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菊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中,必须把读放在优先的位置上。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以下就从朗读教学的方法、要求以及如何优化朗读教学的过程谈几点见解。
一、加强朗读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的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尝,让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陶冶情操。比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一文时,以身试读,并配上音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唤起学生的思想情感,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老师的感情产生共鸣,以此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1、语气流利,感情鲜明
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准确地掌握标准读音和朗读要领,流畅而正确地读出各种句式的不同语气,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做到句读清楚,语气流利,感情鲜明。学会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字音、停顿、速度、语调、语气等,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让听者清楚明白。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和指导,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课前预读,做到熟读生巧
在上每一课前,先让学生试着朗读,让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以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并且人人参与,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因此,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在朗读训练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对课文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学会批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带读,以情感人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带读,或者和一名学生上讲台一起朗读。有一次,在上《黄河颂》一文时,我和一名女生上讲台表演,并配上音乐伴奏,结果朗读完后,学生强烈要求再来一次,没办法,我们只好再来朗诵一遍。借机,我向学生灌输朗读的技巧与方法,并告诉他们,只有真正爱自己的祖国才会有如此真挚的感情,学生们点头,会心地笑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到“多读”“读准”“读出感情”,在细节上多下功夫。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差异,其侧重点也不同。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词句,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同时,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决不要方言,更不能小声作答,必须大方,声音宏亮,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表达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以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春》一文时,结合课文描写自然景物的特点,我首先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展示出江南春光明媚的“春之五图”,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使学生领略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培养他们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加强朗读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師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体会课文的内涵。同时,使学生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吃透文章精髓,从而起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使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使学生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北平、伦敦以及热带等实物,让学生沉浸在趣味无穷的情境中,走进作者心中的“济南”。这样能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明显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理解课文内容乃至背诵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
可以利用早读、班会、晚自习等时间,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效果明显;可以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谈理想,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见闻感受;还可组织三分钟即兴演讲,开展班级小型辩论会,训练学生说话的各种能力和技巧;也可以让学生听广播、听讲座、听故事等,以提高学生听、品、评的综合能力。
2、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从“说”开始,大声说、放开说,并根据教材进行课内说事、课堂小组讨论,复述课文内容,或者进行朗读、背诵、口头作文等比赛,甚至让学生表演课文剧,这些都符合《课标》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才会成为会听、善听的人,各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才会随之提高。
3、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阅读教学训练应该采取分阶段实施,即初读、细读、品读。
初读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完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知课文的大意。细读是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反复地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中心。品读是高层次的朗读,要求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精妙之处有一定的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提高语言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