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7-09-12 17:43韦仕敏
求知导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化初中语文

韦仕敏

摘 要: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功用,它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部分。特别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初中语文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不断探索信息化手段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率。

关键词:微课;信息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1.微课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供帮助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创造了基本条件,是全面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优美的散文、诗歌,向学生们集中展现了我国壮丽山河的美。但是仅凭课本上一两幅静态图片很难传递出那种美感,学生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的深意和广义。微课是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的产物,可以将教学中的难点部门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如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向学生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以及收藏的一些国家级文物,但是仅凭课堂教学内容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感知能力。对于没有去过故宫博物院的同学来说,他们无法理解课本中描绘的那种壮阔,也很难产生对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敬畏之情。微课恰好弥补了这种不足,语文老师可以将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制作成为课件,向学生立体展示故宫的结构和景观,并对一些重要藏品做出全面的解读。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借助视频画面产生的视听感应来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建立更加直观和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微课能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对初中语文教学形成了刻板认识,认为语文就是“默写生字、背诵课文”,这种认识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违背了科学教育理念,也无法再继续满足学生的日益提高的学习需求。微课能够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微课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突破课堂学习中的难点,解答自己的课业疑惑。

如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以充沛的感情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既写出了一名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一名女人在大家庭环境的艰辛与不易。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和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通过典型事例来概括母亲的品格和性格。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同步播放歌颂母亲的歌曲,在学生朗读重点语段的时候还可以在大屏幕上同步播放彰显母爱的感人图片。天下的母亲为了子女的教育成长付出了所有的心血,通过微课视频展示能够触及学生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进而产生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感情。

3.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教材意境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和乏味,很多学生容易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微课这种全新形式的课堂能够将视频和音频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微课,可以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更快地投入教学场景当中。

如在学习《黄河颂》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黄河的雄伟壮阔,让“风吼马叫”的黄河水声响彻整间教室,视频画面的演示加上慷慨激昂的解说,能够给学生呈现出黄河这条母亲河的伟大,不知不觉中就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在心中自觉树立起黄河的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通过微课,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美的视听享受,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点。

4.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手段也会越来越丰富。微课作为技术手段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当代中学生的成长大背景紧密贴合在一起,对于全面提升他们的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素材十分丰富,为拓展学生视野创设了基础条件,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能够在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将素材的内涵和意蕴充分挖掘出来,提升知识的维度和广度。微课演示能够装点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体系,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情感交流,对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參考文献:

[1]陆美兆.浅析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J].学周刊,2016(8).

[2]赵丹丹.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