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荣勋+许丽华
摘 要:心理资本是企业招聘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它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密切相关。文章从心理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资本理论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希望建立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微观干预机制,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能力;心理资本;大学生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
心理资本概念来自积极心理学。20世纪末,以塞林格曼(P.Seligman)为首的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热潮,积极心理学研究运动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开启了以人的发展潜力、道德、品德等积极品质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新视角。2004 年,美国管理学家路桑斯教授将心理资本概念引入组织管理领域。心理资本通常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蕴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是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心理资源。
具体上,心理资本包含下列四方面的因素:①自我效能感。在面对充满挑战性和有难度的工作时,充满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获得成功。②韧性。当处在不顺和被问题困扰时,能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突破,以取得成功。③乐观。个人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和预期有积极归因。④希望。为达到目标而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争取成功在必要时调整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二、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工作的能力,即个体能够满足组织需要,并且始终胜任工作的能力和特质。英国经济学家 Beveridge 在 1909 年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就业能力不仅仅指找到滿意工作的能力,也包含持续完成工作、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到795万人,比2016年(765万)还多出30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开发的重要基地,较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就业人数多、压力大的情况下,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对高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积极应对就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乐观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理状态等因素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把心理资本测评作为一项重要的面试考核标准,来选拔合适的人才。
随着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求职不成功而产生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甚至走向极端。然而,具有高心理资本的毕业生在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时,更能积极、灵活地调整心态,把压力化为动力,激发个人潜能,适应环境,通过积极努力,屡败屡战,锲而不舍,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
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王尧骏(2013)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其中韧性、自我效能感、乐观三个维度对就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励骅(2011)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团结合作、自我管理、问题解决、沟通能力、计划协调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这表明心理资本越丰富,大学生的就业力就越强,就业竞争就更有优势, 心理资本的发掘和培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力和竞争优势。在校期间,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三、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影响其就业能力水平,心理资本的提升对就业能力的提升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开发大学生的乐观积极心态、自我效能感、坚韧毅力、充满希望等积极的心态,以培育和提升心理资本,对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1.体验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成功是人人渴望的,成功的愉悦往往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只要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唤起,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因而学习信心倍增,进而引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逐渐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大学里,学习不再是衡量学生成长成才的唯一标准,高校课堂相对自由,不再有“填鸭式”的灌输,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实践性较强的话题,以分组讨论、团结协作、分小组汇报的形式,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小组中单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经过团队的协作,将目标细化,个人或者小组就只需要完成分解目标,再将完成的分目标进行整合、归纳总结,任务就会得以完成。同时,每个小组中还会产生具有领导气质的学生代表、充当领导者或者协调者,确保问题解决顺利进行,负责记录的学生汇报团队成果,在整个过程中,个体会体验到个人的力量对团队的贡献,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另一种方法是同辈学习法。第一,由学工队伍牵头,在全校开展“身边榜样,量力前行”的教育活动,用身边优秀事迹去感化学生,通过同辈学习,发现自身问题并主动改进,从而赶超榜样,在超越过程中,树立自我效能感。第二,由就业指导中心牵头,邀请大四求职成功且工作业绩优异的学生或年轻的优秀校友,回校交流,为在校大学生就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和求职等方面提供有益的经验,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2.正向归因,培养乐观的就业态度
归因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班时有员工请假了,这时,大家都会对他请假作出猜想,有的人会猜,他可能是生病了;有的人想,可能是家里面出了什么问题等,无论将请假最终归结为什么原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endprint
高校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讲座,开展面向大学生的“事件乐观归因”的培训,使学生乐观地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第一,正视过去,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归因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对过去所发生的挫折和失败都应该坦然接受,正确认识失败,积极把握可把握之事,对于消极事件中的不可把握因素要坦然接受并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使学生在将来面试受挫时,能在自我与社会环境中寻找到平衡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二,正视自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解剖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在大学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3.参与实践,提升就业实力
毕业生处于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换阶段,大多数毕业生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工作充满期望,一旦心理资本准备不充足,毕业后进入社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对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和就业选择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部分毕业生面对形势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多次求职面试不顺利后,对找工作采取逃避、回避的态度,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怀疑的心理,因此高校应通过专业实践、实习教学、顶岗实操和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适应就业岗位,适应社会竞争。
一方面,高校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大实验课时的力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大学生就业实训,加强实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环节,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经验和见识,了解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在工作中,与同事沟通交流,获得丰富的实习经历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与特点,深化教学改革,突出行业性和应用性的办学特色,培养“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与行业寻求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协同培养学生,实行“课程+实习+就业”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双方互惠、互利、互赢。
4.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就业韧性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与实操技能、专业知识、个人能力相关,更与个人心理及其坚韧性有紧密的关系,坚韧性体现了毕业生在面对问题时化解困难、屡败屡战、解决问题、实现成功的能力,毕业生群体情感、情绪体验日趋多元化,易受工作氛围、身边环境变化的影响,缺乏自制能力和耐挫能力,高校管理者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强化就业韧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识别、预测学习中的挫折,分清主次;帮助学生制订规避挫折的计划,尽可能地克服困难,超越逆境;运用小组工作相关理论,针对大学生群体特殊的心理需求成立特色的社会工作小组或者工作室,结合校外专家和业界人士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引导学生认清自我,尽快实现从“学业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在求职和工作中要体现“学校自信”和“校友自信”,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胡庄方,周定晖.心理资本培育与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81.
[2]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8.
[3]勵 骅,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6.
[4]郑少芳.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策略分析——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视角[J].学术争鸣,2013(1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