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敏
门诊不合理药物联用处方分析
郑 敏
目的统计分析门诊不合理药物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辽宁省新民市中医院门诊口服药物处方,随机抽取3680张。对3680张处方患者基本情况、处方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联用处方。结果本组3680张处方中,1754张为单用处方,1926张为联用处方,包括976张二联用处方、514张三联用处方、436张>三联用处方;联用处方率高于单用处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处方中,药物不合理联用处方有142张,所占比率为3.9%;142张不合理药物联用处方中,60张为无联合用药适应证(占42.3%),22张为药理作用拮抗处方(占15.4%),20张为重复用药处方(占14.1%),20张为药代动力学不合理处方(占14.1%),20张为联合药物选择不当处方(占14.1%)。结论门诊不合理药物联用处方类型包括无联合用药适应证、药理作用拮抗、重复用药、药代动力学不合理、联合药物选择不当等,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不合理联合用药的发生,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
门诊用药;不合理用药;药物联用处方
随着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临床上所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且处方用药复杂性越来越强,联合用药使用频率逐渐增高,导致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多有发生[1]。联合用药不合理不仅会降低患者临床疗效,还可能导致其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药源性疾病[2]。这就需要加强门诊口服药物处方管理,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发生[3]。本研究回顾性统计了2016年1月至
2017年1月本院3680张门诊口服药物处方资料,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门诊口服药物处方,随机抽取3680张。其中,内科处方940张,外科834张,急诊785张,骨科672张,肛肠科449张。
1.2 方法对3680张处方患者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诊断、过敏史等)、处方使用情况(药品名称、药品使用剂量、药品使用方法、药品使用疗程等)等进行统计,并结合药品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参考文献资料,对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处方中药物使用情况联用处方率高于单用处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P=0.000),见表1。
表1 3680张处方中药物使用情况
2.2 联合用药不合理情况分析联用处方中,不合理联用处方有142张,占3.9%;不合理药物联用原因主要为无联合用药适应证,见表2。
表2 联合用药142张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
3.1 药物联合不合理处方现状多药联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合理的药物联用,能促使患者疾病尽快康复,而不合理的药物联合应用,会给临床疗效带来不利影响,且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4]。这就需要加强药物联合应用处方管理,实现临床用药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联用处方率高于单用处方率。提示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较为广泛。而在1926张联用处方中,976张为二联用处方、514张为三联用处方、436张为>三联用处方,凸显出联合用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研究联用处方中,药物不合理联用占3.9%,与文献[5]结果相似。
药物不合理联用主要以无联合用药适应证为主:比如,在对确诊为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时,处方中所用药物为阿奇霉素分散片、氨加黄敏胶囊、抗病毒口服液。临床上治疗感冒的常见疗法是感冒药联合抗菌药物。但是,调查显示,针对普通感冒患者,无需给予其常规预防性抗菌药物,而抗菌药物大多适用于感冒伴有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咽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等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普通感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属于无联合用药适应证。
药理作用拮抗处方:比如,在对确诊为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时,处方中所用药物包括诺氟沙星胶囊、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一般来说,肠道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在肠源性腹泻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常用治疗药物为微生态制剂[7]。但是,原则上,微生态制剂不能联合应用抗生素,以免影响治疗效果[8]。而针对严重感染需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患者,需将服药时间错开,以确保药效充分发挥。
重复用药处方:比如,在对确诊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所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片、格列齐特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国际上认为,早期、联合、新药治疗方案是2型糖尿病治疗新模式[9]。强调治疗糖尿病需合理配伍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倡导对不同作用机制降糖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达到互补效果[10]。但是,上述所用药方中,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均为磺脲类降糖药,作用机制相同,会导致重复用药。
药代动力学不合理处方:比如,在对确诊为胃炎、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所用药物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雷尼替丁胶囊、复方氢氧化铝片、氨茶碱缓释片。一般来说,抗胆碱药物、碱性药物以及含钙、铁、铝等多价阳离子制剂,均能对患者胃液酸度进行控制,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吸收,需避免联合服用[11]。此外,喹诺酮类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茶碱的代谢进行抑制,联合应用茶碱时,会提升茶碱血药浓度,极易导致茶碱出现毒性反应,引发较多不良反应。
联合药物选择不当处方:比如,在对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所用药物包括西咪替丁胶囊、氨茶碱缓释片。西咪替丁成分中包括咪唑环,能结合肝药酶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的亚铁配位,导致出现肝药酶CYP抑制,对肝药酶 CYP3A4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12]。而氨茶碱常见代谢途径为肝药酶 CYP,联合应用西咪替丁时,会抑制正常代谢,提升血药浓度,导致出现心动过速、消化系统症状、痉挛等中毒症状[13]。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尽量联合应用不含咪唑环的药物,如法莫替丁等,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2 针对性预防措施①用药过程中,药师严格审核处方及整个处方调配工作,详细登记结果,及时与处方医师进行沟通,明确药物具体类型,减少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发生;②定期组织临床医师进行药物联合应用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药物配伍禁忌等,提升联合用药处方质量;③统计并汇总每季不合理处方,及时向相关科室进行信息反馈,分析不合理处方发生原因,从重点药物、典型药物、典型处方着手,促使其不断改进,提升处方质量;④加大临床合理用药宣传力度,设置药物不合理联用专栏,指导临床医师反复阅读,并定期在医院内开展药物联合应用知识讲座,提升临床医师药物合理应用技能。
综上所述,门诊不合理药物联用处方类型包括无联合用药适应证、药理作用拮抗、重复用药、药代动力学不合理、联合药物选择不当等,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不合理联合用药发生,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
[1] 张才友,曾春生,王宏达,等.门诊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6):950-951.
[2] 黄荣海,刘小芹.我院门诊不合理口服药物联用处方分析与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21-23.
[3] 毛疆民,冒群,毛全高,等.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其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1):50-54.
[4] 李镇华,鲍玉昆,蔡春平.某院2014年度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2):233-234.
[5] 吴美霞.我院门诊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3):223.
[6] 苏雪芳,张玉娥.我院 2011年第二季度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C):33-34.
[7] 吴进.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5):19-20.
[8] 梁丹,陈嘉升,陈清霞.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7):29.
[9] 朱云泽,房扬.我院门诊患者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268-269.
[10] 邱国强,刘强,杨李娜.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9):172-173.
[11] 邵春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34):163-164.
[12] 熊德庆.消化内科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58-59.
[13] 刘然,邢爽,王璐.门诊 1645例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干预分析及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54-158.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8.008
辽宁省新民市中医院,辽宁沈阳 110300