用土砖做成的长方形。师: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谁会计算长方体烟囱的表面积呢?(学生沉思一会儿,只有个别学生举手)生C:老师,这个题目具体条件没有给出,做不出来。师:(面带微笑)要算出长方体烟囱的表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生D:要知道烟囱的长、宽、高。师:对极了!下面窝给出条件,烟囱长0.4米,宽0.3米,高4米,看谁的反应最快?生E:(0.4×4+0.3×4)×2=5.6平方米。师:为什么这样做?生C:因为烟囱没有上下两个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求周围四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大部分学生才恍然大悟)师:讲得好!非常聪明!所以在我们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一定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地运用公式。在这样的教学情境里,学生才会真正地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老师的温暖。
总之,数学看起来枯燥无味,实际上,只要教师创设情境得法、有趣、有思考性,同样能让学生痴迷不已。把小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拿学生身边的事情来做问题,无疑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只要小学数学教师充分掌握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结合教材和实际,创设各种情境,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