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2015-2016年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报告

2017-09-12 06:17禹州市农业林业局陈新娟
河南农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全蚀禹州市株数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陈新娟

禹州市2015-2016年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报告

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陈新娟

一、试验目的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小麦全蚀病于1998 年传入禹州市,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为探索小麦全蚀病防治途径,筛选合理、对路的防治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禹州市农业技术人员于2015年进行了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及编号

由下表可知供试药剂及编号。

(二)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禹州市郭连镇郭西村,肥力上等,水浇条件好,管理水平较高。土质为壤土,全蚀病发生重。

(三)栽培情况

前茬作物为玉米, 麦播时土壤墒情差,2015年10月11日浇地,10月14日播种,小麦品种为豫麦49-198,播种量为25 kg/667 m2。

(四)试验排列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4 m2。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

(一)出苗率及长势调查

1.出苗率。播种后10 d(2015年10月25日)观察各处理出苗情况:处理3对出苗有抑制,比对照晚出苗3 d,与2014年对比,用药量增加5 mL,抑制作用明显;处理4比对照出苗早;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各处理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对照90.2%;处理1的出苗率为90.2%;处理2的出苗率为79.8%;处理3的出苗率为71.6%;处理4的出苗率为91.9%、处理5的出苗率为84.6%。

2.鲜质量、株高、根长调查情况。11月20日调查各处理株高、鲜质量、分蘖、次生根等。调查各处理鲜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处理2平均单株鲜质量1.707 g,处理5平均单株鲜质量1.66 g,处理4平均单株鲜质量1.64 g,处理1平均单株鲜质量1.55 g,处理3平均单株鲜质量1.437 g,对照平均单株鲜质量1.54 g,各处理分别比对照增长10.2%、7.3%、6.23%、0.19%、-7.1%。

各处理株高由高到低的顺序处理2(比对照增长5.92%)、处理4(比对照增长5.25%)、处理5(比对照增长3.3%)、处理1(比对照增长2.77%)、处理3(比对照增长-4.73%)。

各处理次生根长由高到低的顺序:处理2、处理1、处理4、处理3、处理5。考虑到刨出小麦根系时,根系不完整,调查的次生根长数据会有一定误差,所以调查单株次生根数,各处理单株次生根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处理4、处理2、处理5、处理1、处理3。

从各处理鲜质量、根长、株高、根数与对照相比增长的百分率综合分析,苗期对植株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的处理依次为处理4、处理2、处理5、处理1、处理3,其中,处理3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苗期出苗晚,有轻微药害。

(二)拔节期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

供试药剂及编号表

4月上旬小麦拔节期调查均没有发现被侵染根系。

(三)灌浆期调查结果

5月18-20日按照实验方案调查白穗率及根系病情指数,首先,调查每个小区总白穗株数和总株数,然后随机拔出100株小麦进行根系调查,统计由全蚀病引起黑根的株数及由其他病原菌引起黑根的株数,并对由全蚀病引起的黑根进行分级(见返青拔节期分级标准),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

1.对各处理全蚀病根系病情指数调查。从调查数据看出,病情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处理4、处理6、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5。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5、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

2.对各处理全蚀病发生情况调查。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由全蚀病引起的黑根株数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处理4(66.3)、处理6(54.2)、处理3(48.3)、处理1(37)、处理2(25)、处理5(22.2)。

3.对灌浆期白穗调查。从调查可以看出与对照比处理3防效36%,其他各处理防效均为负。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2015年小麦纹枯病发生严重,而且所试验的品种豫麦49-198又特别感纹枯病,所以田间纹枯病病株率特别高;另一方面,由地下害虫、赤霉病引起的白穗也影响试验结果。

4.灌浆期对全蚀病引起白穗防效调查。从调查数据看出各处理对全蚀病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5平均白穗率0.04%、处理1平均白穗率0.09%、处理2平均白穗率0.13%、处理3平均白穗率0.19%、处理4平均白穗率0.35%。

5.灌浆期对茎基腐病引起白穗防效调查。从调查数据看出各处理对茎基腐病引起白穗防效:处理1为27.8%,处理3为5.6%,处理5为-16.7%,处理2为-22.2%,处理4为-55.5%,仅处理1和处理3有效果,其他均无效。

6.灌浆期对纹枯病引起白穗防效调查。从调查数据可看出各处理对纹枯病引起白穗防效:处理3为48.4%,处理5为-20.5%,处理1为-28.9%,处理2为-47.9%,处理4为-96.8%,仅处理3有效果,其他均无效。但纹枯病田间密闭易于病害侵染,处理4群体高于其他处理,利于发病。

(四)收获时6月3日的测产结果

采取每个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取1 m2实收称重,计算增长率。

从调查产量看出与对照比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1实收产量478.1 kg/667 m2, 增 长 率 13.3%;处理5实收产量452 kg/667 m2,增长率7.16%;处理4实收产量441.8 kg/667 m2,增长率4.74%;处理2实收产量432.2 kg/667 m2,增长率2.47%;处理3实收产量417.6 kg,比对照减产0.1%。

四、结论

由于2016年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在田间、病株上混合发生,处理3对纹枯病防效最高,但苗期有药害,影响群体。综合评价以处理1防效最好,对全蚀病白穗防效达57.1%,对茎基腐病白穗防效达27.8%,增长率13.3%;处理5次之,全蚀病白穗防效达80.9%,增长率7.16%;其他处理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3。

猜你喜欢
全蚀禹州市株数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与防治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不同品种苎麻新麻分株力差异比较及其与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
禹州市夏都中心学校表彰优秀学生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控
禹州市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走千家、解“五难”的实干家——追记禹州市老促会会长马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